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印记切工钻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87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心印记切工钻石,由上至下包括冠部、腰部以及亭部,所述亭部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刻面部、第二刻面部、第三刻面部以及汇集尖点,且亭部上的刻面有不同倾斜度,突显出亭部上的刻线,获得双层心形图案。改进之后,钻石整体结构简约流畅,亭部多层交织的设计,减少了钻石从亭部逸出的光线,确保更好的回光量,以获得更佳的亮度及火彩度;较小的台宽比在钻石的冠部造成更大范围的“棱镜”功能区域,以提升钻石的火彩度;亭部刻面数量较之传统圆形明亮式切工钻石明显增加,并被加以合理组合,有效提升钻石的闪烁度。且从台面向下可观察到双层心形图案,大小判然有别、形态和谐统一,心心相印,“双心印记切工钻石”的寓意一目了然。

Double Heart mark cutting diam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心印记切工钻石
本技术涉及钻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钻石以圆形明亮式切工(roundbrilliantcut)钻石为主流,其由冠部、腰部、亭部3个部分组成。现有理想的圆形明亮式切工钻石,钻石各个部分的比例、钻石相同部分的不同刻面之间的角度乃至于不同部分的特定刻面之间的大小、角度、位置关系,都需要被合理安排,其图案才能借助刻面在立体空间上的错位而成。这就给刻面的设置带来了很大难度,而刻面结构不合理,将在亮度、火彩度、闪烁度上产生视觉效果的折损,或大幅度提升生产成本,也有可能带来繁琐复杂、不适于标准化控制等生产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切工钻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心印记切工钻石,由上至下包括冠部、腰部以及亭部,所述亭部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刻面部、第二刻面部、第三刻面部以及汇集尖点,所述第一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上端分布的第一四边形刻面,各所述第一四边形刻面由上至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中端分布的第二四边形刻面,各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由上至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三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底端分布的第三四边形刻面;所述第一四边形刻面其顶部与腰部底线共边,其底部与相应的第二四边形刻面顶部共边,该处共边首尾相连在亭部形成第一刻线;各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底边首尾相连形成第二刻线;所述各第三四边形刻面顶角与相应的两相邻第二四边形的底部公共顶角对应,所述各第三四边形刻面底角聚拢于所述汇集尖点;其中,所述第一刻线、第二刻线两者于水平面的投影呈心形,且第二刻线的投影处于第一刻线的投影范围内。如前所述的双心印记切工钻石,所述冠部包括台面、侧壁面,其台面为正八边形,所述侧壁面上围设有若干等腰三角刻面,各等腰三角刻面底边与所述正八边形共边,两两相邻的等腰三角刻面之间设有菱形刻面,各两两相邻的菱形刻面之间设有两个共边的小三角刻面。如前所述的双心印记切工钻石,所述第二刻线与各第三四边形刻面之间形成有附属小三角刻面。如前所述的双心印记切工钻石,所述冠部小三角刻面的高度占冠部总高度的45-50%,所述亭部上端第一四边形刻面的高度占亭部总高度的60-75%,所述亭部中端第二四边形刻面的高度占亭部总高度的5%-10%,所述亭部下端第三四边形刻面的高度占亭部总高度的10%-20%。如前所述的双心印记切工钻石,所述冠部菱形刻面与所述腰部平行面之间的角度值为33°-36°;冠部等腰三角刻面与腰部平行面之间的夹角值为17°-25°;所述冠部小三角刻面与腰部平行面夹角值为35°-39°。如前所述的双心印记切工钻石,亭部上端第一四边形刻面与腰部平行面夹角值为40.5°-43°;所述亭部中端第二四边形刻面与腰部平行面夹角值为38.5°-41°;所述亭部第三四边形刻面与腰部平行面夹角值为34°~38°。如前所述的双心印记切工钻石,所述附属小三角刻面与腰部平行面夹角值为35°~39°。如前所述的双心印记切工钻石,所述冠部其台面平均直径和钻石整体平均直径之间的比例为52-58%。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改进之后的切工钻石,合理在其亭部设计刻面,并通过亭部上端、中端以及下端相应刻面倾斜度的变化来突出两条刻线以形成设计图案,相较于现有的切工,其图案刻线形成于亭部表面,结构更加简单流畅,且有利于促进对钻石原料的合理利用,并更加便于实施标准化生产。而亭部倾斜度的逐层变化,能减少光线从钻石亭部的逸出,从而能够争取到更佳的亮度及火彩度,同时亭部刻面的数量增加及其相应的安排方式,能够提升钻石的闪烁度。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如下:1、冠部;10、台面;11、菱形刻面;12、等腰三角刻面;13、小三角刻面;2、腰部;3、亭部;30、第一四边形刻面;31、第二四边形刻面;32、附属小三角刻面;33、第三四边形刻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常见的圆形明亮式切工钻石,其图案是刻面在立体空间上的错位形成,加工时钻石各个部分的比例、钻石相同部分的不同刻面之间的角度,乃至于不同部分的特定刻面之间的大小、角度、位置关系,都需要被合理安排,其结构设计十分复杂,难以加工。