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13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该技术方案在常规溶解罐的基础上对其内部构造进行了全新设计。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体内部设置了独立的管体,管体下端设回流管,延伸至罐体底部,管体上端设泵体,驱动未充分溶解的悬浊液或溶剂从回流管上升进入管体,而后,回流的液体在管体内越来越高,到达突出部,从突出部下端的喷淋管喷出,从而将未充分溶解的悬浊液或溶剂分散,使其以更大的表面积与溶质接触;这一过程同时增进了液相的湍流程度,因而对促进溶剂具有积极意义。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溶解罐内形成更加复杂的物质交换,尤其适用于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

Water recycling device for 2,2-dinitro-diphenyloxyethan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又称为1,2-双(2-硝基苯氧基)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望成为新型热敏材料增感剂和潜在的聚烯烃催化剂添加剂,因而在近年来生产规模逐步扩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化学合成工艺需要以水作为溶剂,由于作为原料的2,2-二硝基氯苯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且溶解速度很慢,而要保证反应速率必须要确保2,2-二硝基氯苯在水中的浓度不能过低,因此在反应开始前需要一步独立的溶解步骤,也就是将2,2-二硝基氯苯与水按配方量混合后反复搅拌以等待溶解,这一过程耗时较长,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不增加总溶剂的前提下提升溶解速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研究表明,增大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积、促进微观震动等方式有助于促进溶解,而目前常规溶解罐难以实现上述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溶解罐难以充分增大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和微观震动。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罐体,上盖,手孔,端盖,第一补料管,第二补料管,电机,转轴,搅拌桨,取样管,排料管,管体,支架,吊杆,下端口,回流管,泵体,突出部,喷淋管,喷淋器,其中在罐体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上盖,在上盖上开设有手孔,在所述手孔处连接有端盖,在所述上盖上还连接有第一补料管和第二补料管;在上盖的上端连接有电机,转轴的上端与电机连接,转轴竖直的伸入至罐体中,在转轴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桨;取样管的上端伸出至罐体的侧壁外部,取样管的下端位于罐体的内部底面处;在罐体的侧壁底部连接有排料管;管体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吊杆的上端与上盖固定连接,吊杆的下端与管体固定连接,在管体的下端口处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末端位于罐体的内部底面处,在管体的上端口处连接有泵体,在罐体的侧壁上具有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下端连接有喷淋管,在所述喷淋管的下端连接有喷淋器。作为优选,在第一补料管和第二补料管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玻璃盖;在排料管上连接有阀门。作为优选,管体的直径大于下端口的直径;回流管的轴线与罐体的轴线相互平行。作为优选,管体有两个,两个管体的轴线、罐体的轴线三者位于同一平面上。作为优选,在罐体的侧壁中内置有电加热器。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罐体用于盛装待溶解的溶剂和溶质,并作为混合溶解的场所;上盖可用于在需要时开启罐体;手孔可用于在不开启上盖的情况下对内部进行检修或维护;端盖用于封闭手孔;第一补料管和第二补料管二者直径不同,但均用于补料;电机用于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桨对罐体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溶解;取样管可用于取样操作;排料管用于溶解后输出溶液;泵体用于驱动罐体内部的悬浊液或溶剂从回流管上升,流经下端口进入管体,当管体内部液面越来越高、充满突出部时,悬浊液经喷淋管从喷淋器处喷出,这一过程使罐体内的悬浊液或溶剂重新被分散,回落后重新与溶质相接触,有助于增大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而且,这一过程可增进混合物的湍流震荡,也对促进溶解具有积极意义;吊杆和支架均用于将管体固定在罐体内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该技术方案在常规溶解罐的基础上对其内部构造进行了全新设计。具体来看,本技术在管体内部设置了独立的管体,管体下端设回流管,延伸至罐体底部,管体上端设泵体,驱动未充分溶解的悬浊液或溶剂从回流管上升进入管体,而后,回流的液体在管体内越来越高,到达突出部,从突出部下端的喷淋管喷出,从而将未充分溶解的悬浊液或溶剂分散,使其以更大的表面积与溶质接触;这一过程同时增进了液相的湍流程度,因而对促进溶剂具有积极意义。