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及应用其的推拉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077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及应用其的推拉门,涉及建筑门窗幕墙领域,包括排水槽和若干排水管,所述推拉门的下部与门下框连接,所述门下框室外侧设有所述排水槽,所述门下框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若干所述第一排水孔通过若干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槽连通,且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与排水槽的槽底相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及应用其的推拉门,实现了室外侧与室内侧分通道排水,保证在高风压的使用环境中,整门顺畅向室外排水;采用腔体隐藏排水结构,提高水密性;通过排水管与室外排水槽结构,使室外水流与门下框型材水压形成高度差,利用虹吸原理加速门下框的积水快速排出。

A hidden drainage structure of sliding door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及应用其的推拉门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及应用其的推拉门。
技术介绍
在建筑门窗幕墙领域,水密性成为门窗幕墙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强风暴雨天气时有发生,台风所带来的暴雨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水密性能差的门窗都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问题,给住户造成不小的麻烦,不但排水困难,更造成进水浸湿室内墙面地面,损坏室内家装。现在的行业内主要通过以下的几种手段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其一,采用多道密封的方法,阻止雨水的渗入;其二,提高加工精度,减小雨水从门窗型材连接部位的缝隙处渗透;其三,高档节能门窗窗扇与窗框在中央增加中间密封胶条,将框扇间空腔分为水密腔和气密腔,通过腔体气压阻止雨水进入室内;其四,通常推拉门的水密性很大程度是由下框挡水壁的高度决定的,但单纯加大下框挡水壁,会直接影响室内装修地面的高度和影响外观,以上技术手段,对提高推拉门的水密性等级水平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高等级的水密性能要求。1随着建筑业的大力发展,高层建筑、沿海地区对高水密性门窗的需求日益严格,因此,高水密性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一,提供了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及应用其的推拉门,可以实现高水密性、高气密性和快速排水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和若干排水管,所述推拉门的下部与门下框连接,所述门下框室外侧设有所述排水槽,所述门下框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若干所述第一排水孔通过若干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槽连通,且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与排水槽的槽底相贴。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顶部与室外地面平齐,室外水流能从所述排水槽顶部流进排水槽。进一步的,门下框靠近室内一侧设有室内集水槽,与门下框内部连通,所述室内集水槽顶部与室内地面等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孔分别通过排水管接头与所述排水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接头与门下框可拆卸固连。进一步的,所述室内地面和室外地面形成有高度差。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设有可拆卸槽盖,所述槽盖上设有若干下水孔。进一步的,所述门下框顶部设有若干隐藏式排水孔道。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底部连接地漏排水系统。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推拉门,所述推拉门中设置有推拉门隐藏排水结构。本实用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及应用其的推拉门,实现了门外侧与门内侧分通道排水,保证在高风压的使用环境中,整门顺畅向室外排水;采用腔体隐藏排水结构,提高水密性;通过接管排水与室外排水槽结构,使室外水流与门下框型材水压形成高度差,加速门下框的积水快速排出,从而提高水密性;推拉门、门下框、排水系统、地面封修结构四者的配合应用方式,且兼顾装修工艺的施工便捷性、后期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排水槽、门下框以及门开启扇的拆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8和若干排水管4,所述推拉门6的下部与门下框1连接。