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425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33
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包括模板、驱动装置、支撑块、连杆、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工作台、牵引爪、牵引杆、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混凝土板;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衬砌方法、混凝土浇注方法、喷头切换方法;所述衬砌方法包括:所述方台上设有阶梯,操作工人通过阶梯登上方台,旋转所述收纳式台架使其展开临近所述模板,操作工人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衬砌;所述线槽中的浇注管线自动通过模板上的浇注孔进行衬砌;当传感器感测到浇注完毕时,报警提示浇注完毕。

A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国内各矿山巷道、铁路和公路隧道、水利涵洞、各地下工程、高层建筑基坑、军事工程等的施工过程中,仰拱作为隧道的基础结构,是整个隧道的核心部分。仰拱施工一般工序包括开挖、出渣、立拱架、混凝土喷护、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等。各种施工设备包括仰拱台车、仰拱栈桥、喷湿机、拱架安装机等等。在各个施工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仰拱台车、仰拱栈桥、喷湿机、拱架安装机等完成不同工序,由于隧道施工受空间限制,各个工序间相互影响。各种施工设备之间更是相互影响,且多个设备的采购、运输、协调、同时施工等较为繁琐。2、现有技术的衬砌浇注,需要有专门的工具如台车或底层工作车来移动模板,台车式移动功能单一,而底层工作车需要设置单独的轨道,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与工作效率。3、现有技术的仰拱栈桥,对于前桥的长度要求日益重视,十几米的前桥已经不罕见,然而前桥仍然使用悬臂方式,使用设置在主桥上的油缸抬升前桥,十几米的前桥对抬升油缸的驱动力要求已经很高,同时对主桥的配重要求也大大增加。4、现有技术从高处浇注衬砌,往往使用的是台架,台架体积大笨重,无法收纳,无论对施工效率还是成本都造成很大影响。5、现有技术的栈桥移动时,往往只凭借轨道与一对轮运动,难以适应隧道复杂的地况,容易出现打滑或者停滞。6、现有技术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往往需要额外运输来混凝土模板,与栈桥或台车发生干涉,互相影响,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施工方法,通过隧道施工设备实现该方法,所述隧道施工设备包括模板、驱动装置、支撑块、连杆、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工作台、牵引爪、牵引杆、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混凝土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前桥油缸与后桥油缸;其中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轨道、第一支架、滚轮、轨道轮、牵引件、链条、缓冲垫、第二支架、限位台;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衬砌方法、混凝土浇注方法、喷头切换方法;其中所述主桥上方设有所述方台,所述方台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沿三个方向分别延伸出一个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上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中布置有浇注管线,所述牵引杆上方设置有牵引爪,所述牵引爪与所述模板相连,带动所述模板移动,所述浇注管线连接模板上设有的浇注孔;所述支撑柱上开有两个槽,每个槽中容纳一个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与所述牵引绳卡口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以对所述前桥进行牵引;所述方台侧壁上部开有容纳槽以容纳所述收纳式台架,所述收纳式台架通过旋转动作展开或收纳,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设有收纳式护栏,所述收纳式护栏可收纳入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当所述收纳式台架与所述收纳式护栏都展开时,操作工人可临近所述模板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所述模板两侧下端内部设有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或脱模,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所述支撑块,两侧的支撑块通过连杆连接从而构成整体,稳定的支撑在所述仰拱层上;所述衬砌方法包括: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所述方台上设有阶梯,操作工人通过阶梯登上方台,旋转所述收纳式台架使其展开临近所述模板,操作工人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衬砌;所述线槽中的浇注管线自动通过模板上的浇注孔进行衬砌;所述模板上设有传感器,当传感器感测到浇注完毕时,报警提示浇注完毕;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模板脱模;所述喷头切换方法包括:使牵引爪脱离所述模板,在线槽中的浇注管线末端连接喷洒头以适应拱顶喷射工况;所述主桥下方设置有底座与行走系统,所述主桥一端设置有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后桥,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斜坡,所述前桥分为左前桥与右前桥,左右前桥下方各设有一块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前桥上,工作时所述前桥搭设在仰拱层与混凝土空间上方;所述混凝土浇注方法包括:拆卸下所述混凝土板,铺设在待浇注的位置,混凝土车移动到所述前桥的上方进行混凝土浇注,浇注完成后,将所述混凝土板连接到所述前桥上;所述行走系统的轨道下方设置缓冲垫,轨道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第二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轨道轮,所述轨道的两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台;所述牵引件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滚轮与所述轨道轮运动。优选的,所述收纳式台架至少有两个。优选的,所述牵引件为齿轮传动系统。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一个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系统通过电机驱动。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伸缩油缸。优选的,两个所述收纳式台架位于所述方台的不同高度。优选的,两个所述收纳式台架位于所述方台的不同侧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针对
技术介绍
第1点,将仰拱栈桥、仰拱台车、喷湿机的一部分功能集成起来,通过栈桥带动模板移动,在栈桥上实现了合模、脱模、浇注衬砌、喷射等功能。2、针对
技术介绍
