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35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包括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预制上截柱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下端面的若干上预留纵筋,预制下截柱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上端面的若干下预留纵筋,其特征在于,下预留纵筋端部加工有外螺纹,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将上预留纵筋、下预留纵筋连接并位于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将上预留纵筋和下预留纵筋连接,一方面避免了原连接套筒位于混凝土塑性铰处由于延展性的不一致导致震动时破裂程度大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可以保证浆料灌满。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joint connecting prefabricated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柱与柱之间的节点连接型式主要有套筒连接和浆锚连接,现有的套筒连接时,钢筋套筒灌浆接头均需要在钢筋套筒侧壁设置灌浆口和出浆口,但由于其整个浇注于混凝土预制件内,通过露出混凝土预制件外的灌浆管进行灌浆,一方面套筒浇筑在混凝土柱塑性铰处,由于套筒和混凝土的延展性不一样,震动时容易在套筒两端集中破坏,另一方面注浆质量易受现场操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灌浆质量下降,无法检测钢筋套筒内的灌浆料是否灌满,导致钢筋套筒内的两根连接钢筋的连接强度无法保证,有待进一步改进。浆锚节点的质量大部分取决于现场工人的操作水平,连接质量无法逐一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方法。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可以防止出现浆料无法灌满的情况,混凝土柱塑性铰处不设置套筒,连接可靠抗震性能更好。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包括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预制上截柱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下端面的若干上预留纵筋,预制下截柱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上端面的若干下预留纵筋,下预留纵筋端部加工有外螺纹,下预留纵筋端部加工有外螺纹,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将上预留纵筋、下预留纵筋连接并位于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间;所述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包括连接套筒、内接头,连接套筒内壁通长加工有内螺纹,连接套筒下端旋接内接头,内接头包括基体,基体一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基体另一端加工内螺纹孔,内接头外螺纹与连接套筒下端内螺纹旋接,内螺纹孔与下预留纵筋端部加工的外螺纹旋接紧固,在连接套筒内灌浆后上预留纵筋从连接套筒上端插入。原连接套筒设置在预制上截柱下端的塑性铰处,由于连接套筒和预制上截柱延展性的差异,导致震动时易从连接套筒两端处集中破裂,而现在将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置于预制上截柱和预制下截柱之间不但连接质量好且抗震性更优。取消灌浆口和出浆口,并且一端采用螺旋旋接的结构,另一端采用灌浆方式,在密封连接套筒内先灌满灌料浆,然后将上预留纵筋从连接套筒上端插入,从而保证浆料灌满,保证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上截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在吊装预制上截柱时可以将绳中通孔内穿过进行吊装,操作方便。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位于预制上截柱的中心,通孔为圆形通孔且下端口为喇叭口。现场浇筑时,混凝土浇筑面不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保证所有预制上截柱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预制上截柱和混凝土浇筑面之间会留有拼缝即调节缝,现有技术中是从灌浆口灌入填充拼缝,侧面灌入会留有空隙,使得连接强度降低。现从上方通孔内灌入浆料,通孔下端为喇叭口,使得浆料填满能更好地填满拼缝处,连接强度更强。进一步地,还包括两段预制叠合梁,两段预制叠合梁和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之间形成节点区,两段预制叠合梁均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两端面的水平预留纵筋,两段预制叠合梁之间的水平预留纵筋通过钢筋连接套筒连接。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下截柱、两段预制叠合梁拼接后,拼接后的节点区用混凝土浇筑填满;(2)将若干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旋接在伸出预制下截柱上端面的若干下预留纵筋上;(3)将预制上截柱吊装在预制下截柱的正上方,再在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的连接套筒内进行灌浆,灌浆满后将伸出预制上截柱下端面的若干上预留纵筋插入连接套筒内,上预留纵筋插入连接套筒内时按照预制上截柱上端面距离地面的距离为基准使得预制上截柱下端面与混凝土浇筑面形成1-4cm拼缝;(4)用砂浆封堵拼缝四周,再从通孔上方进行灌浆,浆料从通孔溢出时终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将上预留纵筋和下预留纵筋连接,一方面避免了原连接套筒位于混凝土塑性铰处由于延展性的不一致导致震动时破裂程度大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可以保证浆料灌满;2、本技术中通过预制上截柱上的通孔一方面吊装方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填满拼缝,保证连接强度;3、本技术中大大简化了安装难度,纵向连接长度可调。