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春梅专利>正文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899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包括外骨骼贴和环形双面胶,所述外骨骼贴由外表层、外骨骼板和包裹层组成,所述外骨骼贴上装有排气阀门。本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能在颅骨缺失部位的头皮外装备外骨骼支撑,不但能抵挡外力损伤颅内组织,维持正常稳定的颅内压,而且能恢复颅腔正常形态,恢复颅内组织正常解剖位置,起到良好保护和支撑作用,避免颅内组织和脑室系统塌陷,有利于改善脑组织供血,降低颅内出血、癫痫、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后续颅骨修补术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
技术介绍
颅骨切除术是颅脑外科常采取的手术方式。部分颅脑外伤、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通过切除部分颅骨,可缓解颅内高压,避免高颅压导致脑疝、脑组织坏死危及生命。还有部分患者因颅骨本身病变需切除病损颅骨且不能同期修补。上述患者均会遗留颅骨缺失后遗症。颅骨缺失后必须等待至患者病情好转和皮肤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才能予以颅骨修补术,一般需等待至颅骨切除术后3-6个月,此期间颅骨缺失就成为一种危害。缺乏颅骨保护后,外力可轻易伤及颅内组织。颅腔完整性破坏后,当患者体位变化、反复咳嗽和喷嚏等情形下,颅腔压力剧烈波动,使颅内组织反复膨出-塌陷,组织移位牵拉可造成颅内出血、脑组织嵌顿等危害。针对上述风险,家属需加强对颅骨缺失患者的监护,避免外伤发生。临床上常常在骨窗部位填塞棉花、纱布等软物,并予以绷带包扎来维持较为稳定的颅内压,或进一步的在骨窗外加盖保护板或佩戴保护帽避免外力损伤。但是,上述处理方法并不能恢复颅腔正常生理形态,也不能恢复颅腔内组织的正常解剖位置。当填塞物长期压迫和大气压直接作用于无支撑的柔软颅内组织,可导致颅内组织和脑室系统塌陷,使脑血流障碍和脑脊液循环障碍,不利于受损脑组织修复,甚至导致脑肿胀和脑积水等并发症,进一步损伤脑组织。而脑肿胀和脑积水的形成不利于后续颅骨修补手术,部分患者甚至还需行脑室分流术予以弥补。当患者长期处于颅骨缺失状态后行颅骨修补术,突然恢复颅腔正常形态情况下,骤然改变的颅内组织解剖位置和颅内压会影响脑血供和脑脊液循环,可导致颅内出血、癫痫、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因此针对颅骨缺失患者,不仅要抵挡外力直接损伤颅内组织,维持正常稳定颅内压,还要尽早恢复颅腔正常生理形态,恢复颅腔内组织的正常解剖位置,避免颅内组织和脑室系统塌陷,从而有利于改善脑组织供血,降低颅内出血、癫痫、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并为后续颅骨修补术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本外骨骼贴能在骨窗部位的头皮外装备外骨骼支撑,不但能抵挡外力损伤颅内组织,维持正常稳定的颅内压,而且能恢复颅腔正常形态,恢复颅内组织正常解剖位置,起到良好保护和支持作用,避免颅内组织和脑室系统塌陷,有利于改善脑组织供血,降低颅内出血、癫痫、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后续颅骨修补术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包括外骨骼贴和环形双面胶,所述外骨骼贴由外表层、外骨骼板和包裹层组成,所述外骨骼贴上装有排气阀门。优选地,所述外表层由光滑透明软质材料制成,厚度0.1~0.5mm,紧密黏贴在外骨骼贴的外侧面。优选地,所述外骨骼板由高硬度透明轻质材料制成,厚度1~2mm,覆盖范围超出骨窗边缘0.5~1cm。优选地,所述包裹层由透明的柔软韧性材料制成,紧密包裹在外骨骼板的边缘和内侧面,厚度1~4mm。优选地,所述包裹层分为贴附部和黏贴部。优选地,所述贴附部为包裹层覆盖在外骨骼板内侧面的部分。优选地,所述黏贴部为包裹层在外骨骼板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宽为1~2cm的环形部分。优选地,所述环形双面胶的黏贴范围与黏贴部范围相适配。优选地,所述外骨骼板的三维立体曲面形态与所缺失颅骨的曲面形态相适配,环形双面胶和黏贴部的三维立体曲面形态与其所黏贴部位的头皮曲面形态相适配。