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职子立专利>正文

流体分配阀、分配阀组合单元及采用该分配阀的分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308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分配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与外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可旋转阀芯,阀芯内设有空腔,阀体内还设有分别开口在阀体表面的进油阀体通道和出油阀体通道,阀芯上与阀体内的进油阀体通道和出油阀体通道相对应位置设有阀芯通道,阀芯的空腔内还滑动密封连接有将该空腔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两部分的柱塞;第二空腔通过第二阀芯通道选择连通出油阀体通道或进油阀体通道。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在可旋转阀芯的空腔内设有将空腔分为两部分的柱塞,在保持200420029881.1中旋转式循环分配阀的可旋转阀芯带来的杂质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不易卡堵等优点的同时,又能够精确地控制润滑油(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的分配领域,尤其是一种流体分配阀以及使用该流体分配 阀的分配阀组合单元和使用该流体分配阀的分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冶金、矿山、建材、发电等行业和大型工程机械中,原始的油盒给 油方式在这些应用领域逐渐被淘汰,而应用较多的润滑油、润滑脂的分配装置 和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1、单线式分油系统及单线式分油阀;2、双线式分油 系统及双线式分油阀。单线式分油系统及单线分油阀的缺点较为明显,就是只要有一个润滑点堵 塞,整个润滑系统中润滑油的循环就要终止,导致系统全线停止工作。在系统 较为复杂,润滑点较多的情况下,单线式分油系统及单线式分油阀很容易因个 别润滑点的堵塞而出现无法工作的情况。但同时,单线式分油系统及分油装置 也具有为各润滑点定量供油的优点。其中,单线式分油阀包括一个进油口和多 个(-一般不少于6个)出油口。双线式分油系统及双线式分油阀有如下的优点1、能够实现定量供油的功 能。2、系统中有两个供油回路,与单线式分油系统及分油装置相比,系统不易 崩溃,但这种系统中的分油阀容易导致油泵近处的分油阀承受高压而距油泵较 远的分油阀压力不足。另外这种系统动密封点较多,系统易出现漏油现象。近年来出现的使用电磁阀作为给油器件的润滑系统,其原理是供油管与润滑 点之间接有电磁阀,使用PLC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关。调整电磁阀的接通时间也 就调整了润滑点的加油(脂)量。使用电磁阀的润滑系统具有如下的缺点1. 电磁阀易发生常通故障,特别是在润滑点较多,使用电磁阀也较多的润滑系统 中,只要有一个电磁阀发生常通故障,就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和系统油压的降 低,同时多流出来的油脂将泄漏出来,污染工作环境。2.电磁阀体积一般较大,润滑系统一般需要体积较小的电磁阀,电磁阀体积较小就造成其磁力有限,使 电磁阀容易出现堵死的现象,影响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中国专利200420029881.1公开了一种多点自动润滑装置,其中包括一种用 于润滑脂分配的旋转循环分配阀,这种阀由固定的阀体和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 于驱动马达、并由端盖封装于阀体的可旋转阀芯构成,阀芯设有空腔。这种阀 的优点是油路无过分狭窄部分,对润滑脂中混入的杂质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不易卡堵,但同时这种阀也具有其缺点这种阀本身不能控制润滑油的给油量,使用这种阀的润滑系统为了控制给油量,在这种阀的油脂输入管路上设有电磁 阀,并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通时间来调整供油(脂)量。但考虑电磁阀开关时 间变化以及系统主油管压力和润滑油的黏度变化,这种装置实际上只能控制大 概的润滑油油量,而不能做到精确控制润滑油油量。目前市场上没有既有上述 杂质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不易卡堵等优点,又能够精确控制润滑油油量的 分油装置。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分配阀,这种流体分配阔具有旋转循环分配 阀所具有杂质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不易卡堵等优点,同时又能够精确控制 润滑油(脂)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流体分配阀的分配阀组合单元,使 用这种分油单元可以十分方便地将上述流体分配阀组合起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流体分配阀的分配系统,这种分配 系统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能够精确控制润滑油的油量。