本申请提供的切工钻石如图1-3所示,双心印记切工钻石,由上至下包括冠部1、腰部2以及亭部3,所述亭部3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刻面部、第二刻面部、第三刻面部以及汇集尖点,所述第一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3上端分布的第一四边形刻面30,各所述第一四边形刻面30由上至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3中端分布的第二四边形刻面31,各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31由上至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31的倾斜度大于第一四边形刻面30的倾斜度;所述第三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3底端分布的第三四边形刻面33;所述第一四边形刻面30其顶部与腰部2底线共边,其底部与相应的第二四边形刻面31顶部共边,该处共边首尾相连在亭部3形成第一刻线;各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31底边首尾相连形成第二刻线,所述各第三四边形刻面33顶角与相应的两相邻第二四边形的底部公共顶角对应,以此在所述第二刻线与各第三四边形刻面33之间形成附属小三角刻面32,所述各第三四边形刻面33底角聚拢于所述汇集尖点,各附属小三角刻面32由上至下向内倾斜,且其倾斜度大于第二四边形刻面31;其中,所述第一刻线、第二刻线两者于水平面的投影呈心形,且第二刻线的投影处于第一刻线的投影范围内。钻石刻面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心印记切工钻石,由上至下包括冠部、腰部以及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亭部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刻面部、第二刻面部、第三刻面部以及汇集尖点,所述第一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上端分布的第一四边形刻面,各所述第一四边形刻面由上至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中端分布的第二四边形刻面,各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由上至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一四边形刻面的倾斜度;所述第三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底端分布的第三四边形刻面;所述第一四边形刻面其顶部与腰部底线共边,其底部与相应的第二四边形刻面顶部共边,该处共边首尾相连在亭部形成第一刻线;各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底边首尾相连形成第二刻线,所述各第三四边形刻面顶角与相应的两相邻第二四边形的底部公共顶角对应,以此在所述第二刻线与各第三四边形刻面之间形成附属小三角刻面,所述各第三四边形刻面底角聚拢于所述汇集尖点,各附属小三角刻面由上至下向内倾斜,且其倾斜度大于第二四边形刻面;其中,所述第一刻线、第二刻线两者于水平面的投影呈心形,且第二刻线的投影处于第一刻线的投影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心印记切工钻石,由上至下包括冠部、腰部以及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亭部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刻面部、第二刻面部、第三刻面部以及汇集尖点,所述第一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上端分布的第一四边形刻面,各所述第一四边形刻面由上至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中端分布的第二四边形刻面,各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由上至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一四边形刻面的倾斜度;所述第三刻面部包括若干环绕亭部底端分布的第三四边形刻面;所述第一四边形刻面其顶部与腰部底线共边,其底部与相应的第二四边形刻面顶部共边,该处共边首尾相连在亭部形成第一刻线;各所述第二四边形刻面底边首尾相连形成第二刻线,所述各第三四边形刻面顶角与相应的两相邻第二四边形的底部公共顶角对应,以此在所述第二刻线与各第三四边形刻面之间形成附属小三角刻面,所述各第三四边形刻面底角聚拢于所述汇集尖点,各附属小三角刻面由上至下向内倾斜,且其倾斜度大于第二四边形刻面;其中,所述第一刻线、第二刻线两者于水平面的投影呈心形,且第二刻线的投影处于第一刻线的投影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心印记切工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冠部包括台面、侧壁面,其台面为正八边形,所述侧壁面上围设有若干等腰三角刻面,各等腰三角刻面底边与所述正八边形共边,两两相邻的等腰三角刻面之间设有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帮
申请(专利权)人:雅诗维钻石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