第2点,在栈桥带动模板移动的基础上,配套性的设置了驱动装置、支撑块、连杆进行合模、脱模。3、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3点,在栈桥带动模板移动的同时,采用了斜拉方式对悬臂前桥进行牵拉,大大缓解了抬升油缸的压力。4、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4点,采用了可收纳旋转式台架,台架上有可收纳的护栏,大大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5、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5点,采用了两段式轨道以及轨道轮、滚轮相互配合的方式,大大增强了稳定性。6、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6点,在前桥下方设置了混凝土板,使得混凝土模板浇注更加方便高效。注:上述设计不分先后,每一条都使得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区别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栈桥系统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行走系统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栈桥行走步骤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隧道施工方法流程图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模板2、驱动装置3、支撑块4、连杆5、仰拱层6、混凝土空间7、行走系统8、底座9、主桥10、方台11、工作台12、牵引爪13、牵引杆14、牵引轮15、收纳式台架16、收纳式护栏17、前桥18、斜坡19、后桥20、牵引绳卡口21、混凝土板22、第一支架23、滚轮24、轨道轮25、牵引件26、链条27、缓冲垫28、第二支架29、限位台30、支撑柱31、轨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隧道施工方法,通过隧道施工设备实现该方法,所述隧道施工设备包括模板、驱动装置、支撑块、连杆、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工作台、牵引爪、牵引杆、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混凝土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前桥油缸与后桥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隧道施工设备实现该方法,所述隧道施工设备包括模板、驱动装置、支撑块、连杆、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工作台、牵引爪、牵引杆、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混凝土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前桥油缸与后桥油缸;其中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轨道、第一支架、滚轮、轨道轮、牵引件、链条、缓冲垫、第二支架、限位台;/n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衬砌方法、混凝土浇注方法、喷头切换方法;/n其中所述主桥上方设有所述方台,所述方台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沿三个方向分别延伸出一个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上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中布置有浇注管线,所述牵引杆上方设置有牵引爪,所述牵引爪与所述模板相连,带动所述模板移动,所述浇注管线连接模板上设有的浇注孔;/n所述支撑柱上开有两个槽,每个槽中容纳一个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与所述牵引绳卡口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以对所述前桥进行牵引;所述方台侧壁上部开有容纳槽以容纳所述收纳式台架,所述收纳式台架通过旋转动作展开或收纳,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设有收纳式护栏,所述收纳式护栏可收纳入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当所述收纳式台架与所述收纳式护栏都展开时,操作工人可临近所述模板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n所述模板两侧下端内部设有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或脱模,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所述支撑块,两侧的支撑块通过连杆连接从而构成整体,稳定的支撑在仰拱层上;/n所述衬砌方法包括: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所述方台上设有阶梯,操作工人通过阶梯登上方台,旋转所述收纳式台架使其展开临近所述模板,操作工人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衬砌;所述线槽中的浇注管线自动通过模板上的浇注孔进行浇注衬砌;所述模板上设有传感器,当传感器感测到浇注完毕时,报警提示浇注完毕;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模板脱模;/n所述喷头切换方法包括:使牵引爪脱离所述模板,在线槽中的浇注管线末端连接喷洒头以适应拱顶喷射工况;/n所述主桥下方设置有底座与行走系统,所述主桥一端设置有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后桥,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斜坡,所述前桥分为左前桥与右前桥,左右前桥下方各设有一块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前桥上,工作时所述前桥搭设在仰拱层与混凝土空间上方;/n所述混凝土浇注方法包括:拆卸下所述混凝土板,铺设在待浇注的位置,混凝土车移动到所述前桥的上方进行混凝土浇注,浇注完成后,将所述混凝土板连接到所述前桥上;/n所述行走系统的轨道下方设置缓冲垫,轨道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第二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轨道轮,所述轨道的两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台;所述牵引件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滚轮与所述轨道轮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隧道施工设备实现该方法,所述隧道施工设备包括模板、驱动装置、支撑块、连杆、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工作台、牵引爪、牵引杆、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混凝土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前桥油缸与后桥油缸;其中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轨道、第一支架、滚轮、轨道轮、牵引件、链条、缓冲垫、第二支架、限位台;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衬砌方法、混凝土浇注方法、喷头切换方法;
其中所述主桥上方设有所述方台,所述方台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沿三个方向分别延伸出一个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上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中布置有浇注管线,所述牵引杆上方设置有牵引爪,所述牵引爪与所述模板相连,带动所述模板移动,所述浇注管线连接模板上设有的浇注孔;
所述支撑柱上开有两个槽,每个槽中容纳一个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与所述牵引绳卡口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以对所述前桥进行牵引;所述方台侧壁上部开有容纳槽以容纳所述收纳式台架,所述收纳式台架通过旋转动作展开或收纳,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设有收纳式护栏,所述收纳式护栏可收纳入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当所述收纳式台架与所述收纳式护栏都展开时,操作工人可临近所述模板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
所述模板两侧下端内部设有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或脱模,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所述支撑块,两侧的支撑块通过连杆连接从而构成整体,稳定的支撑在仰拱层上;
所述衬砌方法包括: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所述方台上设有阶梯,操作工人通过阶梯登上方台,旋转所述收纳式台架使其展开临近所述模板,操作工人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衬砌;所述线槽中的浇注管线自动通过模板上的浇注孔进行浇注衬砌;所述模板上设有传感器,当传感器感测到浇注完毕时,报警提示浇注完毕;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朱胥仁任彦超刘柏汐尹来容杨文国苗永旺李传书彭学军汤宇钟冬童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