所述门下框1室外侧设有所述排水槽8,所述排水槽8顶部与室外地面平齐,所述排水槽8顶部设有可拆卸槽盖18,方便清扫杂物、排水管4的安装与维护,所述排水槽槽盖18上设有若干下水孔,所述排水槽8底部连接地漏排水系统17,室外水流能从所述排水槽8顶部流进排水槽8内,并排入排水槽8底部的地漏排水系统17而排走。所述排水槽8侧面设有若干供排水管接头3放置的管口16,所述排水管接头3穿过管口16伸入排水槽8内,所述排水管接头3的一端与排水管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下框1的若干第一排水孔2连接,同时,所述排水管接头3还通过螺钉或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门下框1上。所述门下框1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2,若干所述第一排水孔2通过若干所述排水管接头3、排水管4与所述排水槽8连通,且所述排水管4的出水口与排水槽8的槽底相贴。各个所述第一排水孔2垂直贯穿地设置于门下框1侧边底部,方便门下框1有积水时,可以快速的排出。所述排水管接头3为弯折朝下的壶嘴形,所述排水管接头3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排水管接头3的底板两侧设有供螺钉或螺栓紧固的通孔。所述排水槽8也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室内地面11和室外地面12形成高度差。具体地,所述室内地面11、门下框1、排水槽8的槽底依次形成阶梯高度差。所述室内地面11高于所述门下框1顶部设置,所述门下框1顶部等于或高于排水槽8的顶部,避免室外的积水漫过所述门下框,同时室外的积水也可以通过所述排水槽8的顶部排走,所述门下框的底部高于排水槽8的底部。门下框1的横截面是门下框1的顶部和底部互相平行的形状,所述门下框的室外侧和室内侧的顶部和底部的平面比所述门下框中间位置的顶部和底部的平面要低。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下框1包括通过断桥连在一起的门下框室内侧、室外侧,并分别形成有框内室内侧的内腔和室外侧的内腔,所述门下框的室内侧和室外侧的横截面关于所述断桥对称,若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门下框是非断桥的整体结构,则在其内腔中部设置隔断室内侧和室外侧内腔的筋板。此外,所述门下框1顶部还设置有垂直于顶部平面的凸筋21,所述凸筋21上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20,所述第二排水孔20是垂直于所述凸筋21开设的通孔状或缺口状,并开设在所述凸筋21的底端,以便积水排尽。所述门下框1的顶部还设有若干隐藏式排水孔道15,各个所述隐藏式排水孔道15是垂直于所述门下框顶部所在平面打通的孔道,其与所述门下框1内部连通,且所述隐藏式排水孔道15设置在门下框室外侧,与门下框室外侧的内腔连通。所述门下框1靠近室内一侧设有室内集水槽7,与所述第二排水孔20连通,所述室内集水槽7在推拉门6与室内地面11之间。所述室内集水槽7顶部与室内地面11等高,所述室内集水槽7底部与门下框1的顶部抵接。降水初期,室外侧的雨水直接流到排水槽8,所述排水槽8槽底有一定的积水能封住排水管4出水口,因此,室外气流不会通过所述排水管4进入室内,所以所述排水槽8底部有少量积水可以提高气密性,同时为后面的虹吸排水提供形成条件;降水中期,在风压作用下,有一定量的雨水通过门开启扇14的缝隙,进入所述门下框1的所述室内侧集水槽7,所述室内集水槽7内的积水先通过所述门下框1型材开设的第二排水孔20,再经过隐藏式排水孔道15,流到门下框1的腔体内,并通过排水管接头3以及排水管4流到室外的排水槽8;降水量增大后,所述排水管4内气泡排光后,所述门下框1液面比所述排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8)和若干排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门(6)的下部与门下框(1)连接,所述门下框(1)室外侧设有所述排水槽(8),所述门下框(1)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2),若干所述第一排水孔(2)通过若干所述排水管(4)与所述排水槽(8)连通,且所述排水管(4)的出水口与排水槽(8)的槽底相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8)和若干排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门(6)的下部与门下框(1)连接,所述门下框(1)室外侧设有所述排水槽(8),所述门下框(1)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2),若干所述第一排水孔(2)通过若干所述排水管(4)与所述排水槽(8)连通,且所述排水管(4)的出水口与排水槽(8)的槽底相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8)顶部与室外地面(12)平齐,室外水流能从所述排水槽(8)顶部流进排水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门下框(1)靠近室内一侧设有室内集水槽(7),与门下框(1)内部连通,所述室内集水槽(7)顶部与室内地面(11)等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推拉门的隐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2)分别通过排水管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东白雪刘伟泉邱胜东陈俊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贝克洛幕墙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