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483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绿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绿化灌溉系统,包括输水装置和多组喷洒装置,输水装置为喷洒装置输送水流,喷洒装置包括上导流筒、位于上导流筒下方且与上导流筒一体连接的下导流筒、设置于上导流筒外周的上喷射头和设置于下导流筒外周的下喷射头,上喷射头倾斜向上喷射水流,下喷射头倾斜向下喷射水流,上喷射头的喷射水压不小于下喷射头的喷射水压,上喷射头与竖直向的夹角与下喷射头与竖直向的夹角互补;输水装置包括上输水管、为上输水管输送水流的第一水泵、下输水管和为下输水管输送水流的第二水泵,上输水管通入上导流筒内,下输水管通入下导流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增大浇灌的面积,提高了浇灌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工程中园林绿化的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绿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维护时需要经常对绿植进行浇灌滋养,保证绿植在不缺少水分的前提下健康美观的生长,提高园林的可观赏性。目前,对园林绿植灌溉中多采用旋转喷头或固定喷射方向的喷头,旋转喷头虽然可以通过旋转实现对较大面积的绿植进行浇灌,但是仅在其射程的一个环形区域内的绿植可以被喷射到,靠近旋转喷头自身的绿植则不能被浇灌到,喷射面积受限;固定喷射方向的喷头则仅能喷射至其射程所在的某一个区域,导致灌溉面积较小,影响灌溉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喷射面积,从而提高灌溉效率及效果的园林绿化灌溉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园林绿化灌溉系统,包括输水装置和多组喷洒装置,所述输水装置为喷洒装置输送水流,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上导流筒、位于上导流筒下方且与上导流筒一体连接的下导流筒、设置于上导流筒外周的上喷射头和设置于下导流筒外周的下喷射头,所述上喷射头倾斜向上喷射水流,所述下喷射头倾斜向下喷射水流,所述上喷射头的喷射水压不小于下喷射头的喷射水压,所述上喷射头与竖直向的夹角与下喷射头与竖直向的夹角互补;所述输水装置包括上输水管、为上输水管输送水流的第一水泵、下输水管和为下输水管输送水流的第二水泵,所述上输水管通入上导流筒内,所述下输水管通入下导流筒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为上输水管及下输水管输送水流,上输水管将水通向上导流筒内,通过上喷射头倾斜向上喷出;下输水管将水通向下导流筒内,通过下喷射头倾斜向下喷出;控制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的供水水压,保证上喷射头的喷射水压不小于下喷射头的喷射水压,使上喷射头喷射的水形成一个相对较远的环形的喷射区域,下喷射头喷射的水形成一个相对较近的环形的喷射区域,下喷射头的喷射区域位于上喷射头的喷射区域内并靠近喷射装置自身,使原本喷射不到的靠近喷射区域圆心的区域被浇灌到;上喷射头与竖直向的夹角与下喷射头与竖直向的夹角互补,保证上喷射头与下喷射头喷射的水可以按照上述的喷射范围交叠,相比于传统的单纯的环形喷射区域,增大了喷射浇灌的面积,从而提高了灌溉效率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上导流筒与下导流筒为上下对称的中空壳体结构且均为圆锥台状,所述上喷射头垂直上导流筒的外周侧壁设置,所述下喷射头垂直下导流筒的外周侧壁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上喷射头倾斜向上喷射,下喷射头倾斜向下喷射,并且保证上喷射头与下喷射头喷射的水可以实现喷射范围交叠,从而增大喷射浇灌的面积,提高灌溉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上导流筒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与下导流筒连通的喷盘,所述喷盘与上导流筒的顶面平行,所述喷盘上设置有多个喷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嘴内的水向上喷出后落在喷洒装置的周围,形成最靠近喷洒装置喷射圆心的喷射范围,配合下喷射头的“内环”喷射区域和上喷射头的“外环”喷射区域,进一步增大了喷射浇灌面积。作为优选,所述喷盘的底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喷盘连通、另一端与下导流筒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二水泵和下输水管同时为喷嘴及下喷射头供水,第二水泵的供水压力可以为常压,或小于第一水泵的水压即可。作为优选,所述喷嘴为表面开设有喷水孔的半球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从喷嘴向上喷射的水流可以被分散开,形成竖直向及向各个方向倾斜的散落方向,从而利于灌溉水向喷射区域的圆心周边散落。作为优选,所述上喷射头为高压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上喷射头的射程,进一步扩大浇灌面积,提高灌溉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上喷射头设置有多个且沿上导流筒的相同筒径的外周均匀分布,所述下喷射头设置有多个且沿下导流筒的相同筒径的外周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上喷射头及下喷射头的喷射区域均为一个完整的环形区域,提高灌溉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下导流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下导流筒的底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支撑下导流筒,将上喷射头与下喷射头的射程相对扩远,增大喷射灌溉面积。