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编织草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92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编织草坪,混合编织草坪,包括编织人造草毯、基质层和天然草;编织人造草毯包括底布和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绒簇在底布上;底布包括纬纱和与纬纱交织的第一经纱;基质层铺设在底布上;天然草的主根设置在基质层中,其茎部及以上穿出基质层;第一经纱包括松经纱和紧经纱,松经纱和紧经纱间隔设置;底布还包括以埋头方式编织的第二经纱;纬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人造草丝在设定的密度条件下相互编织,产生物理挤压,提高底布的支撑力和人造草丝的束缚力;底布的支撑力有利于人造草丝的拔出和挺拔程度,并且保障足够的天然草生长空间。

A mixed woven la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编织草坪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编织草坪,属于混合草坪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草坪,包括天然草草坪和人造草草坪,天然草草坪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且能供多种生物休憩,但其易损伤、维护成本高以及秋冬季节会枯萎的特点限制了其使用;人造草坪维护成本低,但其质地较硬、化纤原料的草丝难以降解、同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固定的特点也限制了其应用。所以出现了一种真假草混合草坪,能够综合人造草坪和天然草坪的特点。现有市场上的真假草混合系统运动场草坪是以铺设好的人造草为基础,填充基质种植天然草,其中使用的人造草编织底布缝隙过大,人造草丝粘结度不够,十分容易脱离编织底布,并且人造草坪讲求如何固定于地面,其平整度、抗老化能力以及草丝是否整齐、挺拔、美观等条件,都给人造草坪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编织草坪,其中纬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人造草丝在设定的密度条件下相互编织,产生物理挤压,提高底布的支撑力和人造草丝的束缚力;底布的支撑力有利于人造草丝的拔出和提高挺拔程度,并且保障足够的天然草生长空间。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混合编织草坪的制备方法。实现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混合编织草坪,包括编织人造草毯、基质层和天然草;编织人造草毯包括底布和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绒簇在底布上;底布包括纬纱和与纬纱交织的第一经纱;基质层铺设在底布上;天然草的主根设置在基质层中,其茎部及以上穿出基质层;纬纱的密度为300-500纬/米;第一经纱的密度为200-300行/米;第一经纱包括松经纱和紧经纱,松经纱和紧经纱间隔设置;底布还包括以埋头方式编织的第二经纱;第二经纱的密度为60-120行/米;第二经纱和人造草丝在底布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纬纱的磅重为3500-5500Dtex。进一步地,纬纱为PP纬纱或尼龙纬纱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第一经纱的磅重为500-1500Dtex。进一步地,第一经纱为可降解植物纤维经纱。进一步地,松经纱在底布编织时的拉力为20-200cN,紧经纱在底布编织时的拉力为50-400cN。进一步地,松经纱和紧经纱的数量之比为(2-3):1。进一步地,第二经纱的磅重为10000-18000Dtex。进一步地,人造草丝的绒簇方式为W型绒簇,每隔7-14根纬纱提花一次。进一步地,人造草丝的密度为60-120行/米;人造草丝的磅重为6000-15000Dtex。进一步地,人造草丝的横截面为橄榄形横截面、菱形横截面、五边形横截面和O形横截面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如上所述的混合编织草坪的制备方法,包括:编织人造草毯的编织步骤:取纬纱、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编织底布,编织时,设置松经纱的拉力为20-200cN,紧经纱的拉力为50-400cN;编织底布的同时将人造草丝绒簇在底布上,得到编织人造草毯;填充基质层步骤:在编织人造草丝的底布上填充基质,基质填充在编织有人造草丝的一端;播种天然草步骤:在基质层上播撒草种或者埋入草根,养护至天然草生长伸出基质层,即得。