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的增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439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的增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增强结构为梯形,为层合板状,厚度为0.5mm~2mm,下底宽度为12mm~50mm。制备方法的步骤是:增强结构材料选择为以下组成之一:1.由结构胶粘剂、0.5~5mm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及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2.对增强结构进行制备,3.将增强结构的层合板放到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填充物的下面,再与复合材料结构的其它结构组合,封装后进行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为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提供性能更好的增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 属于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整体结构空隙区的下面一般没有增强结构。当填充物与各 个组合结构的黏结强度足够,而且沿腹板方向的载荷较大时,空隙区下 部的蒙皮会产生分层破坏,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不能充分发挥填充物 与各个组合结构黏结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 材料结构空隙区的增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是为复合材料结构空 隙区下面的蒙皮提供一种增强结构,并由其将载荷分散,从而提高这一 区域的承载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结构 空隙区填充物下面的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增强结构添加在复合材料 结构空隙区填充物的下面,该增强结构为梯形,采用层合板,厚度为0. 5腿-2跳下底宽度为12mm-50mm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用于上述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填充物下面的增强结构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1)增强结构结构材料选择为以下组成之一1. 1由结构胶粘剂、0. 5~5mm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及碳纤维或玻 璃纤维和树脂组成,其中,结构胶粘剂的重量百分比是22% 49%, 0. 5 5mm 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重量百分比是0~3%,其余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 树脂,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树脂之间树脂重量百分比是25%~33%,结构胶 粘剂是以下其中之一J-116B、 J-116F、 J-188、 J-99、 J_47、 J_95、 J-116B 和J-116F结构胶粘剂,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是以下一种或几种单向带、 织物;1. 2由结构胶粘剂、0. 5 5mm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及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组成,其中,结构胶粘剂的重量百分比是42% 60%, 0.5 5mm短 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重量百分比是0 3%,其余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结 构胶粘剂是以下其中之一J-116B、 J-116F、 J-188、 J-99、 J-47、 J_95、 J-116B和J-116F结构胶粘剂,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是以下一种或几种帘 子布、织物;(2) 增强结构的制备2. 1当结构材料由结构胶粘剂、0. 5 5mm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及 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时,增强结构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2. 1. 1将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树脂制备成单向带或织物预浸料,在 其上铺结构胶粘剂薄膜,按结构要求的尺寸下料并铺叠成层合板;2. 1. 2将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树脂制备成单向带和织物预浸料,在其上铺结构胶粘剂薄膜,按结构要求的尺寸下料并铺叠成层合板;2. 1. 3将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树脂制备成单向带或织物预浸料,将 0.5 5iMi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混入结构胶粘剂,压制成薄膜,将其铺覆 在单向带或织物预浸料上,按结构要求的尺寸下料,并铺叠成层合板;2. 1. 4将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树脂制备成单向带和织物预浸料,将 0.5 5mm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混入结构胶粘剂,压制成薄膜,将其铺覆 在单向带和织物预浸料上,按结构要求的尺寸下料,并铺叠成层合板;2. 2当结构材料由结构胶粘剂、0. 5~5mm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及 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组成时,增强结构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2. 2. 1在帘子布或织物上铺结构胶粘剂薄膜,并使之浸润于帘子布 或织物,按结构要求的尺寸下料并铺叠成层合板;2. 2. 2在帘子布和织物上铺结构胶粘剂薄膜,并使之浸润于帘子布和织物,按结构要求的尺寸下料并铺叠成层合板;2. 2. 3将0.5 5ram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混入结构胶粘剂,压制成 薄膜,将其铺覆在帘子布或织物上,并使之浸润于帘子布或织物,按结 构要求的尺寸下料并铺叠成层合板;2. 2. 4将0.5 5mm短切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混入结构胶粘剂,压制成 薄膜,将其铺覆在帘子布和织物上,并使之浸润于帘子布和织物,按结 构要求的尺寸下料并铺叠成层合板;(3) .增强结构的添加将层合板放到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填充物的下面,再与复合材料结 构的其它结构组合,封装后进行固化。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增强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复合材料典型结构上应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阐述 参见附图1 2所示,在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填充物下面采用本专利技术 技术方案制备增强结构,并添加至结构中。 其实施例内容如下1、 该增强结构是由相容的、固化工艺参数相匹配的J-188结构胶粘剂、碳纤维及QY8911树脂组成。其中,J-188结构胶粘剂的重量百分比 是22%,其余是碳纤维和QY8911树脂,碳纤维和QY8911树脂之间重量百 分比是QY8911树脂25。/。,碳纤维75%;本实施例复合材料结构基体树脂 为QY9511树脂,试验结果为相容。在碳纤维/ QY8911单向带预浸料上铺J-188结构胶粘剂薄膜,按照梯 形结构尺寸为上底6腿,下底12mm,高0.5mm下料,铺叠成层合板。之后, 放到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填充物的下面,与复合材料结构的其它结构组 合,封装后进行固化。2、 该增强结构是由相容的、固化工艺参数相匹配的J-116B结构胶 粘剂、玻璃纤维和QY9611树脂组成。其中,J-116B结构胶粘剂的重量百 分比是49%,其余是玻璃纤维和QY9611树脂,玻璃纤维和QY9611树脂之 间重量百分比是QY9611树脂33。/。,玻璃纤维67%;本实施例复合材料结 构基体树脂为QY8911树脂,试验结果为相容。在玻璃纤维/ QY9611织物预浸料上铺J-116B结构胶粘剂薄膜,按照 梯形结构尺寸为上底36mm,下底50mm,高lmm下料,铺叠成层合板。之后, 放到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填充物的下面,与复合材料结构的其它结构组 合,封装后进行固化。3、 该增强结构是由相容的、固化工艺参数相匹配的J-116F结构胶 粘剂、0. 5 5ram短切碳纤维、碳纤维和BA9916树脂组成。其中,J-116F 结构胶粘剂的重量百分比是30%, 0.5 5mm短切碳纤维的重量百分比是3%,其余是碳纤维和BA9916树脂,碳纤维和BA9916树脂之间重量百分 比是BA9916树脂30%,碳纤维70%;本实施例复合材料结构基体树脂为 BA9916-n树脂,试验结果为相容。将0.5 5mm短切碳纤维混入J-116F结构胶粘剂,压制成薄膜,将其 铺覆在碳纤维/BA9916单向带预浸料上,按照梯形结构尺寸为上底22mm, 下底38皿,高2nrai下料,铺叠成层合板。之后,放到复合材料结构空隙 区填充物的下面,与复合材料结构的其它结构组合,封装后进行固化。4、 该增强结构是由相容的、固化工艺参数相匹配的J-99结构胶粘 剂、0. 5 5mm短切碳纤维、碳纤维和BA9916树脂组成。其中,J-99结 构胶粘剂的重量百分比是35%, 0.5 5mm短切碳纤维的重量百分比是 1. 5%,其余是碳纤维和BA9916树脂,碳纤维和BA9916树脂之间重量百 分比是BA9916树脂33。/。,碳纤维67%;本实施例复合材料结构基体树脂 为BA9916- II树脂。将0.5 5mm短切碳纤维混入J-99结构胶粘剂,压制成薄膜,将其分 别铺覆在织物和单向带预浸料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的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填充在复合材料结构空隙区填充物的下面,该增强结构为梯形,为层合板状,厚度为0.5mm~2mm,下底宽度为12mm~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宪珠常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