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16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该结构包括梯级链回转轮,梯级链回转轮结构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齿槽,每个齿槽均拥有底壁,所述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滑过渡的第一齿壁和第二齿壁,所述的底壁、第一齿壁和第二齿壁表面均分别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能够减缓滚子开始进入齿槽、完全进入齿槽以及即将脱离齿槽时与齿槽侧壁的冲击。该种降噪结构能够有效的缓冲滚子与齿的碰撞冲击,有效降低了滚子的磨损延长了梯级链使用寿命,且大大降低了其运行噪声,为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of cascade chain run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
本技术是涉及重载自动扶梯传动
,具体的说是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城市建造地铁,市场对公共交通型重载自动扶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部分厂家的公共交通型重载自动扶梯都配置了滚轮外置式梯级传动链,由于该类型梯级传动链条为滚子与齿轮啮合传动,导致在回转过程中造成较大噪声,影响了乘客乘坐扶梯的舒适性。需要设计相关传动结构用于降低滚子与齿轮啮合碰撞造成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能够降低滚子与齿轮啮合碰撞造成的噪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梯级链回转轮,所述的梯级链回转轮结构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齿槽,每个齿槽均拥有底壁,所述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滑过渡的第一齿壁和第二齿壁,所述的底壁、第一齿壁和第二齿壁表面均分别设置有减震垫;第一齿壁表面设置的减震垫用于缓冲滚子开始进入齿槽时与第一齿壁的碰撞冲击;底壁表面设置的减震垫用于缓冲滚子完全进入齿槽时与底壁的碰撞冲击;第二齿壁表面设置的减震垫用于缓冲滚子开始离开齿槽时与第二齿壁的碰撞冲击。所述的减震垫包括顶部的缓冲段和底部的固定段,所述的减震垫底面设置有底孔,所述的固定段的直径大于缓冲段的直径。所述的第一齿壁、底壁和第二齿壁表面均设置由槽孔,所述的减震垫嵌入槽孔内实现固定,所述的槽孔的直径小于固定段的直径。第一齿壁表面设置的槽孔位于梯级链回转轮的工作段圆弧与第一齿壁的交叉处中心;底壁表面设置的槽孔位于梯级链回转轮的齿沟圆弧与底壁的交叉处中心;第二齿壁表面设置的位于梯级链回转轮的工作段圆弧与第二齿壁的交叉处中心。所述的槽孔的直径大于缓冲段的直径,所述的槽孔的深度小于减震垫的高度。所述的减震垫采用聚醚型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的底孔与减震垫同心设置,所述的底孔的深度小于减震垫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固定段的高度。该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梯级链回转轮齿形的齿沟圆弧中心和工作段圆弧中心等三处埋种聚氨酯减震垫。梯级链回转轮为从动轮,当滚子进入齿槽、完全啮合和转出齿槽时,聚氨酯减震垫可有效地缓冲滚子与齿的碰撞冲击,有效降低了滚子的磨损延长了梯级链使用寿命,且大大降低了其运行噪声,为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的滚子开始进入齿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的滚子完全进入齿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减震垫和槽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标注:1、梯级链回转轮;2、齿槽;3、减震垫;4、第一齿壁;5、底壁;6、第二齿壁;7、槽孔;8、缓冲段;9、固定段;10、底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梯级链回转轮1,所述的梯级链回转轮1结构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齿槽2,每个齿槽2均拥有底壁5,所述的底壁5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滑过渡的第一齿壁4和第二齿壁6,所述的底壁5、第一齿壁4和第二齿壁6表面均分别设置有减震垫3;第一齿壁4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开始进入齿槽2时与第一齿壁4的碰撞冲击;底壁5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完全进入齿槽2时与底壁5的碰撞冲击;第二齿壁6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开始离开齿槽2时与第二齿壁6的碰撞冲击。