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1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其包括:砌筑井圈(1)、井筒(2)、刃脚(3)和底板结构(4);所述刃脚(3)的内侧壁上周圈留有企口凹槽,刃脚(3)通过该企口凹槽与底板结构(4)连接;井筒(2)位于刃脚(3)上部;井圈(1)砌筑在井筒(2)上;靠近所述底板结构(4)的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冲沉孔(4.1),在底板结构(4)的中间位置预留多个排砂孔(4.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半封闭式沉井由于在底板预设冲沉孔、排砂孔,相比于现浇封底式沉井,能大大减小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由于流砂进入井内,沉井无法稳定、继续下沉的可能性。

A semi closed caisson structure in quicksand 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沉井施工一般根据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条件,采取分节制作、分次下沉(排水下沉或不排水下沉)和沉井封底(干封底或水下封底)的施工方案。其中排水下沉是在沉井下沉之前,采用管井或井点降水将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以下,以利于后期井筒制作与土体开挖的施工方法。但是对于强流砂地层,由于地下水丰富,土质以粉细砂为主,即使采用多排梯级降水或井口降水,仍很难避免出现流砂现象,造成地面坍塌。因此,这种地层的沉井需优先考虑采用不排水下沉法施工。针对地下水位高的特点,申请号为201710796573.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地下水位条件下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不排水水力机械冲土法进行沉井下沉施工,减少了预先进行降水的费用。申请号为201510545100.7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井内外均不降水、水中挖土带水下沉及在水下封底的施工技术。上述专利中的沉井均采用现浇封底结构,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在沉井未封底前,周围粉细砂容易涌入井内,导致沉井继续下沉、沉井倾斜、高程控制不准等问题。因此,亟需专利技术开发一种新型沉井结构,解决流砂地层沉井下沉的稳定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其易于控制下沉速率,并能及时对井体进行纠偏,能够保证流砂地层沉井下沉过程的安全平稳。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其包括:砌筑井圈、井筒、刃脚和底板结构;所述刃脚的内侧壁上周圈留有企口凹槽,刃脚通过该企口凹槽与底板结构连接;井筒位于刃脚上部;井圈砌筑在井筒上;靠近所述底板结构的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冲沉孔,在底板结构的中间位置预留多个排砂孔。更优选地,所述底板结构的下底面采用自四周向中间位置逐渐拱起的“锅盖”型式。更优选地,所述底板结构的上面采用自四周向中间位置逐渐下凹的结构。更优选地,所述井圈采用非粘土实心砖砌筑结构。更优选地,所述井筒采用分节混凝土浇筑结构。更优选地,所述刃脚与底板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结构。由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沉井底板结构上设置四个冲沉孔,利用高压水枪射水、吸砂系统吸砂过程中,易于控制下沉速率,并能及时对井体进行纠偏,保证在流砂地层沉井下沉过程安全平稳。2、相比于现浇封底式沉井,半封闭式沉井由于是在底板预设冲沉孔、排砂孔,能大大减小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由于流砂进入井内,沉井无法稳定、继续下沉的可能性。3、沉井底板上部为中间低、周围高型式,有利于泥砂聚集,便于用吸砂系统排出;沉井底板下部为中间高、周围低型式,有利于泥砂往中间挤压,便于从排砂孔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砌筑井圈、2-井筒、3-刃脚、4-底板结构、4.1-冲沉孔、4.2-排砂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沉井结构包括砌筑井圈1、井筒2、刃脚3、底板结构4。底板结构4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靠近底板结构4的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冲沉孔4.1,在底板结构4的中间位置预留多个排砂孔4.2;刃脚3的内侧壁上周圈留有企口凹槽,刃脚3通过该企口凹槽与底板结构4连接;分节制作的井筒2位于刃脚3上部;沉井下沉到设计位置后,在井筒2上砌筑井圈1。上述各个部分的详细结构以及制作过程如下:井圈1:井圈1采用MU10非粘土实心砖砌筑结构,由下至上逐层砌筑。