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66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涉及机械出风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导流座壳、储风壳、端盖、导风罩和导流组件构成,当储风壳底部的气流上升的过程中,气流遇到导流组件,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流叶板将气流从竖直向上的方向转变成水平方向的气流,然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导风罩,由于导风罩与储风壳是转动配合,通过转动导风罩即可调节出风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一方向的气流转变为垂直方向的气流,通过设置导流组件实现气流的流动方向的调节,通过设置的转动配合的导风罩来调节出风方向;各转动配合处通过弹性橡胶环进行限定,实现可转动式固定方式实现可定位置可转动方向的方式,得到具有导流式出风组件。

A kind of guide type air outlet assembl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uide type air outlet compon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air outlet. The invention is composed of a guide seat shell, an air storage shell, an end cover, a wind guide cover and a guide component. When the air flow at the bottom of the air storage shell rises, the air flow meets the guide component, and the air flow changes from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o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rough the inclined guide vane plate, and then enters the wind guide cover through the air outlet. Because the wind guide cover and the air storage shell are rotating in coordination, the air flow meets the guide component through the rotating direction Move the air guide cover to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air flow. In the invention, the airflow in one direction is converted into the airflow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airflow is adjusted by setting a guide compon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air flow is adjusted by setting a rotating matching wind guide cover; each rotating matching place is limited by an elastic rubber ring, and the rotatable fixed way is realized, and the rotatable direction can be positioned, so as to obtain the air flow with the guide type Win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出风
,特别是涉及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用于出风导流作用的组件,用于调节出风方向。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风扇或空调出风组件均是通过格栅进行出风方向调节的,需要手动搬动格栅而进行的方向调节;而且出风是通过风扇直接将风堆积在壳体中然后再排出,容易产生供风积流的问题,从而造成出风流量小,风速低的问题。现有公开文献CN201510884458.2空调出风组件以及设置有该出风组件的空调,实现的是一种空调出风组件包括格栅,格栅包括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空调的格栅拆装、清洗简便,避免因格栅中堆积灰尘、滋生细菌而污染室内空气,保证空调使用更健康、安全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出风是通过风扇直接将风堆积在壳体中然后再排出,容易产生供风积流的问题,从而造成出风流量小,风速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通过导流组件实现气流的流动方向的调节,通过设置的转动配合的导风罩来调节出风方向;各转动配合处通过弹性橡胶环进行限定,实现可转动式固定方式实现可定位置可转动方向的方式,解决了现有的出风组件供风积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包括导流座壳,所述导流座壳内设置有第一轴支架,所述导流座壳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环形槽道;位于导流座壳一端面上的储风壳,所述储风壳周侧开有一出风口,所述储风壳的一端部设置于导流座壳;所述储风壳的相对另一端部沿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环形槽道;与储风壳配合的端盖,所述端盖一表面设置有一与储风壳配合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还设置有第二轴支架;与储风壳转动配合的导风罩,包括矩形框体和弧形条板,以及位于矩形框体一端部的导风栅板;所述矩形框体相对另一端面还对称设置有与储风壳同心的弧形条板;所述储风壳的出风口经导风罩导出;其中,所述导风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储风壳转动配合的端板,一所述端板内表面设置与第一环形槽道配合的弹性环;另一所述端板内表面同样设置与第二环形槽道配合的弹性环;所述导流座壳的第一轴支架与端盖的第二轴支架之间固定有一轴;所述轴上并排设置有若干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周侧设置有若干导流叶板。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座壳为一筒形结构,一端面设置有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的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有若干贯通孔;所述导流座壳与储风壳为一体式结构;供风端将气流通过导流座壳进入储风壳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支架和第二轴支架为对称设置的两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支架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周侧均布设置有连接于导流座壳内表面的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座一端面中心位置开有第一轴承槽,所述第一轴承槽的底面开有第一过渡槽;所述第一过渡槽的底面开有与轴间隙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轴承槽内过盈配合有第一轴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支架包括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周侧均布设置有连接于连接筒内表面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座一端面中心位置开有第二轴承槽,所述第二轴承槽的底面开有第二过渡槽;所述第二过渡槽的底面开有与轴间隙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轴承槽内过盈配合有第二轴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的周侧面还固定有弹性凸环。