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油墨的纸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69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油墨的纸袋,包括纸张,折叠粘贴后构成纸袋,纸张的平面展开图整体轮廓为矩形,纸张从上至下分别由横向延伸的上折边区、侧立面区、底面区构成,纸张沿同一水平方向包括竖向延伸的主平面区、侧平面区、主平面区、侧平面区、侧封边区;油墨区,位于纸张的同一面上;留白区,位于油墨区的同一面,留白区与油墨区覆盖满纸张的同一面;留白区包括三角形留白区、梯形留白区;三角形留白区的轮廓呈直角等腰三角形,其直角边短于底面区的宽度,油墨区与三角形留白区的斜边的交界处具备第一延伸油墨区。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留白区保证重叠胶粘处的牢固,延伸油墨区为纸袋的重叠胶粘提供了折叠胶粘的误差容错区间。

A paper bag with 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油墨的纸袋
本技术涉及纸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油墨的纸袋。
技术介绍
纸袋上印上了油墨的区域相比单纯的纸面会更加光滑,胶粘后不牢固。当纸袋中需要对粘的纸面应尽量保证无油墨区域,但是油墨同时又是作为整个纸袋的外观设计,不能因为方便粘牢而破坏油墨构成的整理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油墨的纸袋,留白区保证重叠胶粘处的牢固,延伸油墨区为纸袋的重叠胶粘提供了折叠胶粘的误差容错区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油墨的纸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油墨的纸袋,包括:纸张,折叠粘贴后构成纸袋,纸张的平面展开图整体轮廓为矩形,纸张从上至下分别由横向延伸的上折边区、侧立面区、底面区构成,纸张沿同一水平方向包括竖向延伸的主平面区、侧平面区、主平面区、侧平面区、侧封边区;油墨区,位于纸张的同一面上;留白区,位于油墨区的同一面,留白区与油墨区覆盖满纸张的同一面;留白区包括三角形留白区、梯形留白区,底面区与主平面区的交汇处具备两个三角形留白区、一个梯形留白区,并沿轴对称分布;三角形留白区的轮廓呈直角等腰三角形,其直角边短于底面区的宽度,油墨区与三角形留白区的斜边的交界处具备等宽的第一延伸油墨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纸张在折叠胶粘后,底面区具备较多的重叠胶粘区域,而根据底面区的重叠形状,设计出了三角形留白区、梯形留白区,其形状位置基本与重叠区吻合,保证重叠胶粘的部位不存在油墨,保证胶粘的牢固性。同时由于延伸油墨区的存在,三角形留白区、梯形留白区整体面积会略小于重叠区。延伸油墨区的虽然不利于胶粘,但是其所占面积比小,同时它为纸袋的重叠胶粘提供了误差容错区间,使得粘贴后的交界处不至于出现留白。保证了纸袋折叠胶粘后的整体外观,同时降低了纸袋折叠胶粘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梯形留白区的轮廓为等腰梯形,梯形留白区与三角形留白区的顶角对接,每个三角形留白区的一条直角边与梯形留白区的底边重合于底面区的同一侧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纸袋在折叠后,整个底面区具备一定的重合粘贴,梯形留白区、三角形留白区的布局与位置整体与重合粘贴区基本吻合,只是梯形留白区、三角形留白区的面积相比小些。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底面区与侧平面区的每处交汇处存在两个三角形留白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面区与侧平面区的交汇处最后在折叠后暴露在纸袋外观下仅会变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留白区都会折到内里。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延伸油墨区上背离三角形留白区的一边与一交汇点接触,交汇点为底面区、主平面区交汇处形成的矩形的顶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第一延伸油墨区具备足够的宽度,纸袋在折叠胶粘后,其底部具备与底面矩形顶角交汇的轮廓线,而第一延伸油墨区可以深入一定距离到轮廓线内,保证纸袋的底部在折叠胶粘后不存在留白区。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侧封边区内具备第二延伸油墨区和封边留白区,油墨区整体连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墨区也向侧封边区内延伸一端,保证纸张在围成一圈时,具备一定的胶粘容错区。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上折边区与侧封边区的交汇处均被第二延伸油墨区覆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折边自身主要起到向内翻折,其接口不一定需要胶粘,所以保留油墨区。