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板状结构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安装孔内插入固定销,将本技术的喷洒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实现浇灌。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柱,所述加固柱垂直安装座设置且向远离下导流筒的方向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柱的设置,提高了喷洒装置埋入地中的结构稳定性,保证喷洒装置可以长时间稳定的进行喷洒灌溉。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上喷射头和下喷射头的设置,实现了喷射范围的交叠扩大,使原本靠近喷射源而不易被喷射的位置被喷射到,从而在同样的浇灌要求下,本技术可以在较少的时间内实现浇灌,从而提高了浇灌效率和效果;(2)喷盘的设置,在竖向增加了喷射源,使靠近喷射圆心的位置被喷射到,扩大了浇灌面积,提高了浇灌效果;(3)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为上输水管和下输水管输送水,实现上喷射头与下喷射头水压的单独控制,保证两者的喷射范围可以实现内环与外环叠加的效果,增大喷射面积,提高浇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喷洒装置处于喷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上输水管;12、第一水泵;13、下输水管;14、第二水泵;2、上导流筒;3、下导流筒;4、上喷射头;5、下喷射头;6、喷盘;7、喷嘴;71、喷水孔;8、导流管;91、支撑柱;92、安装座;93、安装孔;94、加固柱;10、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灌溉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输水装置和多组喷洒装置,输水装置为喷洒装置输送水流。输水装置包括上输水管11、为上输水管11输送水流的第一水泵12、下输水管13和为下输水管13输送水流的第二水泵14,第一水泵12采用高压水泵,第二水泵14的供水压力调节为小于第一水泵12的供水压力;第一水泵12和第二水泵14的输入端均连接水源。如图1和图2所示,每组喷洒装置均包括圆锥台状的上导流筒2、位于上导流筒2下方且与上导流筒2一体连接的圆锥台状的下导流筒3、均匀设置于上导流筒2的相同筒径的外周的多个上喷射头4、均匀设置于下导流筒3的相同筒径的外周的下喷射头5和固定设置在上导流筒2的上方的圆饼形的喷盘6,如图3所示,喷盘6与上导流筒2的顶面平行,喷盘6上设置有多个喷嘴7,喷嘴7为表面开设有喷水孔71的半球形结构。上导流筒2与下导流筒3为上下对称的中空壳体结构,上喷射头4垂直上导流筒2的外周侧壁设置,下喷射头5垂直下导流筒3的外周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绿化灌溉系统,包括输水装置和多组喷洒装置,所述输水装置为喷洒装置输送水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上导流筒(2)、位于上导流筒(2)下方且与上导流筒(2)一体连接的下导流筒(3)、设置于上导流筒(2)外周的上喷射头(4)和设置于下导流筒(3)外周的下喷射头(5),所述上喷射头(4)倾斜向上喷射水流,所述下喷射头(5)倾斜向下喷射水流,所述上喷射头(4)的喷射水压不小于下喷射头(5)的喷射水压,所述上喷射头(4)与竖直向的夹角与下喷射头(5)与竖直向的夹角互补;所述输水装置包括上输水管(11)、为上输水管(11)输送水流的第一水泵(12)、下输水管(13)和为下输水管(13)输送水流的第二水泵(14),所述上输水管(11)通入上导流筒(2)内,所述下输水管(13)通入下导流筒(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灌溉系统,包括输水装置和多组喷洒装置,所述输水装置为喷洒装置输送水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上导流筒(2)、位于上导流筒(2)下方且与上导流筒(2)一体连接的下导流筒(3)、设置于上导流筒(2)外周的上喷射头(4)和设置于下导流筒(3)外周的下喷射头(5),所述上喷射头(4)倾斜向上喷射水流,所述下喷射头(5)倾斜向下喷射水流,所述上喷射头(4)的喷射水压不小于下喷射头(5)的喷射水压,所述上喷射头(4)与竖直向的夹角与下喷射头(5)与竖直向的夹角互补;所述输水装置包括上输水管(11)、为上输水管(11)输送水流的第一水泵(12)、下输水管(13)和为下输水管(13)输送水流的第二水泵(14),所述上输水管(11)通入上导流筒(2)内,所述下输水管(13)通入下导流筒(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筒(2)与下导流筒(3)为上下对称的中空壳体结构且均为圆锥台状,所述上喷射头(4)垂直上导流筒(2)的外周侧壁设置,所述下喷射头(5)垂直下导流筒(3)的外周侧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筒(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与下导流筒(3)连通的喷盘(6),所述喷盘(6)与上导流筒(2)的顶面平行,所述喷盘(6)上设置有多个喷嘴(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献会郑天威杜敏英李世长郑朋飞梅瑞欣耿晓飞王志国李晓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