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2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水连接件,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下连接管的内径大于上连接管的内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连接平面上有排水孔,下连接管的连接平面边缘有向上向外延伸的外沿。靠外沿内壁的连接平面上有卡槽,压板插入卡槽内,压板和外沿之间有防水布。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为一体成型。所述上连接管上部连接变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下水连接件连接变径结构,可以连接多种地漏结构,使用灵活方便,排水孔可用于地面以下防水层以上存留水的二次排水,防止存留水发霉发臭、存留水向外渗出导致墙皮发霉脱落的情况。

A water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件,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地漏与下水管之间的下水连接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卫生间防水的与地漏的结合方式为:工程施工时在楼板打孔,预制下水管,管道预留高度高出未来地砖成活地面,再将下水管周围用防水布刷防水胶封好。2.地砖贴铺好之后,将地漏插入管道内,边缘用水泥封好。这种施工工艺的弊端是:防水效果不好,在管道与防水布接茬部分受气温及防水胶的性能的影响,容易出现开裂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整个卫生间的最低点不在下水管出口处,容易形成存水洼兜,而洼兜里面的水会永远无法排出去,时间久了就会发臭,导致卫生间出现霉臭味道,无法清除的问题。同时,洼兜里的水会向卫生间外墙渗出,导致墙体发霉或墙皮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漏与下水管之间的下水连接件。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水连接件,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下连接管的内径大于上连接管的内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连接平面上有排水孔,下连接管的连接平面边缘有向上向外延伸的外沿。靠外沿内壁的连接平面上有卡槽,压板插入卡槽内,压板和外沿之间有防水布。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为一体成型。所述上连接管上部连接变径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下水连接件连接变径结构,可以连接多种地漏结构,使用灵活方便,排水孔可用于瓷砖与防水层之间存留水的二次排水,防止存留水发霉发臭和外墙渗水、墙皮脱落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下水连接件的剖视图。图2是下水连接件的俯视图。图3是下连接管的结构图示意图。图4是下水连接件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下水连接件,包括上连接管1和下连接管5,下连接管5的内径大于上连接管1的内径,上连接管1在连接平面的一侧,偏心结构,较大面积的一侧连接平面上有排水孔4,排水孔4的孔径更大,二次排水效果更好,下连接管5的连接平面6边缘有向上向外延伸的外沿3,靠外沿内壁的连接平面上有卡槽7,压板2插入卡槽7内,压板2和外沿3之间有防水布8。下水连接件的下连接管5连接层间地漏处下水管,上连接管上部连接普通地漏下水结构,上连接管还可以连接变径结构9,根据选择合适的内径尺寸的变径结构,可适于各种尺寸和型号的地漏结构,当上连接管通过变径结构扩大内径后,增加了排水量。该下水连接件的施工方法是:下连接管5放入楼板预留下水管,外沿3搭在楼板上,底部用水泥填实,然后按照常规防水工艺做整个地面防水,防水布8一端压在压板2和外沿3之间用胶粘合,然后贴铺瓷砖;上水连接管上面连接各种地漏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下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下连接管的内径大于上连接管的内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连接平面上有排水孔,下连接管的连接平面边缘有向上向外延伸的外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下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下连接管的内径大于上连接管的内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连接平面上有排水孔,下连接管的连接平面边缘有向上向外延伸的外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靠外沿内壁的连接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锋
申请(专利权)人:清清通大连厨卫排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