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51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若干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沿型腔的外周缘间距布置;所述活动扣通过一枢接轴安装于下模,所述活动扣绕枢接轴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具有位于枢接轴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如此,实现了吸塑产品的快速脱模,操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吸塑产品制作效率及质量。

A rapid demoulding moul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现有技术中,吸塑产品在脱模时,操作麻烦,局限了吸塑制程效。还有,现有的脱模结构,其结构较为复杂,制造、维护成本较高,而且每次脱模完毕后都需要将弹力脱模机构进行复位,操作麻烦,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低。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实现了吸塑产品的快速脱模,操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吸塑产品制作效率及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若干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沿型腔的外周缘间距布置;所述活动扣通过一枢接轴安装于下模,所述活动扣绕枢接轴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具有位于枢接轴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活动扣组装连接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活动扣的外侧段下端具有向外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对应设置于第二凹槽的上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凹槽上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夹设于活动扣和第一凹槽之间;以及,所述垫块对应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上下贯通;所述活动扣通过前述枢接轴枢接于垫块上,所述垫块装设于下模的第一凹槽;所述驱动机构对应第一通孔装设;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联动杆,所述气缸的上端伸出有活塞杆,所述气缸装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活塞杆向上伸入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联动杆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下端,所述联动杆的下端适配于行程槽内且沿行程槽可横向位移式装设;所述活塞杆向下位移时,联动杆使得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下旋转,同时,活动扣的外侧段向上旋转。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块上设置有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及气缸;所述活动扣的内侧端在旋转动作时可选择性地触发作用于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块的内侧顶端与下模的顶端保持齐平,所述垫块的外侧设置有让位凹槽以供活动扣容设,所述枢接轴装设于让位凹槽的两个对侧壁;所述垫块的内侧顶端朝向让位凹槽延伸有遮挡部,所述活动扣的内侧段的顶端相应形成有凹位,所述遮挡部匹配与凹位以使得遮挡部、活动扣的顶部拼接齐平;所述上侧感应开关设置于遮挡部的下侧,所述下侧感应开关设置于让位凹槽的内底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引孔,所述导引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组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下端相对下模位置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上端通过导引作用杆连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下端相对缓冲弹簧组件可水平横向位移式装设;当活动扣的内侧段上、下旋转动作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上端相应向上伸长或向下压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弹簧组件包括有上端板、下端板及连接于上端板、下端板之间的弹簧;所述上端板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活动槽,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下端适配于活动槽内;所述下端板连接于下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扣的内侧段下端具有向内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均为45度倾斜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块包括有垫块主体,在垫块主体的内侧顶端组装有叠片,所述叠片的外端延伸至让位凹槽上方以形成前述遮挡部,所述上侧感应开关装设于叠片的下端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实现了吸塑产品的快速脱模,操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吸塑产品制作效率及质量;其次是,通过控制器、气缸、联动杆、上侧感应开关以及下侧感应开关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脱模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了脱模控制可靠性,降低了产品不良率及报废率;以及,结合缓冲弹簧组件,进一步确保的活动扣上下旋转动作时的平稳性,降低脱械模动作故障率;还有,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组装方便,后续维护、检修时拆装及零件更换也十分方便,实用性强;本技术中,垫块设计为垫块主体和叠片,如此,一方面,方便零件组装定位及后续拆卸,另一方面,对活动扣形成定位,避免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上凸起,确保活动扣与叠片及下模保持位置一致,解决传统技术中脱模机构复位时易移位而导致产品不良之问题。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下模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并未显示上模);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剖视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二剖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上模20、下模21、型腔22、活动扣23、枢接轴24、第一凹槽241、第一通孔242、导引孔243、导引作用杆244、上端板245、下端板246、弹簧25、第二凹槽26、气缸261、活塞杆27、联动杆28、行程槽30、垫块31、第二通孔32、上侧感应开关33、下侧感应开关34、让位凹槽35、垫块主体251、叠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10、下模20,所述下模20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21,所述下模20设置有若干活动扣22,所述活动扣22沿型腔21的外周缘间距布置;优选地,所述活动扣22设置有10个,所述10个活动扣22沿型腔21的外周缘间距式布置;此处,所述型腔21的四周各设置有3个、2个、3个、2个活动扣22,在型腔21的四周形成平衡稳定的脱模作用力;所述活动扣22通过一枢接轴23安装于下模20,所述活动扣22绕枢接轴23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22具有位于枢接轴23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23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若干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沿型腔的外周缘间距布置;/n所述活动扣通过一枢接轴安装于下模,所述活动扣绕枢接轴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具有位于枢接轴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若干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沿型腔的外周缘间距布置;
所述活动扣通过一枢接轴安装于下模,所述活动扣绕枢接轴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具有位于枢接轴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活动扣组装连接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活动扣的外侧段下端具有向外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对应设置于第二凹槽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凹槽上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夹设于活动扣和第一凹槽之间;以及,所述垫块对应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上下贯通;所述活动扣通过前述枢接轴枢接于垫块上,所述垫块装设于下模的第一凹槽;
所述驱动机构对应第一通孔装设;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联动杆,所述气缸的上端伸出有活塞杆,所述气缸装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活塞杆向上伸入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联动杆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下端,所述联动杆的下端适配于行程槽内且沿行程槽可横向位移式装设;所述活塞杆向下位移时,联动杆使得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下旋转,同时,活动扣的外侧段向上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上设置有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铭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嘉集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