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10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包括盒体、盒盖、拉压转换板和至少两个让压杆,盒体上部设置有开口,盒盖盖设在盒体上,盒盖上设置有让压槽和第一通孔,拉压转换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布置,各个让压杆均包括第一杆径和第二杆径,第一杆径一一对应地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杆径与拉压转换板连接,第二杆径位于盒盖上,当钢拱架穿过让压槽直接作用在拉压转换板上时,由拉压转换板将压力转换成对让压杆的拉力,让压杆的第二杆径产生变形,第二杆径直径变小以至于可以通过第一通孔,此时拉压转换板向下移动,从而实现钢拱架支护恒阻让压,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A kind of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voltage le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下围岩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交通隧道、水电水利隧洞、矿山巷道等工程施工开挖过程中,如果遭遇高地应力下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围岩等情况,会出现围岩挤压大变形问题,大变形产生的巨大围岩压力会造成喷层鼓胀破裂、衬砌破坏、钢拱架扭曲、锚杆拉断等支护破坏问题,以致围岩侵入净空,影响施工进度,危害施工及运行安全,甚至导致工程报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表明,让压支护是应对围岩挤压大变形问题的有效技术措施,然而现有的让压支护结构都存在很多缺点,如让压量小、让压量难以调整、让压力不稳定等问题,这在大变形隧道里是不允许出现的,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以削弱承载能力情况下,还具有保持恒阻的可让性以适应围岩变形要求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包括盒体、盒盖、拉压转换板和至少两个让压杆,其中:盒体上部设置有开口,盒体中部设置有容纳空间;盒盖盖设在盒体上,盒盖上设置有让压槽和至少两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相对布置在让压槽的两侧;拉压转换板设置在盒体的容纳空间内,拉压转换板与盒盖平行布置,拉压转换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布置;各个让压杆均包括第一杆径和第二杆径,第一杆径一一对应地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杆径与拉压转换板连接,第二杆径位于盒盖上,第二杆径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优选的,各个第一通孔远离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各个第二杆径朝向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相抵接。优选的,盒体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凸杆,拉压转换板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凹槽,凸杆嵌设在凹槽内。优选的,拉压转换板上设置有六个第二通孔,六个第二通孔均分为两组,两组第二通孔相对布置。优选的,每一组中的第二通孔均并排布置,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凸杆,凸杆一一对应地嵌设在凹槽内。优选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优选的,盒盖底部设置有沉槽,盒体的上部嵌设在沉槽内。优选的,第一杆径背离第二杆径的一端与螺母连接,螺母的上端面与拉压转换板的下表面相抵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通过让压杆连接盒盖和拉压转换板,并且让压杆的第二杆径无法穿过盒盖上的第一通孔,因而当钢拱架穿过让压槽直接作用在拉压转换板上时,由于拉压转换板与第一杆径固定连接,从而将压力转换成对让压杆的拉力,而让压杆又将力传递至盒盖,由于盒盖设置在盒体上,因而整个压力由盒体承受,并且,随着整个隧道内岩石的形变,让压杆的第二杆径产生变形,第二杆径直径变小以至于可以通过第一通孔,此时拉压转换板向下移动,从而实现钢拱架支护恒阻让压,该装置有效解决了围岩大变形或高地应力情况下隧道、巷道钢拱架支护恒阻让压问题,具备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包括盒体2、盒盖1、拉压转换板3和六个让压杆7。在本实施例中,盒体2是方形的,盒体2上部设置有开口,盒体2的另外5个面合围成中部设置有容纳空间的盒状结构,值得注意的是,盒体2也可以是具有上部开口和内部容纳空间的其他形状,如圆柱状,棱柱状等。在本实施例中,盒盖1盖设在盒体2上,盒盖1上设置有让压槽8和六个第一通孔4,让压槽8和六个第一通孔4均贯穿了盒盖1,且六个第一通孔4均分为两组,两组第一通孔4相对布置在让压槽8的两侧。进一步的,拉压转换板3设置在盒体2的容纳空间内,拉压转换板3与盒盖1平行布置,拉压转换板3上也设置有六个第二通孔5,第二通孔5和第一通孔4一一对应布置,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的直径相同,一个让压杆7同时穿过一个第二通孔5和一个第一通孔4,将拉压转换板3和盒盖1连接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压杆7、第二通孔5和第一通孔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如2个、3个或者4个等,优先选择偶数。