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海明专利>正文

一种钻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1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59
一种钻石结构,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冠部包括芯台面、冠部上刻面和冠部下刻面,冠部上刻面上设有三角形的星小瓣和星侧瓣,9个所述星小瓣和9个所述星侧瓣间隔设置,星小瓣与芯台面共边,任一星小瓣与其两侧的星侧瓣共边,冠部下刻面划分为9个规则的冠部主瓣,冠部主瓣上设有三角瓣,三角瓣将冠部主瓣分割为三个散射面,任一所述三角瓣与星侧瓣共边;亭部包括18个环列的亭主瓣,每2个亭主瓣的连接处设有亭侧瓣,每2个亭侧瓣的连接处设有棱形瓣,亭侧瓣与棱形瓣均为18个,2个相邻的棱形瓣的连接处设有亭底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传统的九心九箭结构,散射面共有110个,加强对光线的散射效果,使得钻石的光泽度和闪耀度更好,而且便于切割。

A diamon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石结构
本技术涉及宝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石结构。
技术介绍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构成,具有立方结构的天然白色晶体。钻石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现在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其文化源远流长,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由于颜色、净度、重量是钻石形成时自身的性质,无法改变,因此,只有切工才能赋予钻石更好的品质和价值,并赋予钻石更灿烂的光芒。为了得到最佳的高散射率,必须遵循光学定律来切磨钻石,而要保证钻石的高散射率,保证钻石完美的结构对称性,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刻面,其难度是非常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钻石结构,该钻石结构采用传统的九心九箭结构,散射面有110个,加强对光线的散射效果,使得钻石的光泽度和闪耀度更好,而且便于切割。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钻石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衔接的冠部、腰部和亭部,所述冠部包括芯台面、冠部上刻面和冠部下刻面,所述冠部上刻面上设有三角形的星小瓣和星侧瓣,9个所述星小瓣和9个所述星侧瓣间隔设置,星小瓣与所述芯台面共边,任一所述星小瓣与其两侧的星侧瓣共边,所述冠部下刻面划分为9个规则的冠部主瓣,所述冠部主瓣上设有三角瓣,所述三角瓣将所述冠部主瓣分割为三个散射面,任一所述三角瓣与所述星侧瓣共边;所述亭部包括18个环列的亭主瓣,每2个亭主瓣的连接处设有亭侧瓣,每2个所述亭侧瓣的连接处设有棱形瓣,所述亭侧瓣与所述棱形瓣均为18个,2个相邻的棱形瓣的连接处设有亭底瓣,所述亭底瓣设有9个。优选地,所述芯台面为正九边形结构,所述亭主瓣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亭侧瓣、亭底瓣均为四边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星小瓣和星侧瓣均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且所述星小瓣的三个夹角为50°-80°,星侧瓣的三个夹角为25°—130°。优选地,所述星小瓣、星侧瓣与所述芯台面之间的夹角为154.5°—155.5°。优选地,所述三角瓣与所述星侧瓣之间的夹角为169.5°—170.5°,三角瓣与腰部的夹角为124.5°-125.5°。优选地,所述三角瓣的三个夹角为25°—130°,每2个所述三角瓣之间为前三角散射面和后三角散射面,所述前三角散射面和后三角散射面共边,前三角散射面和后三角散射面之间夹角为129°—130°。优选地,所述前三角散射面的三个夹角为分别为80°、60°、130°,所述后三角散射面的三个夹角分别为80°、60°和40°。优选地,所述腰部为光滑的环形面,腰部与亭主瓣之间的夹角为135°-145°,且所述亭主瓣的三个夹角为40°-70°。优选地,任一所述亭侧瓣上部的两侧边分别与其两侧的亭主瓣共边,任一所述亭侧瓣下部的两侧边分别与其两侧的棱形瓣共边,所述亭侧瓣与腰部之间的夹角为135°-137°,其中,所述亭侧瓣的四内角分别为60°、130°、130°、40°,所述棱形瓣的四内角分别为20°、150°、130°、60°。优选地,任一所述棱形瓣下部的两侧边分别与其两侧的亭底瓣共边,棱形瓣与亭底瓣之间的夹角是178°-179°,任一所述亭底瓣下部的两侧边分别与其两侧的亭底瓣共边,其中,所述亭底瓣的四内角分别为20°、164°、164°、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钻石结构,其冠部由芯台面、冠部上刻面和冠部下刻面组成,亭部的散射面由亭主瓣,亭侧瓣、棱形瓣以及亭底瓣组成,整个钻石结构的散射面为等腰三角形或四边形,便于切割,光滑和平整度高,折射和散射效果好,冠部的光折射与亭部的光折射相互叠合映衬,在专用仪器如钻石效果镜下,从芯台面能够看到闪烁的花瓣灿烂盛放效果,明亮夺目,而且,整个九心九箭结构的钻石,其散射面有110个,对光线的散射率高,使得钻石的光泽度和闪耀度更好,能更好提升钻石的美感和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冠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冠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冠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冠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