应用本技术,可在溶解罐内形成更加复杂的物质交换,尤其适用于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管体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上盖3、手孔4、端盖5、第一补料管6、第二补料管7、电机8、转轴9、搅拌桨10、取样管11、排料管12、管体13、支架14、吊杆15、下端口16、回流管17、泵体18、突出部19、喷淋管20、喷淋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罐体1,上盖2,手孔3,端盖4,第一补料管5,第二补料管6,电机7,转轴8,搅拌桨9,取样管10,排料管11,管体12,支架13,吊杆14,下端口15,回流管16,泵体17,突出部18,喷淋管19,喷淋器20,其中在罐体1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上盖2,在上盖2上开设有手孔3,在所述手孔3处连接有端盖4,在所述上盖2上还连接有第一补料管5和第二补料管6;在上盖2的上端连接有电机7,转轴8的上端与电机7连接,转轴8竖直的伸入至罐体1中,在转轴8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桨9;取样管10的上端伸出至罐体1的侧壁外部,取样管10的下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底面处;在罐体1的侧壁底部连接有排料管11;管体12固定连接在支架13上,所述支架13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吊杆14的上端与上盖2固定连接,吊杆14的下端与管体12固定连接,在管体12的下端口15处连接有回流管16,所述回流管16的末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底面处,在管体12的上端口处连接有泵体17,在罐体1的侧壁上具有突出部18,在所述突出部18的下端连接有喷淋管19,在所述喷淋管19的下端连接有喷淋器20。该装置的运行原理如下:罐体1用于盛装待溶解的溶剂和溶质,并作为混合溶解的场所;上盖2可用于在需要时开启罐体1;手孔3可用于在不开启上盖2的情况下对内部进行检修或维护;端盖4用于封闭手孔3;第一补料管5和第二补料管6二者直径不同,但均用于补料;电机7用于驱动转轴8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桨9对罐体1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溶解;取样管10可用于取样操作;排料管11用于溶解后输出溶液;泵体17用于驱动罐体1内部的悬浊液或溶剂从回流管16上升,流经下端口15进入管体12,当管体12内部液面越来越高、充满突出部18时,悬浊液经喷淋管19从喷淋器20处喷出,这一过程使罐体1内的悬浊液或溶剂重新被分散,回落后重新与溶质相接触,有助于增大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而且,这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上盖(2),手孔(3),端盖(4),第一补料管(5),第二补料管(6),电机(7),转轴(8),搅拌桨(9),取样管(10),排料管(11),管体(12),支架(13),吊杆(14),下端口(15),回流管(16),泵体(17),突出部(18),喷淋管(19),喷淋器(20),其中在罐体(1)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上盖(2),在上盖(2)上开设有手孔(3),在所述手孔(3)处连接有端盖(4),在所述上盖(2)上还连接有第一补料管(5)和第二补料管(6);在上盖(2)的上端连接有电机(7),转轴(8)的上端与电机(7)连接,转轴(8)竖直的伸入至罐体(1)中,在转轴(8)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桨(9);取样管(10)的上端伸出至罐体(1)的侧壁外部,取样管(10)的下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底面处;在罐体(1)的侧壁底部连接有排料管(11);管体(12)固定连接在支架(13)上,所述支架(13)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吊杆(14)的上端与上盖(2)固定连接,吊杆(14)的下端与管体(12)固定连接,在管体(12)的下端口(15)处连接有回流管(16),所述回流管(16)的末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底面处,在管体(12)的上端口处连接有泵体(17),在罐体(1)的侧壁上具有突出部(18),在所述突出部(18)的下端连接有喷淋管(19),在所述喷淋管(19)的下端连接有喷淋器(20)。/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产2,2-二硝基二苯氧基乙烷的水的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上盖(2),手孔(3),端盖(4),第一补料管(5),第二补料管(6),电机(7),转轴(8),搅拌桨(9),取样管(10),排料管(11),管体(12),支架(13),吊杆(14),下端口(15),回流管(16),泵体(17),突出部(18),喷淋管(19),喷淋器(20),其中在罐体(1)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上盖(2),在上盖(2)上开设有手孔(3),在所述手孔(3)处连接有端盖(4),在所述上盖(2)上还连接有第一补料管(5)和第二补料管(6);在上盖(2)的上端连接有电机(7),转轴(8)的上端与电机(7)连接,转轴(8)竖直的伸入至罐体(1)中,在转轴(8)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桨(9);取样管(10)的上端伸出至罐体(1)的侧壁外部,取样管(10)的下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底面处;在罐体(1)的侧壁底部连接有排料管(11);管体(12)固定连接在支架(13)上,所述支架(13)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吊杆(14)的上端与上盖(2)固定连接,吊杆(14)的下端与管体(12)固定连接,在管体(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美静李丽高希会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鸿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