为实现上述第一种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分配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与 外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可旋转阀芯,阀芯内设有空腔,阀体内还设有分别开 口在阀体表面的进油阀体通道和出油阀体通道,阀芯上与阀体内的进油阀体通 道和出油阀体通道相对应位置设有阀芯通道,阀芯的空腔内还滑动密封连接有将该空腔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两部分的柱塞;第二空腔通过第二阀芯通道选择连通出油阀体通道或进油阀体通道。与第二空腔的连通方向相反,第一空腔通过第一阀芯通道选择连通进油阀体通道或出油阀体通道。所述阀芯的第一空腔还设有复位元件,复位元件一端与柱塞左端面紧压配合 且其另一端与端盖紧压配合。第一、第二阔芯通道数目相同且在各自对应的阀芯截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流体分配阀还包括有柱塞行程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设在柱塞一端的 发信元件或柱塞本身以及设在柱塞同一端的阀体上或阀体外的检测元件。所述流体分配阀还包括有柱塞行程检测装置,该装置为一端固连在柱塞上 且另一端伸出阀体的指示杆。为实现上述第二种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分配阀组合单元采用上述流体分配 阀,所述进油阀体通道在阀体表面的开口为阀体进油口,所述出油阀体通道在阀体表面的开口为阀体出油口;该分配阀组合单元还包括有连接组件,连接组 件设有连接组件进油口和连接组件出油口,连接组件的表面与上述阀体进、出 油口相适配设有至少一组的连接组件阀体给油口和连接组件阀体分油口 ,连接 组件进油口与连接组件阀体给油口通过设在连接组件内部的连接组件进油通道 相连通,连接组件出油口与连接组件阀体分油口相连通,流体分配阀固连在连 接组件上且阀体进、出油口分别与连接组件的阀体给油口和阀体分油口密封连 接。所述阀体进、出油口设在阀体同一侧表面上,所述阀体给油口、阀体分油 口、检测孔设在连接组件同一侧表面上;所述连接组件进油通道贯穿连接组件 且其末端开口在连接组件进油口相对侧的连接组件表面上,连接组件进油通道 末端开口与下一个连接组件进油口相适配;最末一个连接组件的进油通道末端.封闭。为实现上述第三种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分配系统包括供油系统、现场控制系统和分油系统,现场控制系统和供油系统控制连接;分油系统包括流体分配阀,所述进油阀体通道在阀体表面的开口为阀体进油口,所述出油阀体通道在阀体表面的开口为阀体出油口;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管,主油管或者通过连接组 件或者直接与各流体分配阀的阀体进油口相连通,各流体分配阀的阀体出油口 或者通过连接组件或者直接连通不同的系统润滑点。分油系统还包括有连接组件和单线分油阀,阀体进油口或者通过连接组件 或者直接与主油管相连通,阀体出油口或者通过连接组件或者直接与单线分油 阀的进油口连通,单线分油阀的出油口与系统润滑点相连通;连接组件设有与 主油管相连通的连接组件进油口和与单线分配器进油口相连通的连接组件出油 口,连接组件的表面与上述阀体进、出油口相适配设有至少一组的阀体给油口 和阀体分油口 ,连接组件进油口与阀体给油口通过设在连接组件内部的连接组 件进油通道相连通,连接组件出油口与阀体分油口相连通,流体分配阀固连在 连接组件上且阀体进、出油口分别与阀体给油口和阀体分油口密封连接;所述 的分油系统还包括有流体分配阀柱塞行程检测装置,各流体分配阀的柱塞行程 检测装置与现场控制系统通过现场总线信号连通。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在可旋转阀芯的空腔内设有将空腔分为两部分的柱塞, 在保持可旋转阀芯带来的杂质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不易卡堵等优点的同时, 又能够精确地控制润滑油(脂)量。第二空腔在柱塞位于左极限位置时处于最 大状态,第二空腔在柱塞位于右极限位置时处于最小状态,柱塞每完成一次行 程周期均输出相同体积的润滑油(脂),该体积即第二空腔最大状态与最小状态 的体积差。调整柱塞及空腔的大小,可以调整流体分配阀的柱塞每完成一次行 .程周期所输出的油(脂)量。同时,当可旋转阀芯卡死时,第一、第二阀芯通 道的连通方向不会改变,因此柱塞第一、第二空腔对柱塞的压力差不会逆转,因此柱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流体分配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与外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可旋转阀芯,阀芯内设有空腔,阀体内还设有分别开口在阀体表面的进油阀体通道和出油阀体通道,其特征在于:阀芯上与阀体内的进油阀体通道和出油阀体通道相对应位置设有阀芯通道,阀芯的空腔内还滑动密封连接有将该空腔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两部分的柱塞;第二空腔通过第二阀芯通道选择连通出油阀体通道或进油阀体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职子立职建军马秀叶汪任初张卫华杨俊德沈木峰张同军王欣职毛留
申请(专利权)人:职子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