井筒2、刃脚3与底板结构4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筒2采用分节钢筋混凝土浇筑结构,井壁模板采用竹胶板,用对拉螺栓加固,螺杆中间设止水片,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平铺法均匀浇灌,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50cm。沉井分节接缝位置处应经凿毛及冲洗处理,并涂抹一层10mm厚水泥砂浆。为方便顶管机操作,在井筒2上为顶管机预留至少一个孔洞。刃脚3与底板结构4制作:刃脚3与底板结构4可以一起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开挖相应形状土体后,贴近土体一侧采用土体当做外模板,内模采用木模板。在底板结构绑扎钢筋时考虑预留冲沉孔4.1与排砂孔4.2的位置。其中的底板结构4下底面采用自四周向中间位置逐渐拱起(即中间高,四周低)的“锅盖”型式,高差约20cm,以利于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四周土体往排砂孔4.2排出。底板结构4上面采用自四周向中间位置逐渐下凹(即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高差约15cm,以利于泥砂往沉井底板结构4的中间位置汇集排出。在底板结构4的四个角位置预留四个冲沉孔4.1,冲沉孔4.1可以为圆形通孔,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孔,如椭圆孔、方孔等等。在底板结构4的中间位置留有多个排砂孔4.2,如图中为九个排砂孔4.2,排砂孔4.2可以为圆形通孔,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孔,如椭圆孔、方孔等等,孔直径可以为20cm。本申请的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通过如下的施工方法完成:步骤S1、沉井制作准备首先按设定的放坡系数(如1:1.5)进行基坑开挖,开挖至水位线以下设定深度(如20cm)处,采用明沟排水方式对基坑进行排水。步骤S2、刃脚与底板制作刃脚3与底板结构4一起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开挖相应形状土体后,贴近土体一侧采用土体当做外模板,内模采用木模板。底板结构4上预留冲沉孔4.1与排砂孔4.2。底板结构4的下底面采用中间高,四周低的“锅盖”型式,高差约20cm,以利于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四周土体往排砂孔4.2排出。底板结构4的上面采用四周高中间低结构,高差约15cm,以利于泥砂往沉井底板结构4的中间汇集至排砂孔4.2排出。步骤S3、沉井井筒2分节制作钢筋在现场机械成型、人工绑扎;每节井筒2的竖筋一次绑扎好,水平筋分段绑扎,与上节井壁连接处,伸出插筋,接头错开1/4,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井筒2模板采用10~20mm厚竹胶板,竹胶板最佳厚度为15mm,采用对拉螺栓加固(螺杆中间设止水片),对拉螺栓的水平间距60cm,垂直间距60cm。采用分层平铺法对每节井筒2进行混凝土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50cm均匀浇灌。沉井井筒2分节接缝处进行凿毛及冲洗处理,并涂抹一层10mm厚水泥砂浆。步骤S4、沉井下沉采用四台高压水泵,在冲沉孔4.1位置冲蚀砂土,使底板结构4下的砂土从四周往排砂孔4.2流动,采用吸砂系统吸砂,沉井逐渐下沉。采用吸砂系统吸砂前,井筒2上为顶管机预留的孔洞需采用砖砌体将洞门临时封堵,并抹防水泥浆,封堵应严密牢靠且便于拆除;为了控制沉井井筒2的筒身下沉过程中筒身的垂直度,应在沉井井筒2的内壁四面中心对称弹出垂线,并悬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包括:/n砌筑井圈(1)、井筒(2)、刃脚(3)和底板结构(4);/n所述刃脚(3)的内侧壁上周圈留有企口凹槽,刃脚(3)通过该企口凹槽与底板结构(4)连接;井筒(2)位于刃脚(3)上部;井圈(1)砌筑在井筒(2)上;/n靠近所述底板结构(4)的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冲沉孔(4.1),在底板结构(4)的中间位置预留多个排砂孔(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包括:
砌筑井圈(1)、井筒(2)、刃脚(3)和底板结构(4);
所述刃脚(3)的内侧壁上周圈留有企口凹槽,刃脚(3)通过该企口凹槽与底板结构(4)连接;井筒(2)位于刃脚(3)上部;井圈(1)砌筑在井筒(2)上;
靠近所述底板结构(4)的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冲沉孔(4.1),在底板结构(4)的中间位置预留多个排砂孔(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砂地层半封闭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结构(4)的下底面采用自四周向中间位置逐渐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仁徐霖朱旭高保冀何敏耿海东丁彬邓飞孟兴业武晓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