一种节能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3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包括建筑物基底和窗户,在所述建筑物基底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覆盖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的外表面覆盖热致变色表层;所述窗户为智能变色节能窗,包括两层玻璃及密封在两层玻璃中间的热致变色材料。本申请利用热致变色材料对环境温度的智能响应,在不额外耗费能源或添加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物对太阳能吸收率和透过率的自动调控,大幅度减少采暖、制冷等建筑能耗,降低碳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环境温度具有智能响应的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3%也与建筑能耗有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此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既有高能耗建筑多(约600亿平方米),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是发达国家的2~3倍),建筑能耗总量大(约4.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并且每年新建建筑中90%为高能耗建筑(约10亿平方米)。推进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仍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时,随着人类对宜居环境的美观舒适的近乎苛刻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追求,未来的建筑必将呈现出集美观、舒适、实用、节能而又个性化的高科技现代化景象。未来建筑必须是美观的、智能的、节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建筑,解决建筑高能耗的问题。在本申请节能建筑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建筑物基底和窗户,在所述建筑物基底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覆盖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的外表面覆盖热致变色表层;所述窗户为智能变色节能窗,包括两层玻璃及密封在两层玻璃中间的热致变色材料。在本申请节能建筑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保温层为多孔疏松结构。在本申请节能建筑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保温层为泡沫隔热砖或者气凝胶。在本申请节能建筑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致变色表层包括热致变色材料和透明成膜物,该热致变色材料分散在该透明成膜物中。在本申请节能建筑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致变色表层和/或所述智能变色节能窗所用热致变色材料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色温度。在本申请节能建筑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致变色表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热致变色材料组成,不同的热致变色材料涂覆成不同的图案。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利用热致变色材料对环境温度的智能响应,在不额外耗费能源或添加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物对太阳能吸收率和透过率的自动调控,大幅度减少采暖、制冷等建筑能耗,降低碳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节能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例标示如下:1、热致变色表层;2、隔热保温层;3、建筑物基底;4、智能变色节能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所述实施例的说明,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大部分并不仅限于此。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包括建筑物基底3和智能变色节能窗4,为了实现节能的目的,在建筑物基底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覆盖隔热保温层2,隔热保温层2的外表面覆盖热致变色表层1。所述智能变色节能窗4包括两层玻璃及密封在两层玻璃中间的热致变色材料。热致变色表层1和智能变色节能窗4中均包括热致变色材料,具有变色灵敏、可实现连续多次可逆变色的特性,通过热致变色材料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智能响应,在不额外耗费能源或添加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建筑物对太阳能吸收率和透过率的自动调控,本申请中热致变色材料是指可以响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调整自身颜色或光学透过率的物质,其光谱性质的转变伴随着自身物理结构或化学结构的变化。热致变色材料发生光谱性质变化时的温度叫变色温度。可逆热致变色材料是指将材料加热到变色温度时,其颜色或光学透过率发生明显变化,而当温度恢复到初始温度时,其颜色或光学透过率也随之复原。优选的,所述隔热保温层2为多孔疏松结构,如泡沫隔热砖、气凝胶等。隔热保温层2优选的为形状规则、体积密度小、容重轻、导热系数低、防火防水、抗侵蚀的轻质多孔隔热保温材料。隔热保温层2外表面涂覆有热致变色表层1,热致变色表层1包括热致变色材料和透明成膜物,该热致变色材料分散在该透明成膜物中。例如,将热致变色复配物微胶囊材料直接分散在透明涂料基材中,涂覆在隔热保温层2的外表面,形成热致变色表层1。当然,也可将热致变色复配物微胶囊材料直接分散在透明聚合物基材中制成薄膜,贴合于隔热保温层2的外表面。热致变色表层1在低温下显示深色,太阳光吸收率较高,高温下为浅色或透明色,反射太阳光,太阳光吸收率较低。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变色节能窗4中热致变色材料在低温下呈高透明态,保证良好的视野,在高温下透过率降低,阻挡太阳光对室内进行加热。例如,智能变色节能窗所使用热致变色材料为热敏聚合物水凝胶材料,包括聚乙烯基类、羟丙基纤维素类以及聚丙烯酰胺类等。优选地智能变色节能窗4低温可见光透过率大于70%,变色前后太阳能调控能力大于20%。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热致变色表层1和热致变色窗4中的变色温度均接近人体适宜温度,例如20~40℃。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热致变色表层1和智能变色节能窗4所用热致变色材料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色温度,以发挥示温作用。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热致变色表层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热致变色材料组成,不同热致变色材料涂覆成不同的图案,以提高建筑物的美学装饰性。以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建筑,包括建筑物基底和窗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物基底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覆盖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的外表面覆盖热致变色表层;所述窗户为智能变色节能窗,包括两层玻璃及密封在两层玻璃中间的热致变色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建筑,包括建筑物基底和窗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物基底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覆盖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的外表面覆盖热致变色表层;所述窗户为智能变色节能窗,包括两层玻璃及密封在两层玻璃中间的热致变色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为多孔疏松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为泡沫隔热砖或者气凝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博伦王密孟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