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裁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22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裁切设备,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置有上料组件、定位组件、裁切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盘、位于所述上料盘出料端的载料台、位于所述载料台一侧的丝杠模组以及能够沿所述丝杠模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上料气缸;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上料组件末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台以及位于所述定位台两端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能够将位于所述定位台上的光缆夹紧;所述裁切组件包括裁切气缸以及位于所述裁切气缸活塞杆端的切刀;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上料组件、定位组件以及裁切组件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光缆进行裁切操作,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人工操作成本的同时提高裁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裁切设备
本技术属于光缆裁切
,尤其涉及一种光缆裁切设备。
技术介绍
光导纤维,简称光纤,是一种达致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传输的光传导工具。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光缆在使用之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裁切,以形成不同的规格,对于光缆的裁切,传统的裁切方式为人工裁切,即操作工人使用裁切工具对光缆进行裁切,这种裁切方式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较高,并且裁切质量较差,裁切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缆裁切设备,能够对光缆进行裁切操作,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人工操作成本的同时提高裁切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缆裁切设备,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设置有上料组件、定位组件、裁切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其中: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盘、位于所述上料盘出料端的载料台、位于所述载料台一侧的丝杠模组以及能够沿所述丝杠模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上料气缸;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上料组件末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台以及位于所述定位台两端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能够将位于所述定位台上的光缆夹紧;所述裁切组件包括裁切气缸以及位于所述裁切气缸活塞杆端的切刀,所述切刀与所述定位台位置对应;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上料组件、定位组件以及裁切组件均电性连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载料台远离所述丝杠模组一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配合气缸。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气缸与所述上料气缸均为夹爪气缸,所述配合气缸与所述上料气缸相连,实现对光缆的夹紧送料。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丝杠模组包括伺服电机、位于所述伺服电机转轴端的丝杠以及位于所述丝杠上的活动块,所述上料气缸位于所述活动块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切刀位置对应。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台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控制台表面设置有人机界面与控制按钮,所述人机界面、控制按钮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上料组件、定位组件、裁切组件以及控制组件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光缆进行自动裁切,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消耗,在保证裁切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裁切效率,能够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台;2、上料组件;21、上料盘;22、载料台;23、丝杠模组;24、上料气缸;3、定位组件;31、定位台;32、定位气缸;4、裁切组件;41、裁切气缸;42、切刀;5、控制组件;51、人机界面;52、控制按钮;6、导轨;7、配合气缸。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光缆裁切设备,包括基台1;基台1上设置有上料组件2、定位组件3、裁切组件4以及控制组件5,其中: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盘21、位于上料盘21出料端的载料台22、位于载料台22一侧的丝杠模组23以及能够沿丝杠模组23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上料气缸24;定位组件3位于上料组件2末端,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台31以及位于定位台31两端的定位气缸32,定位气缸32能够将位于定位台31上的光缆夹紧;裁切组件4包括裁切气缸41以及位于裁切气缸41活塞杆端的切刀42,切刀42与定位台31位置对应;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台,控制组件5与上料组件2、定位组件3以及裁切组件4均电性连接,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将光缆盘卷在上料盘21内,当需要对光缆进行裁切时,上料气缸24与配合气缸7同时开始工作,对光缆进行夹紧,夹紧之后,丝杠模组23开始正向工作,在丝杠模组23的作用下,上料气缸24随丝杠模组23的活动块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光缆进行运动,完成光缆的上料操作,上料完成之后,光缆进入定位台31,定位气缸32开始工作,将光缆夹紧定位,定位后,裁切组件4的裁切气缸41开始工作,带动切刀42开始运动,切刀42对光缆进行裁切,裁切完成之后,丝杠模组23反向工作,上料气缸24与配合气缸7回复原位,重复进行以上操作,从而持续对光缆进行裁切操作,能够在无需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快速、连续地对光缆进行裁切,大大提高裁切效率。进一步地,载料台22远离丝杠模组23一侧设置有导轨6,导轨6上设置有配合气缸7,配合气缸7的存在,能够与上料气缸24相配合,对光缆进行夹紧,从而使光缆上料顺利。具体地,配合气缸7与上料气缸24均为夹爪气缸,配合气缸7与上料气缸24相连,实现对光缆的夹紧送料,两气缸的缸体相连,故而上料气缸24在运动过程中会带动配合气缸7同步进行运动,实现对光缆的上料。具体而言,丝杠模组23包括伺服电机、位于伺服电机转轴端的丝杠以及位于丝杠上的活动块,上料气缸24位于活动块上。进一步地,定位台31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切刀42位置对应,凹槽的存在,能够避免在光缆裁切过程中切刀42直接与基台1接触,保护了基台1。进一步地,控制台内设置有PLC控制器(型号为:欧姆龙CPM1A-30CDT-D-V1),控制台表面设置有人机界面51与控制按钮52,人机界面51、控制按钮52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总而言之,本技术在上料组件2、定位组件3、裁切组件4以及控制组件5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光缆进行自动裁切,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消耗,在保证裁切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裁切效率,能够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裁切设备,包括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上设置有上料组件、定位组件、裁切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其中:/n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盘、位于所述上料盘出料端的载料台、位于所述载料台一侧的丝杠模组以及能够沿所述丝杠模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上料气缸;/n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上料组件末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台以及位于所述定位台两端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能够将位于所述定位台上的光缆夹紧;/n所述裁切组件包括裁切气缸以及位于所述裁切气缸活塞杆端的切刀,所述切刀与所述定位台位置对应;/n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上料组件、定位组件以及裁切组件均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裁切设备,包括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上设置有上料组件、定位组件、裁切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其中:
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盘、位于所述上料盘出料端的载料台、位于所述载料台一侧的丝杠模组以及能够沿所述丝杠模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上料气缸;
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上料组件末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台以及位于所述定位台两端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能够将位于所述定位台上的光缆夹紧;
所述裁切组件包括裁切气缸以及位于所述裁切气缸活塞杆端的切刀,所述切刀与所述定位台位置对应;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上料组件、定位组件以及裁切组件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远离所述丝杠模组一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张振贾立翔邢利生秦正位魏广庆施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奥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