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16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其将每个病人的真空采血管进行有效分隔开,避免了不同病人之间混淆。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承载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圆柱状的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底部直径相匹配;第一板体的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与卡条相匹配的环形的卡槽,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中部直径相匹配,第一通孔的位置与第一凹坑的位置呈相对设置;罐体架包括两竖直相对的第二板体,两块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三板体、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平行相对设置,第三板体上开设有内径与罐体相匹配的第二通孔,第四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一盲孔。

A combined device for vacuum blood col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学器具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采血管有9个种类,现在医护人员在临床采血时,都是使用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采血完成的真空管采血管直接放置在真空采血管架上。但病人多的时候难免会搞错,分不清真空采血管架上的真空采血管是属于那个病人的;一般新病人需要采血7-9个真空管,而老病人只要采血2个真空管复查就可以了,那么在病人较多忙起来的话,很有可能把那2管血顺延放在前面病人的真空采血管的后面空位置上。这样护士在抽血的时候,可能把9管血全抽一个病人身上了,造成采血管混淆,检测结果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其将每个病人的真空采血管进行有效分隔开,避免了不同病人之间混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包括罐体、以及用于放置罐体的罐体架;罐体成圆柱体内部中空并且顶壁为开口,罐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承载座,罐体内壁上卡扣连接有第一板体;承载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圆柱状的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底部直径相匹配;罐体的内壁向内凸出形成环状的第一卡条;罐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罐盖,罐盖盖合在罐体上形成封闭腔室;第一板体为圆柱状,第一板体的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与卡条相匹配的环形的卡槽,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中部直径相匹配,第一通孔的位置与第一凹坑的位置呈相对设置;罐体架包括两竖直相对的第二板体,两块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三板体、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平行相对设置,第三板体上开设有内径与罐体相匹配的第二通孔,第四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一盲孔;第二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相匹配的第三通孔,第一盲孔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二盲孔。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罐体顶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罐盖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罐体与罐盖螺纹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罐体的顶部外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二卡条,罐盖的内壁外内凸出形成第三卡条,罐盖卡扣连接在罐体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板体上开设有9个第一通孔,其中8个第一通孔围绕1个第一通孔成圆形排布,承载座也对应为9个。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三板体上开设有六个第二通孔,六个第二通孔阵列排布,第一盲孔也对应为6个。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罐体的外壁上可以粘贴标签,或者使用水溶性笔可以在罐体的外壁上直接书写文字。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其包括了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罐体,已经放置罐体的罐体架,罐体成圆柱体,罐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承载座,罐体的内壁上卡扣连接有第一板体,承载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坑,第一板体上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凹坑形成相对设置,罐体上盖合有罐盖,能够使得罐体成封闭腔室;一个病人对应一个罐体,能够避免病人之间检查混淆,一个罐体内可以放置9个真空采血管,能够满足病人采血所需,罐体上盖合有罐盖,能够对真空采血管起到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罐体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罐体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板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包括罐体01、罐盖02、罐体架03,罐盖02盖合在罐体01上形成封闭腔室,罐体01放置在罐体架上;罐体01成圆柱体内部中空并且顶壁为开口,罐体01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承载座010,承载座010也成圆柱体,承载座010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圆柱状的第一凹坑0100,圆柱状的第一凹坑0100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底部直径相匹配,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罐体01的底壁内壁上直接向下凹陷形成圆柱状的第一凹坑0100,但这样要求的罐体01的底壁要厚些;承载座010为9个,其中8个承载座010围绕1个承载座010成圆形排布;因为真空采血管最多只有9类,所以承载座010为9个足够在实际临床中应用了,能够满足一个病人的需求;承载座010用于承托住真空采血管的底部,避免真空采血管在移动中底部晃动造成破损;罐体01的内壁向内凸出形成环状的第一卡条011,第一卡条011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的倒圆角,方便拆装,罐体01内壁上卡扣连接有第一板体04,第一板体也为圆柱状,第一板体的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与卡条相匹配的环形的卡槽040,第一板体通过卡槽与卡条相配合与罐体01形成卡扣连接,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041,第一通孔呈圆形,第一通孔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中部直径相匹配,第一通孔的位置与第一凹坑0100的位置呈相对设置,第一板体上对应开设9个第一通孔,也是其中8个第一通孔围绕1个第一通孔呈圆形排布;真空采血管从罐体01的开口插入,穿过第一板体上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能够对真空采血管进行限位、分隔,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真空采血管之间发生碰撞、损坏;罐体0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罐盖02,罐盖02盖合在罐体01上形成封闭腔室,在罐体01顶部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罐盖02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罐体01与罐盖02螺纹连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罐体01的顶部外壁光滑并向外凸出形成第二卡条,罐盖02的内壁也光滑并向内凸出形成第三卡条,罐盖02扣合卡扣连接在罐体01上;罐体01的外壁上可以粘粘标签,或者使用水溶性笔可以在罐体01的外壁上直接书写文字;使用时,每个病人对应一个罐体01,在罐体01上黏上写有姓名的标签,或者直接在罐体01上写好,然后需要采几管血就在罐体01内的第一板体上插入几个真空采血管,再盖上罐盖02,拿到病人旁进行采血;这样一个病人对应一个罐体01,不管采集了几管血都不会发生混淆,而且罐体01也能对真空采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为了方便护士采集多个病人的血液,也为了方便手持罐体01,罐体01配套使用罐体架03,罐体架03包括两竖直相对的第二板体030,两块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三板体031、第四板体032,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平行相对设置,第三板体上开设有内径与罐体01相匹配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用于放置罐体的罐体架;/n罐体成圆柱体内部中空并且顶壁为开口,罐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承载座,罐体内壁上卡扣连接有第一板体;承载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圆柱状的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底部直径相匹配;罐体的内壁向内凸出形成环状的第一卡条;/n罐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罐盖,罐盖盖合在罐体上形成封闭腔室;/n第一板体为圆柱状,第一板体的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与卡条相匹配的环形的卡槽,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中部直径相匹配,第一通孔的位置与第一凹坑的位置呈相对设置;/n罐体架包括两竖直相对的第二板体,两块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三板体、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平行相对设置,第三板体上开设有内径与罐体相匹配的第二通孔,第四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一盲孔;第二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相匹配的第三通孔,第一盲孔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二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置真空采血管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用于放置罐体的罐体架;
罐体成圆柱体内部中空并且顶壁为开口,罐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承载座,罐体内壁上卡扣连接有第一板体;承载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圆柱状的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底部直径相匹配;罐体的内壁向内凸出形成环状的第一卡条;
罐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罐盖,罐盖盖合在罐体上形成封闭腔室;
第一板体为圆柱状,第一板体的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与卡条相匹配的环形的卡槽,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的中部直径相匹配,第一通孔的位置与第一凹坑的位置呈相对设置;
罐体架包括两竖直相对的第二板体,两块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三板体、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平行相对设置,第三板体上开设有内径与罐体相匹配的第二通孔,第四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一盲孔;第二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内径与真空采血管相匹配的第三通孔,第一盲孔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瑶月章欢俞引飞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