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摆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294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板摆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导风板摆动结构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出风口处设有至少一组导风板组,每组导风板组包括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和至少两个导风板,所述至少两个导风板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带动其余导风板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第一导风板转动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运动带动每组导风板组中的其余导风板转动,相对与现有技术中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机构运动,再由传动机构运动带动与该传动机构连接的所有导风板转动来说,可以减少驱动装置的负荷。

Swing structure of air guide plate and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板摆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风板摆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使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提高人们的舒适度,风管机的出风口的导风板需要进行相关的调节,通过转动导风板来改变出风方向。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手动来实现导风板的出风方向调节,此种方式使得风口的出风方向单一,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实现自动摆风,不能连续改变风向,而且出风口不能闭合,灰尘容易进入风管机的内部。并且经常使用手动摆放导风叶片,使导风叶片容易变形,甚至损坏。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通过多个步进电机来驱动多个导风板转动的结构,以实现对导风板的出风角度的调整,这种结构中,每个导风板通过一个对应的电机来进行驱动调节,多个导风板则需要多个电机(如四个导风板就需要四个电机),这种结构的调节方式成本较高,并且在具有多个导风叶片的出风面板中,每个导风叶片运动容易不同步。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通过驱动装置(电机)带动传动机构运动,再由传动机构运动带动与该传动机构连接的所有导风板转动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会导致电机负荷过大(特别是对于导风板较长的结构),影响电机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风板摆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能够减小驱动装置的负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导风板摆动结构,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出风口处设有至少一组导风板组,每组导风板组包括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和至少两个导风板,所述至少两个导风板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带动其余导风板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每个导风板上固定安装一个转动件,所述连杆与每个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上的转动件转动,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上的转动件转动带动所述连杆运动,所述连杆运动带动所述其余导风板上的转动件转动。每个转动件包括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上的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连接端与导风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每个导风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连接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每个导风板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上的转动件的主体部的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连杆上设有至少两个卡轴,每个转动件的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连杆上的一个卡轴相配合的卡孔。每个卡轴上具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设有与第二凸起。所述主体部与连接部垂直。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面板的出风口处还设有支架,每个导风板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面板的出风口关闭时,相邻两个导风板中的其中一个导风板具有朝向所述相邻两个导风板中的另一个导风板的第一闭合面,所述相邻两个导风板中的另一个导风板具有朝向所述相邻两个导风板中的其中一个导风板的第二闭合面,第一闭合面与第二闭合面接触。所述面板的出风口处设有至少两组导风板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导风板摆动结构。本技术中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第一导风板转动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运动带动每组导风板组中的其余导风板转动,相对与现有技术中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机构运动,再由传动机构运动带动与该传动机构连接的所有导风板转动来说,可以减少驱动装置的负荷,特别是对于导风板较长的结构。另外,通过驱动装置来带动一组导风板组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每个导风板通过一个电机来进行驱动调节来说,使得导风板的同步性更好,在实现自动摆风,有效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还保证了导风板同步性,同时还减少了驱动装置的负荷,延长了驱动装置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风板摆动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风板摆动结构的部分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杆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风口关闭时,导风板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导风板摆动结构,应用于风管机中。导风板摆动结构包括面板10,面板10包括本体11和框体12,本体11上设有出风口111,框体12设于出风口111上。面板10的出风口处设有至少一组导风板组,每组导风板组包括至少两个导风板20,本实施例中,每组导风板组包括两个导风板20。每组导风板组中的两个导风板20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每组导风板组中的其中一个导风板20(下面称为第一导风板)与驱动装置30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为电机。驱动装置30带动第一导风板转动,第一导风板转动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运动带动每组导风板组中的其余导风板转动,这样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就能带动所有导风板转动,有效降低成本,结构简单;而且相对与现有技术中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机构运动,再由传动机构运动带动与该传动机构连接的所有导风板转动来说,可以减少驱动装置的负荷,特别是对于导风板较长的结构。另外,通过驱动装置来带动一组导风板组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每个导风板通过一个电机来进行驱动调节来说,使得导风板的同步性更好,在实现自动摆风,有效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还保证了导风板同步性,同时还减少了驱动装置的负荷,延长了驱动装置的寿命。本实施例中,面板10的出风口处设有至少两组导风板组,这样将导风板分成多组(本实施例中,将4个导风板分成两组,每组2个),且每组导风板组通过一个驱动装置来带动其转动,相对与现有技术中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机构运动,再由传动机构运动带动与该传动机构连接的所有导风板转动(例如四个)来说,可以进一步减少驱动装置的负荷。本实施例中,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为水平面向上30度至从水平面向下45度的范围,最高位置中导风板可以摆动到水平面向上30度位置,可以很好的使冷风向上吹,避免直吹人体。然后开始向下摆动到水平面向下45度的范围,同时又可以的使热风向下吹,避免因产生热风聚顶效应,导致制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为电机。如图1和图2所示,传动机构包括连杆40,每个导风板20上固定安装一个转动件50,这样转动件50转动带动对应的导风板20转动,连杆40与每个转动件50转动连接。电机驱动带动第一导风板上的转动件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风板转动和连杆运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其余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同步转动。而且通过连杆进行传动,传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很好的满足风管机的内部装配空间的需求,且装配简单,可以满足实现对导风板进行有效的调整。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转动件50包括主体部51和设于主体部51上的连接部52,主体部51与连接部52一体成型,且主体部51与连接部52垂直。主体部51为一直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板摆动结构,包括面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0)的出风口处设有至少一组导风板组,每组导风板组包括传动机构、驱动装置(30)和至少两个导风板(20),所述至少两个导风板(20)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带动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带动其余导风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摆动结构,包括面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0)的出风口处设有至少一组导风板组,每组导风板组包括传动机构、驱动装置(30)和至少两个导风板(20),所述至少两个导风板(20)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带动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带动其余导风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摆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40),每个导风板(20)上固定安装一个转动件(50),所述连杆(40)与每个转动件(5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带动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上的转动件(50)转动,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上的转动件(50)转动带动所述连杆(40)运动,所述连杆(40)运动带动所述其余导风板上的转动件(5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摆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转动件(50)包括主体部(51)和设于所述主体部(51)上的连接部(52),所述主体部(51)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主体部(51)的第一连接端与导风板(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52)与所述连杆(4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摆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导风板(2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主体部(51)的第一连接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摆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导风板(20)上设有第一凸台(21),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摆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为电机,所述其中一个导风板上的转动件(50)的主体部(51)的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二安装孔(5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青邓晶杜辉邵元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