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内螺纹孔为盲孔的示意图。图3为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内螺纹孔为通孔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包括预制上截柱1、预制下截柱2,还包括预制叠合梁5,预制叠合梁5分两段,两段预制叠合梁5和预制上截柱1、预制下截柱2之间形成节点区4,两段预制叠合梁5均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两端面的水平预留纵筋5.1,两段预制叠合梁之间的水平预留纵筋5.1通过钢筋连接套筒6连接,连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将钢筋连接套筒6设置在预制上截柱1、预制下截柱2连接区内或连接区外。预制上截柱1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下端面的若干上预留纵筋1.1,预制下截柱2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上端面的若干下预留纵筋2.1,下预留纵筋2.1端部加工有外螺纹,若干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3连接上预留纵筋1.1、下预留纵筋2.1并位于预制上截柱1、预制下截柱2间。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3包括连接套筒3.1、内接头3.2,连接套筒3.1内壁通长加工有内螺纹,连接套筒3.1下端旋接内接头3.2,内接头3.2包括基体3.21,基体3.21一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基体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孔3.211,内接头3.2外螺纹与连接套筒3.1下端内螺纹旋接,内螺纹孔3.211与下预留纵筋2.1端部加工的外螺纹旋接紧固,在连接套筒3.1内灌浆后上预留纵筋1.1从连接套筒3.1上端插入,内螺纹孔3.211可以是盲孔或通孔,当内螺纹孔3.211为通孔时,内螺纹孔3.211和下预留纵筋2.1连接处还设有止回螺帽3.3,止回螺帽3.3与内接头3.2底面接触。预制上截柱1长度方向还设有通孔1.2,通孔1.2位于预制上截柱1的中心,通孔1.2为圆形通孔且下端口为喇叭口。实施例2: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先将预制下截柱2、两段预制叠合梁5拼接后,形成拼接节点区4,拼接后的节点4区用混凝土浇筑填满;将若干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3旋接在伸出预制下截柱2上端面的若干下预留纵筋2.1上;将预制上截柱1吊装在预制下截柱2的正上方,再在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3的连接套筒3.1内进行灌浆,灌浆满后将伸出预制上截柱1下端面的若干上预留纵筋1.1插入连接套筒3.1内,上预留纵筋1.1插入连接套筒3.1内时按照预制上截柱1上端面距离地面的距离为基准使得预制上截柱1下端面与混凝土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包括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预制上截柱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下端面的若干上预留纵筋,预制下截柱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上端面的若干下预留纵筋,其特征在于,下预留纵筋端部加工有外螺纹,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将上预留纵筋、下预留纵筋连接并位于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间;所述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包括连接套筒、内接头,连接套筒内壁通长加工有内螺纹,连接套筒下端旋接内接头,内接头包括基体,基体一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基体另一端加工内螺纹孔,内接头外螺纹与连接套筒下端内螺纹旋接,内螺纹孔与下预留纵筋端部加工的外螺纹旋接紧固,在连接套筒内灌浆后上预留纵筋从连接套筒上端插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预制件,包括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预制上截柱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下端面的若干上预留纵筋,预制下截柱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并伸出其上端面的若干下预留纵筋,其特征在于,下预留纵筋端部加工有外螺纹,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将上预留纵筋、下预留纵筋连接并位于预制上截柱、预制下截柱间;所述竖向钢筋连接用半灌浆式钢筋接头包括连接套筒、内接头,连接套筒内壁通长加工有内螺纹,连接套筒下端旋接内接头,内接头包括基体,基体一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基体另一端加工内螺纹孔,内接头外螺纹与连接套筒下端内螺纹旋接,内螺纹孔与下预留纵筋端部加工的外螺纹旋接紧固,在连接套筒内灌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张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砼预制装配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