散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石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衔接的冠部1、腰部2和亭部3,所述冠部1包括芯台面11、冠部上刻面12和冠部下刻面,所述冠部上刻面12上设有三角形的星小瓣121和星侧瓣122,9个所述星小瓣121和9个所述星侧瓣122间隔设置,星小瓣121与所述芯台面11共边,任一所述星小瓣121与其两侧的星侧瓣122共边,所述冠部下刻面划分为9个规则的冠部主瓣13,所述冠部主瓣13上设有三角瓣131,所述三角瓣131将所述冠部主瓣13分割为三个散射面,任一所述三角瓣131与所述星侧瓣122共边;所述腰部2为光滑的环形面,腰部2上部与所述冠部下刻面共边,腰部2下部与所述亭部3共边,所述亭部3包括18个环列的亭主瓣31,每2个亭主瓣31的连接处设有亭侧瓣32,每2个所述亭侧瓣32的连接处设有棱形瓣33,所述亭侧瓣32与所述棱形瓣33均为18个,2个相邻的棱形瓣33的连接处设有亭底瓣34,所述亭底瓣34设有9个。所述芯台面11为正九边形结构,所述亭主瓣31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亭侧瓣32、亭底瓣34均为四边形结构,便于切割,光滑和平整度高,折射和散射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钻石高度为钻石直径的60%,芯台面11直径为钻石直径的55.2%,两个相邻的亭底瓣34之间的夹角为102°。更详细的,所述星小瓣121和星侧瓣122均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且所述星小瓣121的三个夹角为50°50°、80°,星侧瓣122的三个夹角为25°、25°、130°。所述星小瓣121、星侧瓣122与所述芯台面11之间的夹角为155°,三角瓣131与所述星侧瓣122之间的夹角为170°,三角瓣131与腰部2的夹角为125°。俯视状态下,冠部1的光折射与亭部2的光折射相互叠合映衬,亭侧瓣32和棱形瓣33在冠部上刻面12和冠部下刻面的光线折射角度下会产生视觉层次感,在专用仪器如钻石效果镜下,以亭底瓣34为花蕊,亭侧瓣32和棱形瓣33为花瓣,从芯台面11能够看到闪烁的花瓣灿烂盛放效果,明亮夺目。此外,所述三角瓣131的三个夹角为25°、25°、130°,每2个所述三角瓣131之间为前三角散射面132和后三角散射面133,所述前三角散射面132和后三角散射面133共边,前三角散射面132和后三角散射面133之间夹角为130°。所述前三角散射面132的三个夹角为分别为80°、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石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衔接的冠部(1)、腰部(2)和亭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冠部(1)包括芯台面(11)、冠部上刻面(12)和冠部下刻面,所述冠部上刻面(12)上设有三角形的星小瓣(121)和星侧瓣(122),9个所述星小瓣(121)和9个所述星侧瓣(122)间隔设置,星小瓣(121)与所述芯台面(11)共边,任一所述星小瓣(121)与其两侧的星侧瓣(122)共边,所述冠部下刻面划分为9个规则的冠部主瓣(13),所述冠部主瓣(13)上设有三角瓣(131),所述三角瓣(131)将所述冠部主瓣(13)分割为三个散射面,任一所述三角瓣(131)与所述星侧瓣(122)共边;/n所述亭部(3)包括18个环列的亭主瓣(31),每2个亭主瓣(31)的连接处设有亭侧瓣(32),每2个所述亭侧瓣(32)的连接处设有棱形瓣(33),所述亭侧瓣(32)与所述棱形瓣(33)均为18个,2个相邻的棱形瓣(33)的连接处设有亭底瓣(34),所述亭底瓣(34)设有9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石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衔接的冠部(1)、腰部(2)和亭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冠部(1)包括芯台面(11)、冠部上刻面(12)和冠部下刻面,所述冠部上刻面(12)上设有三角形的星小瓣(121)和星侧瓣(122),9个所述星小瓣(121)和9个所述星侧瓣(122)间隔设置,星小瓣(121)与所述芯台面(11)共边,任一所述星小瓣(121)与其两侧的星侧瓣(122)共边,所述冠部下刻面划分为9个规则的冠部主瓣(13),所述冠部主瓣(13)上设有三角瓣(131),所述三角瓣(131)将所述冠部主瓣(13)分割为三个散射面,任一所述三角瓣(131)与所述星侧瓣(122)共边;
所述亭部(3)包括18个环列的亭主瓣(31),每2个亭主瓣(31)的连接处设有亭侧瓣(32),每2个所述亭侧瓣(32)的连接处设有棱形瓣(33),所述亭侧瓣(32)与所述棱形瓣(33)均为18个,2个相邻的棱形瓣(33)的连接处设有亭底瓣(34),所述亭底瓣(34)设有9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台面(11)为正九边形结构,所述亭主瓣(31)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亭侧瓣(32)、亭底瓣(34)均为四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小瓣(121)和星侧瓣(122)均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且所述星小瓣(121)的三个夹角为50°-80°,星侧瓣(122)的三个夹角为25°—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小瓣(121)、星侧瓣(122)与所述芯台面(11)之间的夹角为154.5°—15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瓣(131)与所述星侧瓣(122)之间的夹角为16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骆海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