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组件的基座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与轴配合的第三轴承;所述基座周侧沿环形方向阵列固定有内螺纹导筒柱。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叶板一迎风面开有若干导流槽道;所述导流叶板的一端设置有一连接螺纹杆;所述连接螺纹杆与基座上的内螺纹导筒柱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纹杆上还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限位螺母。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将一方向的气流转变为垂直方向的气流,通过设置导流组件实现气流的流动方向的调节,通过设置的转动配合的导风罩来调节出风方向;各转动配合处通过弹性橡胶环进行限定,实现可转动式固定方式实现可定位置可转动方向的方式,得到具有导流式出风组件,保持气流流动速度和供风量。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导流式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仰视图;图3为导流座壳与储风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3的结构俯视图;图6为导风罩的右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导风罩的左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9为图7的结构俯视图;图10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结构主视图;图12为图10的结构仰视图;图13为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导流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结构主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导流座壳,2-储风壳,3-端盖,4-导风罩,5-第一轴支架,6-轴,7-导流组件,101-固定环板,102-贯通孔,103-第一环形槽道,201-出风口,301-连接筒,302-弹性凸环,304-第二支座,305-第二支杆,306-第二轴承槽,307-第二过渡槽,308-第二通孔,401-矩形框体,402-导风栅板,403-弧形条板,404-弹性环,501-第一支杆,502-第一轴承槽,503-第一过渡槽,504-第一通孔,701-基座,702-第三轴承,703-内螺纹导筒柱,704-导流叶板,705-连接螺纹杆,706-导流槽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有”、“上”、“下”、“设置”、“周侧”、“内”、“外”、“对称”、“底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由导流座壳1、储风壳2、端盖3、导风罩4和导流组件7构成。请参阅图3-5所示,导流座壳1与储风壳2结构图,导流座壳1内固定有用于固定轴承的第一轴支架5,导流座壳1周侧设置有两条第一环形槽道103;位于导流座壳1一端面上的储风壳2,储风壳2周侧开有一出风口201,储风壳2的一端部固定于导流座壳1端部;储风壳2的相对另一端部沿周侧设置有两条第二环形槽道;导流座壳1为一筒形结构,一端面设置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流座壳(1),所述导流座壳(1)内设置有第一轴支架(5),所述所述导流座壳(1)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环形槽道(103);/n位于导流座壳(1)一端面上的储风壳(2),所述储风壳(2)周侧开有一出风口(201),所述储风壳(2)的一端部设置于导流座壳(1);所述储风壳(2)的相对另一端部沿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环形槽道;/n与储风壳(2)配合的端盖(3),所述端盖(3)一表面设置有一与储风壳(2)配合的连接筒(301);所述连接筒(301)内还设置有第二轴支架;/n与储风壳(2)转动配合的导风罩(4),包括矩形框体(401)和弧形条板(403),以及位于矩形框体(401)一端部的导风栅板(402);所述矩形框体(401)相对另一端面还对称设置有与储风壳(2)同心的弧形条板(403);所述储风壳(2)的出风口(201)经导风罩(4)导出;/n其中,所述导风罩(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储风壳(2)转动配合的端板,一所述端板内表面设置与第一环形槽道(103)配合的弹性环(404);另一所述端板内表面同样设置与第二环形槽道配合的弹性环(404);/n所述导流座壳(1)的第一轴支架(5)与端盖(3)的第二轴支架之间固定有一轴(6);所述轴(6)上并排设置有若干导流组件(7);/n所述导流组件(7)包括基座(701);所述基座(701)周侧设置有若干导流叶板(7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式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座壳(1),所述导流座壳(1)内设置有第一轴支架(5),所述所述导流座壳(1)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环形槽道(103);
位于导流座壳(1)一端面上的储风壳(2),所述储风壳(2)周侧开有一出风口(201),所述储风壳(2)的一端部设置于导流座壳(1);所述储风壳(2)的相对另一端部沿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环形槽道;
与储风壳(2)配合的端盖(3),所述端盖(3)一表面设置有一与储风壳(2)配合的连接筒(301);所述连接筒(301)内还设置有第二轴支架;
与储风壳(2)转动配合的导风罩(4),包括矩形框体(401)和弧形条板(403),以及位于矩形框体(401)一端部的导风栅板(402);所述矩形框体(401)相对另一端面还对称设置有与储风壳(2)同心的弧形条板(403);所述储风壳(2)的出风口(201)经导风罩(4)导出;
其中,所述导风罩(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储风壳(2)转动配合的端板,一所述端板内表面设置与第一环形槽道(103)配合的弹性环(404);另一所述端板内表面同样设置与第二环形槽道配合的弹性环(404);
所述导流座壳(1)的第一轴支架(5)与端盖(3)的第二轴支架之间固定有一轴(6);所述轴(6)上并排设置有若干导流组件(7);
所述导流组件(7)包括基座(701);所述基座(701)周侧设置有若干导流叶板(7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座壳(1)为一筒形结构,一端面设置有固定环板(101),所述固定环板(101)的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有若干贯通孔(102);所述导流座壳(1)与储风壳(2)为一体式结构;供风端将气流通过导流座壳(1)进入储风壳(2)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流式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支架(5)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惜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托卡拉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