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混合编织草坪中的以纬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人造草丝在设定的密度条件下相互编织,产生物理挤压,提高人造草丝的束缚力;第二经纱和人造草丝的间隔设置方式,能够最大幅度提高人造草丝的束缚力;2、本技术混合编织草坪中,底布的支撑力底布的支撑力有利于人造草丝的拔出和维持草丝挺拔整齐,草丝不打结不坍塌,并且保障足够的天然草生长空间;3、本技术混合编织草坪添加基质层,有利于天然草的生长,纬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的设置有利于天然草草根的生长,须根穿过底布后,可抓紧地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混合编织草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布的编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人造草丝的绒簇示意图;图中,1、编织人造草毯;11、底布;111、纬纱;112、第一经纱;1121、松经纱;1122、紧经纱;113、第二经纱;12、人造草丝;2、基质层;3、天然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2并结合图3,一种混合编织草坪,包括编织人造草毯1、基质层2和天然草3;编织人造草毯1包括底布11和人造草丝12;人造草丝12绒簇在底布11上;底布11包括纬纱111和与纬纱111交织的第一经纱112;基质层2铺设在底布11上;天然草3的主根设置在基质层2中,其茎部及以上穿出基质层2;第一经纱112包括松经纱1121和紧经纱1122,松经纱1121和紧经纱1122间隔设置;底布11还包括以埋头方式编织的第二经纱113;第二经纱113和人造草丝12在底布11上间隔设置。纬纱的参数:纬纱的密度为300-500纬/米;纬纱的磅重为3500-5500Dtex;纬纱为PP纬纱或尼龙纬纱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经纱的参数:第一经纱为可降解植物纤维经纱;第一经纱的密度为200-300行/米,磅重为500-1500Dtex;可降解植物纤维经纱在经过2-6个月的时间,可完全生物降解,编织草底部孔隙率加大,更加有利于天然草的生长;因此可以以第二经纱和人造草丝在底布上间隔设置来加强底布的支撑力和束缚力,后期第一经纱降解后,天然草的根部可以抓地维持混合编织草坪的整体性,结构不松开。松经纱在底布编织时的拉力为20-200cN,紧经纱在底布编织时的拉力为50-400cN;松经纱和紧经纱的数量之比为(2-3):1。在编织人造草毯通过物理挤压提高人造草丝束缚力的情况下,通过对底布中松经纱、紧经纱的设置,松经纱、紧经纱具有不同的收缩率,能够缓冲由于物理挤压使得底布产生卷缩而不平整的情况,消除内应力,减少产品收缩率。第二经纱的参数:第二经纱的密度为60-120行/米,第二经纱的磅重为10000-18000Dtex。人造草丝的参数:人造草丝的绒簇方式为W型绒簇,每隔7-14根纬纱提花一次,人造草丝的横截面为橄榄形横截面、菱形横截面、五边形横截面和O形横截面中的至少一种,人造草丝的密度为60-120行/米,人造草丝的磅重为6000-15000Dtex。混合编织草坪的制备方法,包括:编织人造草毯的编织步骤:取纬纱、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编织底布,编织时,设置松经纱的拉力为20-200cN,紧经纱的拉力为50-400cN,松经纱由松经轴输出,输出过程拉动使其产生相应的拉力,紧经纱由紧经轴输出,输出过程拉动使其产生相应的拉力;编织底布的同时将人造草丝绒簇在底布上,得到编织人造草毯;填充基质层步骤:在编织人造草丝的底布上填充基质,基质填充在编织有人造草丝的一端;播种天然草步骤:在基质层上播撒草种或者埋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编织草坪,包括编织人造草毯、基质层和天然草;所述编织人造草毯包括底布和人造草丝;所述人造草丝绒簇在底布上;所述底布包括纬纱和与纬纱交织的第一经纱;所述基质层铺设在底布上;所述天然草的主根设置在基质层中,其茎部及以上穿出基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的密度为300-500纬/米;所述第一经纱的密度为200-300行/米;所述第一经纱包括松经纱和紧经纱,松经纱和紧经纱间隔设置;所述底布还包括以埋头方式编织的第二经纱;所述第二经纱的密度为60-120行/米;所述第二经纱和人造草丝在底布上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编织草坪,包括编织人造草毯、基质层和天然草;所述编织人造草毯包括底布和人造草丝;所述人造草丝绒簇在底布上;所述底布包括纬纱和与纬纱交织的第一经纱;所述基质层铺设在底布上;所述天然草的主根设置在基质层中,其茎部及以上穿出基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的密度为300-500纬/米;所述第一经纱的密度为200-300行/米;所述第一经纱包括松经纱和紧经纱,松经纱和紧经纱间隔设置;所述底布还包括以埋头方式编织的第二经纱;所述第二经纱的密度为60-120行/米;所述第二经纱和人造草丝在底布上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编织草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的磅重为3500-5500Dte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编织草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傲胜人造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