更进一步的,各个让压杆7均包括第一杆径和第二杆径,第一杆径一一对应地穿过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第一杆径背离所述第二杆径的一端与螺母9连接,螺母9的上端面与所述拉压转换板3的下表面相抵接,通过螺母9的锁紧,可以保证螺母在承载拉压转换板3的同时,将压力转换成对让压杆7的拉力。更进一步的,第二杆径位于盒盖1上,第二杆径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4的直径,且,六个第一通孔4远离盒体2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倒角,各个第二杆径朝向盒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相抵接,通过倒角的过度,可以方便第二杆径在第一通孔4中的位移,从而使得第二杆径与第一通孔4之间在拉力的作用下形成挤压,第二杆径只能随着岩石的形变慢慢挤压部分进入第一通孔4中,保证阻力的稳定。进一步的,盒盖1的底部设置有沉槽,沉槽的形状与盒体2的截面形状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沉槽是方形的,且盒体2的上部嵌设在沉槽内,盒体2侧边与沉槽的内侧壁相抵接,沉槽可以防止盒盖与盒体相对转动。进一步的,拉压转换板3上设置的六个第二通孔5均分为两组,每一组第二通孔5中相邻的两个第二通孔5之间设置有一个凹槽,而盒体2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竖直布置的凸杆6,凸杆6一一对应地嵌设在相应的凹槽内,凸杆6和凹槽配合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拉压转换板3在盒体内可以竖直的滑动,并且凸杆6可以增强盒体2的强度,从而增强其承载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拉压转换板3向下移动时,由于拉力作用可能会使得相邻两个第一通孔4的中部产生屈曲变形,此时,凸杆6可以很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2)、盒盖(1)、拉压转换板(3)和至少两个让压杆(7),其中:/n所述盒体(2)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盒体(2)中部设置有容纳空间;/n所述盒盖(1)盖设在所述盒体(2)上,所述盒盖(1)上设置有让压槽(8)和至少两个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相对布置在所述让压槽(8)的两侧;/n所述拉压转换板(3)设置在所述盒体(2)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拉压转换板(3)与所述盒盖(1)平行布置,所述拉压转换板(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5),所述第二通孔(5)和所述第一通孔(4)一一对应布置;/n各个所述让压杆(7)均包括第一杆径和第二杆径,所述第一杆径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和所述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杆径与所述拉压转换板(3)连接,所述第二杆径位于所述盒盖(1)上,所述第二杆径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4)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2)、盒盖(1)、拉压转换板(3)和至少两个让压杆(7),其中:
所述盒体(2)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盒体(2)中部设置有容纳空间;
所述盒盖(1)盖设在所述盒体(2)上,所述盒盖(1)上设置有让压槽(8)和至少两个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相对布置在所述让压槽(8)的两侧;
所述拉压转换板(3)设置在所述盒体(2)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拉压转换板(3)与所述盒盖(1)平行布置,所述拉压转换板(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5),所述第二通孔(5)和所述第一通孔(4)一一对应布置;
各个所述让压杆(7)均包括第一杆径和第二杆径,所述第一杆径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和所述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杆径与所述拉压转换板(3)连接,所述第二杆径位于所述盒盖(1)上,所述第二杆径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4)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通孔(4)远离所述盒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各个所述第二杆径朝向所述盒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一倒角和所述第二倒角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庆吕浩安刘小岩邓亮周辉卢景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