本专利技术的有意效果是:用环形双面胶将外骨骼贴密封固定在骨窗区域,用医用注射器或负压装置连接排气阀门,经排气阀门抽出外骨骼贴和头皮之间的空气,利用负压作用使外骨骼贴和骨窗处头皮紧密贴附,在无颅骨支撑的头皮外形成一外骨骼支架,此方法不但能防止外力损伤和维持正常稳定的颅内压,而且能恢复正常颅腔形态和颅内组织正常解剖位置。外骨骼板可用高硬度塑料或高分子合成材料等制成,质地轻便,利于装置佩戴。外表层可用柔软塑料或高分子合成材料等制成,外表面光滑,覆盖在外骨骼贴的外侧面,最大限度降低外骨骼贴与衣被等物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日常生活中外骨骼贴与周围物品剐蹭移位。包裹层可为医用硅胶、塑料或高分子合成材料等,质地柔软且有良好的韧性,即使外骨骼贴与周围物品剐蹭,也能有效缓冲剪切力,避免头皮等组织牵拉损伤,且包裹层作为外骨骼贴的柔软内衬垫,进一步缓冲外力对头皮及周围组织的压迫损伤,并提高患者佩戴舒适度。外骨骼贴各部分覆盖范围如图4所示,(9)圈内范围为外骨骼贴覆盖区,(10)圈内范围为外骨骼板覆盖区,(11)为骨窗边缘,(12)为环形双面胶黏贴的头皮区域,(13)为外骨骼板与骨窗周围颅骨相互搭接区域,(14)为骨窗。图中所示,外骨骼板覆盖范围要超过骨窗边缘,即外骨骼板边缘与骨窗边缘颅骨存在一相互搭接区域,让外骨骼贴有一支撑固定区,使外骨骼贴能稳固贴附在颅骨缺失部位,避免外骨骼贴移位和塌陷。外骨骼贴的外表层、外骨骼板和包裹层均为透明材质,可直接观察外骨骼贴与头皮间的贴附程度,随时经排气阀门抽出外骨骼贴下空气,可高效的监控和维持外骨骼贴的密封状态。当头皮毛发生长或较多分泌物导致装置不能维持密封状态时,撕下外骨骼贴后再次备皮并清洁头皮,更换环形双面胶黏贴固定即可,外骨骼贴可重复使用,装置维护简单且成本低。此装置中外骨骼板的三维立体曲面形态与所缺颅骨的曲面形态相适配,环形双面胶和黏贴部的三维立体曲面形态与其所黏贴的头皮曲面形态相适配,保证了外骨骼贴的佩戴成功率。现有技术水平和制作工艺可使装置获得良好的曲面形态,如3D打印技术,其步骤如下:对颅骨缺失患者行头颅CT薄层扫描,收集扫描数据行颅骨和头皮三维重建,依据头颅对称原理对三维模型行镜像处理,获得虚拟的缺失颅骨和骨窗外缘1.5~3cm区域头皮的立体曲面特征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覆盖骨窗及周围头皮的外骨骼板、黏贴部和环形双面胶。附图说明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为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侧面示意图。图2为外骨骼贴内侧面示意图。图3为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剖面示意图。图4为外骨骼贴各部分覆盖范围示意图。其中:1.外骨骼贴;2.环形双面胶;3.外表层;4.外骨骼板;5.包裹层;6.贴附部;7.黏贴部;8.排气阀门;9、外骨骼贴覆盖区;10.外骨骼板覆盖区;11.骨窗边缘;12.头皮黏贴区;13.外骨骼板-颅骨搭接区;14.骨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的佩戴:将骨窗部位和骨窗边缘外1~3cm范围内头皮的毛发剔除并清洗干净,待头皮风干后将环形双面胶内侧面密封黏贴在头皮黏贴区,打开外骨骼贴上的排气阀门,将外骨骼贴上的黏贴部与环形双面胶外侧面对应黏贴,使外骨骼贴密封固定在骨窗部位,如外骨骼贴和骨窗处头皮间存在间隙,用注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骨骼贴(1)和环形双面胶(2),所述外骨骼贴(1)由外表层(3)、外骨骼板(4)和包裹层(5)组成,所述外骨骼贴(1)上装有排气阀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骨骼贴(1)和环形双面胶(2),所述外骨骼贴(1)由外表层(3)、外骨骼板(4)和包裹层(5)组成,所述外骨骼贴(1)上装有排气阀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3)由光滑透明软质材料制成,厚度0.1~0.5mm,紧密黏贴在外骨骼贴(1)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骼板(4)由高硬度透明轻质材料制成,厚度1~2mm,覆盖范围超出骨窗边缘(11)0.5~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性外骨骼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5)由透明的柔软韧性材料制成,紧密包裹在外骨骼板(4)的边缘和内侧面,厚度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波王婕王登
申请(专利权)人:郭春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