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瑶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防洪水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1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防洪水坝结构,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包括夯土层,所述夯土层内嵌设有基桩,所述基桩内嵌设有第一钢筋组架,且第一钢筋组架插设于夯土层的上表面,所述夯土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土工布层,所述第一土工布层的上表面固定贴合有第一土工膜层,所述第一钢筋组架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靠近另一端头的位置上固定焊接有第二钢筋组架,所述第二钢筋组架的下侧端头插设于夯土层内,所述第一钢筋组架与第二钢筋组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级配碎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该水坝结构更加牢固,不易坍塌,水坝的使用寿命更长,石笼网挡墙对水生植物进行保护,同时对水体具有净化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防洪水坝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
,具体为一种水利防洪水坝结构。
技术介绍
防洪水坝是指为了防止河水泛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的大坝,主要材料为水泥,混凝土等,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比如丁坝、顺坝和潜坝等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掌控能力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以适应农业、工业的用水需要,但是,随着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剧,区域内的极端天气正在呈现出上升态势,洪涝灾害次数与损失都在逐年增加,防洪水坝的建设在城市发展中也愈加重要,现有的防洪水坝通常是通过水泥浇筑的方式固定在河道内,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导致水坝松动和老化,而当遇到洪涝灾害时,坝体受到水流的冲击,而当水流的冲击力比较大时,水坝容易发生坍塌,同时现有水坝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造成很大影响,为此,提出一种水利防洪水坝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防洪水坝结构,包括夯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土层(1)内嵌设有基桩(2),所述基桩(2)内嵌设有第一钢筋组架(3),且第一钢筋组架(3)插设于夯土层(1)的上表面,所述夯土层(1)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土工布层(4),所述第一土工布层(4)的上表面固定贴合有第一土工膜层(5),所述第一钢筋组架(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焊接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靠近另一端头的位置上固定焊接有第二钢筋组架(7),所述第二钢筋组架(7)的下侧端头插设于夯土层(1)内,所述第一钢筋组架(3)与第二钢筋组架(7)之间设置有第一级配碎石层(8),所述第二钢筋组架(7)的外表面固定贴合有第二土工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防洪水坝结构,包括夯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土层(1)内嵌设有基桩(2),所述基桩(2)内嵌设有第一钢筋组架(3),且第一钢筋组架(3)插设于夯土层(1)的上表面,所述夯土层(1)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一土工布层(4),所述第一土工布层(4)的上表面固定贴合有第一土工膜层(5),所述第一钢筋组架(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焊接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靠近另一端头的位置上固定焊接有第二钢筋组架(7),所述第二钢筋组架(7)的下侧端头插设于夯土层(1)内,所述第一钢筋组架(3)与第二钢筋组架(7)之间设置有第一级配碎石层(8),所述第二钢筋组架(7)的外表面固定贴合有第二土工膜层(9),所述第二土工膜层(9)的外表面固定贴合有第二土工布层(10),所述第二土工布层(10)的外表面固定贴合有混凝土保护层(11),所述加强筋(6)的另端头嵌设于混凝土保护层(11)内,所述第一土工布层(4)的上表面靠近右侧设置有第二级配碎石层(12),且第二级配碎石层(12)与混凝土保护层(11)右侧面靠近下部位置相贴合,所述第二级配碎石层(12)的上表面设置有石笼网挡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瑶李鑫张春黄富佳程旸张红星方洋
申请(专利权)人:王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