本实施例中,减震垫3包括顶部的缓冲段8和底部的固定段9,所述的减震垫3底面设置有底孔10,所述的固定段9的直径大于缓冲段8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一齿壁4、底壁5和第二齿壁6表面均设置由槽孔7,所述的减震垫3嵌入槽孔7内实现固定,所述的槽孔7的直径小于固定段9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一齿壁4表面设置的槽孔7位于梯级链回转轮1的工作段圆弧与第一齿壁4的交叉处中心;底壁5表面设置的槽孔7位于梯级链回转轮1的齿沟圆弧与底壁5的交叉处中心;第二齿壁6表面设置的位于梯级链回转轮1的工作段圆弧与第二齿壁6的交叉处中心。本实施例中,槽孔7的直径大于缓冲段8的直径,所述的槽孔7的深度小于减震垫3的高度。本实施例中,减震垫3采用聚醚型聚氨酯材料制成。该种材料具备了良好的耐水解性能、耐低温冲击性能、耐弯曲性能及耐微生物性能,可以很好适应公共交通型重载自动扶梯的多雨水、多润滑油脂及低温和频繁受冲击挤压的工作环境本实施例中,底孔10与减震垫3同心设置,所述的底孔10的深度小于减震垫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固定段9的高度。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减震垫3结构采用底部大于顶部的凸台设计,底部直径φ13.6mm,略大于链轮上直径φ13.4mm的槽孔7。同时,减震垫3底部中间设有一个φ2.5mm的圆柱底孔10。利用特制工装和圆柱工艺槽,使减震垫3固定段9直径收缩至小于链轮槽孔7的直径,使减震垫3进槽。装配后,工装卸下,利用材料弹性,减震垫3回弹尺寸,与链轮槽孔7紧配,实现减震垫3的紧固固定。进一步的,滚子完全进入时的碰撞冲击点为齿槽中心;滚子进入时的碰撞冲击点和出去时的碰撞冲击点的精准位置可由多次试验所得。梯级链回转轮为从动轮,当滚子开始进入梯级链回转轮1时,滚子与梯级链回转轮1的工作面第一齿壁4圆弧发生碰撞冲击;当滚子完全进入梯级链回转轮1时,滚子与齿轮的齿沟圆弧将发生碰撞冲击,在梯级链回转轮1齿形的齿沟圆弧中心和工作段圆弧中心等三处埋种富有弹性的聚氨酯减震垫3,可有效地缓冲滚子与齿的碰撞冲击,有效降低了滚子的磨损延长了梯级链使用寿命,且大大降低了其运行噪声,为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根据实验证实,无减震垫链轮,距离扶梯表面1米,下楼层板上方高1.6米的空旷位置处测得的平均声压级70dB(A);只带齿槽中心点减震垫链轮,同种测试条件下测得平均声压级64dB(A);带3点减震垫链轮,同种测试条件下测得平均声压级61dB(A)。由上述实验数据证实,该减震结构能够实现降低滚子与齿轮啮合传动时产生的噪音。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梯级链回转轮(1),所述的梯级链回转轮(1)结构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齿槽(2),每个齿槽(2)均拥有底壁(5),所述的底壁(5)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滑过渡的第一齿壁(4)和第二齿壁(6),所述的底壁(5)、第一齿壁(4)和第二齿壁(6)表面均分别设置有减震垫(3);/n第一齿壁(4)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开始进入齿槽(2)时与第一齿壁(4)的碰撞冲击;/n底壁(5)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完全进入齿槽(2)时与底壁(5)的碰撞冲击;/n第二齿壁(6)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开始离开齿槽(2)时与第二齿壁(6)的碰撞冲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梯级链回转轮(1),所述的梯级链回转轮(1)结构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齿槽(2),每个齿槽(2)均拥有底壁(5),所述的底壁(5)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滑过渡的第一齿壁(4)和第二齿壁(6),所述的底壁(5)、第一齿壁(4)和第二齿壁(6)表面均分别设置有减震垫(3);
第一齿壁(4)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开始进入齿槽(2)时与第一齿壁(4)的碰撞冲击;
底壁(5)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完全进入齿槽(2)时与底壁(5)的碰撞冲击;
第二齿壁(6)表面设置的减震垫(3)用于缓冲滚子开始离开齿槽(2)时与第二齿壁(6)的碰撞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垫(3)包括顶部的缓冲段(8)和底部的固定段(9),所述的减震垫(3)底面设置有底孔(10),所述的固定段(9)的直径大于缓冲段(8)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级链回转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壁(4)、底壁(5)和第二齿壁(6)表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勇军徐斌杨立勇吴事锦
申请(专利权)人: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