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284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呈封闭式,包括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器、A/O反应池、超滤管、排放管、焚烧室和鼓风机,所述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器依次串联并均与焚烧室相连,所述A/O反应池连接于厌氧反应器和超滤管之间,所述鼓风机连接于A/O反应池的一侧将空气输入至A/O反应池中,渗滤液经超滤管超滤后从排放管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封闭式设计,将垃圾渗滤液自身具有的臭气以及其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加以集中焚烧处理,以此避免臭气以及沼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减少了对大气环境和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A non toxic treatment system of Landfill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为垃圾中因动植物有机质腐烂、变质、发酵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是垃圾处理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主要为水质复杂、有机物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水质变化大、氨氮含量高、营养元素比例失调(主要是C、N、P的比例失调)等,目前已经成为地下水最重要的污染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亲睐采用生物法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如UASB厌氧工艺、A/O工艺等。然而,垃圾渗滤液本身具有较强烈的恶臭气味,因此在处理过程中也会有臭气产生,若不进行处理则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和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能够对臭气集中处理,减少垃圾渗滤液对周边大气环境和人群的不良影响。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呈封闭式,包括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器、A/O反应池、超滤管、排放管、焚烧室和鼓风机,所述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器依次串联并均与焚烧室相连,所述A/O反应池连接于厌氧反应器和超滤管之间,所述鼓风机连接于A/O反应池的一侧将空气输入至A/O反应池中,渗滤液经超滤管超滤后从排放管排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渗滤液首先经过过滤器过滤掉大的颗粒物和纤维性物质,然后进入初沉池进行沉淀,经沉淀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均质均量,随后进入厌氧反应器,在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将污水运输至A/O反应池,污水首先进入A池(缺氧池),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在脱氮的同时降低了有机负荷,并补充了后续硝化反应的碱度,同时部分悬浮污染物被吸附并分解,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随后污水通过推流进入O池(好氧池),在好氧条件下残余的有机物被进一步降解,同时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再回流至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经A/O处理后出水进入超滤膜进一步去除大分子COD、悬浮物等污染物,最终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系统呈封闭式设计,再将垃圾渗滤液本身具有的臭气以及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集中输送至焚烧室中加以燃烧,生成对大气污染较小的二氧化碳和水,以此避免臭气以及沼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减少了对大气环境和人群造成不良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以及厌氧反应器与所述焚烧室之间连接有一引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风机的设置方便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以及厌氧反应器中的气体能快速导向的输送至焚烧室中,有效加快了废气处理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储池,所述过滤器、初沉池、厌氧反应器和A/O反应池均与所述污泥储池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初沉池产生的无机污泥、厌氧系统和好氧系统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排入至污泥储池中,方便对污泥的集中处理,提高操作人员对污泥的处理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泥储池的一侧连接有一脱水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储池中的污泥的含水率通常为较高,其经泵输送至脱水机中后进行脱水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泥的处理体积,降低污泥处理的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水机的一侧连接有供脱水污泥焚烧的焚烧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水后的污泥中通常还有少量有机物残留,将该污泥加以焚烧能促使这部分的有机物充分分解,其焚烧生成的残留物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植物肥料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一侧连接有一沼气火炬。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主要由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氢气、氧气、硫化氢等气体组成,其中甲烷的含量一般占55-75%,二氧化碳含量占25-40%,其他气体占5-10%;以此其燃烧后的最终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沼气火炬作为应急燃烧设备,能够在垃圾渗滤液厌氧反应过快时为焚烧炉起到良好的分摊作用,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系统内部气压的平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一侧连接有一循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管使得厌氧反应器内的垃圾渗滤液实现自循环,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厌氧反应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A/O反应池的一侧连接有一冷却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渗滤液在A/O反应池中发酵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冷却塔能对发酵中的垃圾渗滤液加以冷却,使得垃圾渗滤液的发酵温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提高A/O反应池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采用封闭式设计,将垃圾渗滤液自身具有的臭气以及其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加以集中焚烧处理,以此避免臭气以及沼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减少了对大气环境和人群造成不良影响;2.本技术通过引风机的设置,有助于加快臭气和沼气的处理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3.本技术通过污泥储池、脱水机以及焚烧炉的设置,方便对污泥的集中处理,有效提高了操作人员对污泥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的流程图;图2为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器;2、初沉池;3、调节池;4、厌氧反应器;5、A/O反应池;6、超滤管;7、排放管;8、焚烧室;9、鼓风机;10、污泥储池;11、引风机;12、沼气火炬;13、循环管;14、冷却塔;15、脱水机;16、焚烧炉;51、A池;52、O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呈封闭式,包括过滤器1、初沉池2、调节池3、厌氧反应器4、A/O反应池5、超滤管6、排放管7、焚烧室8、鼓风机9和污泥储池10。过滤器1、初沉池2、调节池3、厌氧反应器4依次串联并均与焚烧室8相连,且过滤器1、初沉池2、调节池3以及厌氧反应器4与焚烧室8之间连接有一个引风机11,厌氧反应器4的一侧还连接有一个沼气火炬12和一个循环管13。垃圾渗滤液首先经过过滤器1过滤掉大的颗粒物和纤维性物质,然后进入初沉池2进行沉淀,经沉淀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3中进行均质均量,随后被输送至厌氧反应器4中,在循环管13的带动下,厌氧反应器4内的反硝化菌快速发酵,从而去除了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引风机11将过滤器1、初沉池2和调节池3中的臭气以及厌氧反应器4中的沼气输送至焚烧室8中进行焚烧,沼气火炬12作为应急燃烧设备,从而将臭气和沼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影响较小的产物。A/O反应池5连接于厌氧反应器4和超滤管6之间,包括A池51和O池52。A池51为缺氧池并与厌氧反应器4相连,O池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呈封闭式,包括过滤器(1)、初沉池(2)、调节池(3)、厌氧反应器(4)、A/O反应池(5)、超滤管(6)、排放管(7)、焚烧室(8)和鼓风机(9),所述过滤器(1)、初沉池(2)、调节池(3)、厌氧反应器(4)依次串联并均与焚烧室(8)相连,所述A/O反应池(5)连接于厌氧反应器(4)和超滤管(6)之间,所述鼓风机(9)连接于A/O反应池(5)的一侧将空气输入至A/O反应池(5)中,渗滤液经超滤管(6)超滤后从排放管(7)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呈封闭式,包括过滤器(1)、初沉池(2)、调节池(3)、厌氧反应器(4)、A/O反应池(5)、超滤管(6)、排放管(7)、焚烧室(8)和鼓风机(9),所述过滤器(1)、初沉池(2)、调节池(3)、厌氧反应器(4)依次串联并均与焚烧室(8)相连,所述A/O反应池(5)连接于厌氧反应器(4)和超滤管(6)之间,所述鼓风机(9)连接于A/O反应池(5)的一侧将空气输入至A/O反应池(5)中,渗滤液经超滤管(6)超滤后从排放管(7)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初沉池(2)、调节池(3)以及厌氧反应器(4)与所述焚烧室(8)之间连接有一引风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储池(10),所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峰卢飞挺高欢欢万士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