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72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包括十字板和连接管,十字板上方设置有支撑板和旋转柱,旋转柱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同时旋转柱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柱体和凹槽,连接管可按照直径依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并用来固定水管和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连接管和柱体连接后呈水平状态,方便用扎带将连接管和水管捆绑固定,同时可拨动拨杆将连接管转动至竖直状态并由限位杆固定,操作省力,单人即可操作,同时可根据林分冠层的高度选择一定数量的连接管,使用灵活。

A spray device for simulating canopy nitrogen deposition in tropical rainfo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带雨林森林培育与生态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氮沉降增加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欧美的一些地区,氮沉降已造成许多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氮饱和,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比如,影响森林植物生长,严重者导致森林衰退,影响森林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影响森林碳吸收及引起森林生态系统向大气排放的N2O增加,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大气中这种氮沉降趋势在未来的数十年内还将持续下去。过量的大气氮沉降引发了诸如土壤酸化、土壤营养元素储存失衡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氮沉降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和环境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中国目前是仅次于欧洲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氮沉降区。相较于全球同纬度地带的荒漠、半荒漠,我国热带亚热带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常绿阔叶林,因此,作为氮沉降的主要受体,我国南方森林一直被学者极大关注。为此,很多学者在热带雨林模拟主要气候变化趋势开展研究,以应对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模拟冠层氮沉降作为一种主要研究手段备受关注,但由于野外条件限制,实施难度大,有些地方已经借鉴国外专门针对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生产的喷施装置,但造价昂贵,不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喷施装置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包括十字板和多个空心的连接管,十字板顶部的中央设置有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单元包括U形的支撑板和旋转柱,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旋转柱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支撑板并连接有Y形的拨杆。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柱的外圆周面上沿其径向设置有柱体和凹槽,所述柱体的中心线和凹槽的中心线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立板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包括弧形部和直部,限位杆的直部滑动设置在立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板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形槽,所述连接管的末端分别位于该圆形槽内;多个所述连接管的直径依次从小到大设置,每个所述连接管两端端部的圆周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板底部的中央和一端分别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一端为尖端。进一步地,还包括水管和喷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连接管和柱体连接后呈水平状态,方便用扎带将连接管和水管捆绑固定,同时可拨动拨杆将连接管转动至竖直状态并由限位杆固定,操作省力,单人即可操作,同时可根据林分冠层的高度选择一定数量的连接管,使用灵活,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中连接管和柱体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十字板,2为连接管,3为支撑板,4为旋转柱,401为柱体,402为凹槽,5为转轴,6为拨杆,7为立板,8为限位杆,9为立杆,10为水管,11为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包括十字板1和多个空心的连接管2,十字板1顶部的中央设置有翻转单元,翻转单元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单元;翻转单元包括U形的支撑板3和旋转柱4,支撑板3的两端设置有转轴5,旋转柱4通过转轴5安装在支撑板3上,同时旋转柱4的外圆周面上沿其径向设置有柱体401和凹槽402,柱体401的中心线和凹槽402的中心线相互垂直;转轴5的一端穿出支撑板3并连接有Y形的拨杆6;限位单元包括立板7和限位杆8,限位杆8包括弧形部和直部,限位杆8的直部滑动设置在立板7上。本实施例中,十字板1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形槽,连接管2的末端分别位于该圆形槽内;多个连接管2的直径依次从小到大设置,每个连接管2两端端部的圆周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十字板1底部的中央和一端分别设置有立杆9,立杆9的一端为尖端,便于立杆9插入土壤将整个装置固定,防止装置倾倒。如图4所示,使用时,首先将喷头11和水管10的出水口一端连接,然后根据树木冠层的高度选用一定数量的连接管2,并按照直径依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同时柱体401连接直径最大的连接管2,喷头11位于直径最小的连接管2一端,连接管2和柱体401连接完毕时呈水平状态,方便用扎带将水管10和连接管2捆绑牢固;待捆绑完毕,用手拨动拨杆6顺时针转动,连接管2和水管10由水平状态逐渐转动至竖直状态并将限位杆8插入凹槽402内,实现旋转柱4的固定,此时,连接管2保持竖直状态而喷头11位于连接管2的顶端,即处于林分冠层的高度,从水管10的进水口一端添加氮混合液即可模拟氮沉降,通过该装置实现在复杂的热带雨林中人为模拟沉降的目的,可用于开展模拟大气氮(养分)沉降研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板(1)和多个空心的连接管(2),十字板(1)顶部的中央设置有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板(1)和多个空心的连接管(2),十字板(1)顶部的中央设置有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包括U形的支撑板(3)和旋转柱(4),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设置有转轴(5),所述旋转柱(4)通过转轴(5)安装在支撑板(3)上;所述转轴(5)的一端穿出支撑板(3)并连接有Y形的拨杆(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带雨林模拟冠层氮沉降的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4)的外圆周面上沿其径向设置有柱体(401)和凹槽(402),所述柱体(401)的中心线和凹槽(402)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学范少辉刘广路唐晓鹿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竹藤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