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3929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紫苏和不超过0.7克的山梨酸钾组成,或者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生川乌、100克的八角枫、100克的伸筋草和不超过1.1克山梨酸钾组成。上述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干燥筛选处理,S2、称取筛下物的重量,并进行记录,S3、制作糨糊,S4、面团的制作,S5、药蛋的制作,将S4中制作的面团均分成小面团,捻成药丸状,晒干或者低温烘干,然后经过消毒后即可完成。解决了传统的生禽蛋煎煮时容易破损,操作时易碎,既不利于操作,又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A kind of medicine egg for external use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蛋及其制作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苗医的滚蛋疗法是用禽蛋在患者身体各部位来回滚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苗族民间剑河、台江等县,若大人有关节肿痛、眼睛红肿等,小儿感冒见呕吐、腹泻,不欲饮食等情况,老苗医们就会煮一两个鸡蛋,在患者额头、背部、腹部等处来回滚动治疗,病情往往都能逐渐好转。长期医疗实践经验证明:三岁以下小儿胃肠型感冒感冒,除了有感冒症状外,还有胃肠道症状,常呕吐腹泻,致饮食减弱,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若常常吊针吃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不好,老苗医们尝试给孩子用滚蛋疗法治疗后,患儿的病情确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康复。此外在身体感受风寒,风湿出现肌肉、骨关节疼痛时,采用滚蛋疗法用蛋在背部、腹部等滚动,不但可以驱寒发表,祛风止痛,而且可助把体内毒素排出去。但是以生禽蛋为基础制作的药蛋存在以下不足,生禽蛋包括生鸡蛋和生鸭蛋,在制作成药蛋时,煎煮时容易破损炸裂漏出蛋白,药蛋不完整,操作时易碎,既不利于操作,又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影响其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制作成药蛋时,煎煮时容易破损炸裂漏出蛋白,药蛋不完整,操作时易碎,既不利于操作,又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影响其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技术方案一: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紫苏和不超过0.7克的山梨酸钾组成。技术方案二: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生川乌、100克的八角枫、100克的伸筋草和不超过1.1克山梨酸钾组成。作为优选的,所述山梨酸钾的重量不超过原料总重量的千分之二。上述苗医康复外用药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干燥筛选处理,称取所需量的原料,鸡蛋清除外,晒干或者低温烘干,然后粉碎后利用箩筛筛选,选取药粉的筛下物备用;S2、称量,称取筛下物的重量,并进行记录,然后将其放入容器;S3、制作糨糊,称取与药粉的筛下物相等重量的制药冷水至小锅中,再称取适量的面粉加入小锅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鸡蛋清,再次搅拌至气泡全部破碎后在火上煮开,煮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搅拌,煮开后即完成糨糊的制作;S4、面团的制作,将S3中制备的糨糊趁热倒入装有药粉筛下物的容器中搅匀和成面团,再将面团反复揉搓3-5min,揉直到不黏手不干的状态即可,再用拧干的湿毛巾、湿棉布或塑料纸盖住容器,醒面团20min;S5、药蛋的制作,将S4中制作的面团均分成重量为125-135克的小面团,用手指捻成药丸状,放入容器中晒干或者低温烘干,然后经过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即可完成药蛋的制作。作为优选的,在S1或者S5中晒干是指在温度在30-40℃之间,湿度不高于75%的环境状态下完成,在S1或者S5中低温烘干的条件具体为烘干温度不超过45℃,烘干时除湿率要达到20%以上,且烘干要分三次次进行,首次烘干在45℃,第二次40℃,第三次35℃。作为优选的,在S1中,箩筛具体为80-100目的箩筛。作为优选的,在S3中,所述制药冷水的温度在16℃-25℃之间。作为优选的,在S3中,所述面粉的重量具体为药粉筛下物重量的十分之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中草药与面粉以及鸡蛋清结合制作药蛋,在制作过程中能有效的避免生禽蛋煎煮时容易破损炸裂漏出蛋白而导致药蛋不完整的现象发生,制作过程简单实用,易于操作,同时在制作药蛋过程中与中草药药物结合,能增加苗医中滚蛋疗法的使用效果,便于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紫苏和不超过0.7克的山梨酸钾组成,适用于小儿胃肠型感冒康复外用。其中鸡蛋清功用主治: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治咽痛,目赤,咳逆,疟疾,烧伤,热毒肿痛,外涂一切热毒、丹肿、腮痛。干姜用于外感风寒之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民间在突遭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驱湿散寒活血,预防疾病发生。艾叶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紫苏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山梨酸钾为白色结晶粉末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或鳞片状,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和起到防腐的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时为了符合我国国标,山梨酸钾的重量不超过原料总重量的千分之二。实施例2,技术方案二: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生川乌、100克的八角枫、100克的伸筋草和不超过1.1克山梨酸钾组成,适用于风湿关节痛康复外用。其中鸡蛋清、干姜、艾叶与山梨酸钾的功效与实施例1中叙述的相同。生川乌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生品有大毒一般外用。八角枫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伸筋草能袪风湿,善通经络。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内服外洗均可。实施例3,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苗医康复外用药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干燥筛选处理,称取所需量的原料,鸡蛋清除外,晒干或者低温烘干,然后粉碎后利用箩筛筛选,箩筛具体为80-100目的箩筛,选取药粉的筛下物备用;S2、称量,称取筛下物的重量,并进行记录,然后将其放入容器;S3、制作糨糊,称取与药粉的筛下物相等重量的制药冷水至小锅中,制药冷水的温度在16℃-25℃之间,再称取重量为药粉筛下物重量十分之一的面粉加入小锅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鸡蛋清,再次搅拌至气泡全部破碎后在火上煮开,煮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搅拌,煮开后即完成糨糊的制作;S4、面团的制作,将S3中制备的糨糊趁热倒入装有药粉筛下物的容器中搅匀和成面团,再将面团反复揉搓3-5min,揉直到不黏手不干的状态即可,再用拧干的湿毛巾、湿棉布或塑料纸盖住容器,醒面团20min;S5、药蛋的制作,将S4中制作的面团均分成重量为125-135克的小面团,用手指捻成药丸状,放入容器中晒干或者低温烘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其特征在于: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紫苏和不超过0.7克的山梨酸钾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其特征在于: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紫苏和不超过0.7克的山梨酸钾组成。


2.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其特征在于:原料由50克的鸡蛋清、100克的干姜、100克的艾叶、100克的生川乌、100克的八角枫、100克的伸筋草和不超过1.1克山梨酸钾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其特征在于,所述山梨酸钾的重量不超过原料总重量的千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苗医康复外用药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干燥筛选处理,称取所需量的原料,鸡蛋清除外,晒干或者低温烘干,然后粉碎后利用箩筛筛选,选取药粉的筛下物备用;
S2、称量,称取筛下物的重量,并进行记录,然后将其放入容器;
S3、制作糨糊,称取与药粉的筛下物相等重量的制药冷水至小锅中,再称取适量的面粉加入小锅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鸡蛋清,再次搅拌至气泡全部破碎后在火上煮开,煮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搅拌,煮开后即完成糨糊的制作;
S4、面团的制作,将S3中制备的糨糊趁热倒入装有药粉筛下物的容器中搅匀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坚强罗旭慧
申请(专利权)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