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延伸油墨区、第二延伸油墨区的宽度为1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延伸油墨区、第二延伸油墨区的宽度的宽度足够粘贴时的误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展开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展开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展开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展开图的局部视图。1-上折边区;2-侧立面区;3-底面区;4-侧封边区;5-主平面区;6-侧平面区;7-三角形留白区;8-梯形留白区;9-封边留白区;10-第一延伸油墨区;11-第二延伸油墨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带油墨的纸袋,包括:纸张,折叠粘贴后构成纸袋,纸张的平面展开图整体轮廓为矩形,纸张从上至下分别由横向延伸的上折边区1、侧立面区2、底面区3构成,纸张沿同一水平方向包括竖向延伸的主平面区5、侧平面区6、主平面区5、侧平面区6、侧封边区4;油墨区,位于纸张的同一面上;留白区,位于油墨区的同一面,留白区与油墨区覆盖满纸张的同一面;留白区包括三角形留白区7、梯形留白区8,底面区3与主平面区5的交汇处具备两个三角形留白区7、一个梯形留白区8,并沿轴对称分布;三角形留白区7的轮廓呈直角等腰三角形,其直角边短于底面区3的宽度,油墨区与三角形留白区7的斜边的交界处具备等宽的第一延伸油墨区10。图1中没有形式油墨区。图2中利用阴影填充显示了油墨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纸张在折叠胶粘后,底面区具备较多的重叠胶粘区域,而根据底面区的重叠形状,设计出了三角形留白区、梯形留白区,其形状位置基本与重叠区吻合,保证重叠胶粘的部位不存在油墨,保证胶粘的牢固性。同时由于延伸油墨区的存在,三角形留白区、梯形留白区整体面积会略小于重叠区。延伸油墨区的虽然不利于胶粘,但是其所占面积比小,同时它为纸袋的重叠胶粘提供了误差容错区间,使得粘贴后的交界处不至于出现留白。保证了纸袋折叠胶粘后的整体外观,同时降低了纸袋折叠胶粘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梯形留白区8的轮廓为等腰梯形,梯形留白区8与三角形留白区7的顶角对接,每个三角形留白区7的一条直角边与梯形留白区8的底边重合于底面区3的同一侧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纸袋在折叠后,整个底面区具备一定的重合粘贴,梯形留白区、三角形留白区的布局与位置整体与重合粘贴区基本吻合,只是梯形留白区、三角形留白区的面积相比小些。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底面区3与侧平面区6的每处交汇处存在两个三角形留白区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面区与侧平面区的交汇处最后在折叠后暴露在纸袋外观下仅会变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留白区都会折到内里。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油墨区10上背离三角形留白区7的一边与一交汇点接触,交汇点为底面区3、主平面区5交汇处形成的矩形的顶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第一延伸油墨区具备足够的宽度,纸袋在折叠胶粘后,其底部具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油墨的纸袋,其特征在于,包括:/n纸张,折叠粘贴后构成纸袋,所述纸张的平面展开图整体轮廓为矩形,所述纸张从上至下分别由横向延伸的上折边区、侧立面区、底面区构成,所述纸张沿同一水平方向包括竖向延伸的主平面区、侧平面区、主平面区、侧平面区、侧封边区;/n油墨区,位于纸张的同一面上;/n留白区,位于油墨区的同一面,所述留白区与油墨区覆盖满纸张的同一面;所述留白区包括三角形留白区、梯形留白区,所述底面区与主平面区的交汇处具备两个三角形留白区、一个梯形留白区,并沿轴对称分布;所述三角形留白区的轮廓呈直角等腰三角形,其直角边短于底面区的宽度,所述油墨区与三角形留白区的斜边的交界处具备等宽的第一延伸油墨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油墨的纸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纸张,折叠粘贴后构成纸袋,所述纸张的平面展开图整体轮廓为矩形,所述纸张从上至下分别由横向延伸的上折边区、侧立面区、底面区构成,所述纸张沿同一水平方向包括竖向延伸的主平面区、侧平面区、主平面区、侧平面区、侧封边区;
油墨区,位于纸张的同一面上;
留白区,位于油墨区的同一面,所述留白区与油墨区覆盖满纸张的同一面;所述留白区包括三角形留白区、梯形留白区,所述底面区与主平面区的交汇处具备两个三角形留白区、一个梯形留白区,并沿轴对称分布;所述三角形留白区的轮廓呈直角等腰三角形,其直角边短于底面区的宽度,所述油墨区与三角形留白区的斜边的交界处具备等宽的第一延伸油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墨的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留白区的轮廓为等腰梯形,所述梯形留白区与三角形留白区的顶角对接,每个三角形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金红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