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96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包括针管组件(1)、金属套(2)、套管(3)、前手柄(4)、锁紧螺钉(5)、定位锁(6)、后手柄(8)、探针丝帽(9),所述针管组件(1)由针管与探针丝构成,所述针管组件(1)整体包覆在套管(3)管内,套管(3)的尾部一端经由刻度杆与前手柄(4)相连,针管组件(1)中的针管未端与后手柄(8)固定,后手柄(8)沿刻度杆滑动,调整与前手柄(4)的间距继而控制出针管的长度,并且通过定位锁(6)锁位,保证在反复穿刺的时候控制每次的出针长度并固定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结构新颖独特,工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主要用于内窥镜操作中肿瘤学或病原学标本的检查取样。
技术介绍
在诊断疾病时为要准确地查出病因,需对病灶进行活检,医生用医疗器具从病灶中获取一定量的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便对症治疗。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器具为弹枪式活检针,这种装置由内置弹簧释放使活检针在病灶内进行活检;使用时用上各种措施,如B超、CT等引导下将活检针穿刺到病灶,然后释放弹簧,活检针则快速在病灶内穿刺,如果一次未获得组织,则需重复上述动作,增加损伤机率;同时,由于力度由弹簧构成,不易控制活检针的深度等,难以对重要脏器旁病灶进行活检,弹枪式活检针不能获得细胞学标本,对液性病灶则不能应用,限制了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工作可靠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组件1、金属套2、套管3、前手柄4、锁紧螺钉5、定位锁6、后手柄8、探针丝帽9,所述针管组件1由针管与探针丝构成,探针丝置于针管的针头内,所述针管组件1整体包覆在套管3管内,套管3的尾部一端经由刻度杆与前手柄4相连,针管组件1中的针管未端与后手柄8固定,后手柄8沿刻度杆滑动,调整与前手柄4的间距继而控制出针管的长度,并且通过定位锁6锁位,保证在反复穿刺的时候控制每次的出针长度并固定位置。套管3首部一端放入一小段弹簧,与针管组件1相抵,保护针管头部,防止针管在套管内来回运动破坏针管头部和针管头部破坏套管。所述前手柄4与刻度杆之间采用第一锁紧螺钉拧紧的方式,螺钉头部为圆头状。所述后手柄8、前手柄4与刻度杆之间设有刻度标尺调节锁,刻度杆标尺上刻有毫米为单位的刻度,通过后手柄在刻度杆上滑动来调节针管的伸缩,长度由刻度控制位置由第二锁紧螺钉锁紧。所述针管的针头呈尖棱状两次斜切角,两次斜切角之间的中间点作为黄金分割点,针头的外表面沿环向采用均匀分布的圆环形凹槽形状。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结构新颖独特,工作可靠,两次切割的针头更锋利,穿刺里最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刻度杆刻度调节锁局部图。图3为针头视图。图4为图3中针头外表面局部视图。图5为图2刻度杆刻度调节锁局部视图。图中标记说明1.针管组件、2.金属套、3.套管、4.前手柄、5.锁紧螺钉、6.定位锁、7刻度杆、8.后手柄、9.探针丝帽。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相信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其组件包括针管组件1、金属套2、套管3、前手柄4、锁紧螺钉、定位锁6、后手柄8、探针丝帽9,所述针管组件1由针管与探针丝构成,探针丝与针管的针头是两个部件他们是相互独立的,探针丝在针头里面是活动的;组装上述部件,将整个针管组件1整体包覆在套管3管内,套管3的尾部一端经由刻度杆与前手柄4相连,针管组件1中的针管未端与后手柄8固定,后手柄8沿刻度杆滑动,调整与前手柄4的间距继而控制出针管的长度,并且通过定位锁6锁位,保证在反复穿刺的时候控制每次的出针长度并固定位置。如图2及图5所示,所述前手柄4、后手柄8与刻度杆之间的间隙为0.5毫米,所述后手柄8、前手柄4与刻度杆之间设有定位锁包括锁紧螺钉和刻度标尺调节锁,刻度杆标尺上刻有毫米为单位的刻度,通过后手柄在刻度杆上滑动来调节针管的伸缩,长度由刻度控制位置由第二锁紧螺钉锁紧。所述前手柄4与刻度杆之间采用第一锁紧螺钉拧紧的方式,螺钉头部为圆头状。为了保护针管头部,防止针管在套管内来回运动破坏针管头部和针管头部破坏套管,在套管3首部一端放入一小段弹簧,与针管组件1相抵。如图4所示,所述针管的针头呈尖棱状两次斜切角,两次斜切角之间的中间点作为黄金分割点,离针尖4毫米处的针管表面沿环向均匀分布着一段圆环形凹槽。在本实施例中,两次切割的总长为3毫米,第一段的黄金分割点的长度约等于3*0.618=1.854,第二段长度约等于3-1.854=1.146,这样的两次切割使针头更锋利,穿刺里最小。针头的外表面沿环向采用均匀分布的圆环形凹槽形状,在外针一周也均匀分布了8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组件(1)、金属套(2)、套管(3)、前手柄(4)、锁紧螺钉(5)、定位锁(6)、后手柄(8)、探针丝帽(9),所述针管组件(1)由针管与探针丝构成,探针丝置于针管的针头内,所述针管组件(1)整体包覆在套管(3)管内,套管(3)的尾部一端经由刻度杆(7)与前手柄(4)相连,针管组件(1)中的针管未端与后手柄(8)固定,后手柄(8)沿刻度杆滑动,调整与前手柄(4)的间距继而控制出针管的长度,并且通过定位锁(6)锁位,保证在反复穿刺的时候控制每次的出针长度并固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组件(1)、金属套(2)、套管(3)、前手柄(4)、锁紧螺钉(5)、定位锁(6)、后手柄(8)、探针丝帽(9),所述针管组件(1)由针管与探针丝构成,探针丝置于针管的针头内,所述针管组件(1)整体包覆在套管(3)管内,套管(3)的尾部一端经由刻度杆(7)与前手柄(4)相连,针管组件(1)中的针管未端与后手柄(8)固定,后手柄(8)沿刻度杆滑动,调整与前手柄(4)的间距继而控制出针管的长度,并且通过定位锁(6)锁位,保证在反复穿刺的时候控制每次的出针长度并固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套管(3)首部一端放入一小段弹簧,与针管组件(1)相抵,保护针管头部,防止针管在套管内来回运动破坏针管头部和针管头部破坏套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