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69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播种装置,其包括机架、播种轮、播种筒、连杆、挡板以及进料管;播种轮设置于机架上;播种轮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播种筒;每个播种筒的开口端设置有一导向槽,导向槽为轴线与播种轮的轴线同轴分布的弧形槽;播种筒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一个让位槽;连杆设置于机架上,挡板设置于连杆的前端,挡板为弧形板且与导向槽同轴分布地位于播种轮的后侧;播种筒能够通过导向槽穿过挡板并由挡板挡住开口端,且能够通过让位槽穿过连杆;进料管设置于机架上且设置有开关;播种筒转动至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时,便与进料管的下端对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玉米种子进行均匀地播种并有效避免出现漏播情况,以提高玉米播种的效率。

A corn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播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玉米播种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玉米是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目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当今我国对玉米总量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故玉米种植业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而由机械设备来替代人工作业是玉米种植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播种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播种作业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播种的均匀性也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玉米种植业的发展,玉米播种开始从传统的人工播种和畜力播种向机械化播种发展。目前,在使用播种机通过播种装置进行玉米播种作业时,容易出现播种不均匀和漏播的情况,从而需要人工后续进行检查,并开展补苗和剔苗工作,这大大影响了玉米播种的效率,对玉米播种的机械化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障碍。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玉米播种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玉米播种机的播种装置容易出现播种不均匀和漏播的情况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玉米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播种轮、播种筒、连杆、挡板以及进料管;所述播种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播种轮通过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所述播种轮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播种筒,每个所述播种筒设置有一个呈方形状的种腔,且所述种腔远离所述播种轮的一端为设置有开口的开口端;每个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开口端设置有一个贯穿其前后两个侧壁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轴线与所述播种轮的轴线同轴分布的弧形槽;且所述播种筒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一个下端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让位槽,且所述让位槽的上端开口;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前端,所述挡板为弧形板,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导向槽同轴分布地位于所述播种轮的后侧;当任意一个所述播种筒随着所述播种轮转动经过与所述挡板对应的位置时,所述播种筒通过所述导向槽穿过所述挡板并由所述挡板挡住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且所述播种筒通过所述让位槽穿过所述连杆;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导向槽插入到所述挡板的上端时,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仍然朝向后上方,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导向槽离开所述挡板的下端时,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朝向下方;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开关;当任意一个所述播种筒随着所述播种轮转动至位于所述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时,便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对正。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播种筒的数量为六个。再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开关为电磁阀,所述进料管在所述开关的下方设置有一计数器。再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机架在所述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设置有一个导种管,所述导种管的中部设置有一进口,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所述进口连接;所述进口通过一个联动机构控制开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U形杆、顶块以及弹簧;所述U形杆的开口朝向下方,所述U形杆的后侧杆的下部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导种管内,且所述U形杆的前侧杆的中部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顶块设置于所述U形杆的前侧杆的下端,所述弹簧夹设于所述顶块的上端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播种筒随着所述播种轮转动至与所述顶块对应的位置时,能够把所述顶块向上顶起;当任意一个所述播种筒随着所述播种轮转动至位于所述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以与所述导种管的下端对正时,下一个将要转动至位于所述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的所述播种筒便把所述顶块向上顶起至所述U形杆的左侧杆的下端高于所述导种管的所述进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播种筒随着播种轮逆时针方向转动至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时,其便于进料管的下端对正,从而可以通过进料管往播种筒的种腔投放玉米种子;接着播种筒继续逆时针转动,以经过挡板所在的位置。当播种筒的导向槽刚插入到挡板的上端时,种腔的开口端仍然朝向后上方,从而使得种腔的开口端还没朝下前便被挡板挡住,位于种腔内的种子便不会泄露出去;当导向槽刚离开挡板的下端时,种腔的开口端是朝向下方的,种腔内的种子便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播种坑内,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因颠簸震动而导致玉米种子提前从种腔内弹出来,从而实现均匀地播种,并有效防止漏播的情况,以提高玉米播种的效率。(2)本技术设置有一个与进料管对应的导种管和联动机构,当任意一个播种筒随着播种轮逆时针转动至位于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以与导种管的下端对正时,下一个将要转动至位于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的播种筒便转动到与顶块对应的位置,并把顶块向上顶起至U形杆的前侧杆的下端高于导种管的进口,从而能够保证进料管准确地把玉米种子投放到播种筒的种腔内,以进一步避免漏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玉米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玉米播种装置的播种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玉米播种装置的播种筒转动经过与挡板对应的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播种轮、3-播种筒、4-连杆、5-挡板、6-进料管、7-种腔、8-导向槽、9-让位槽、10-开关、11-计数器、12-导种管、13-U形杆、14-顶块、1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玉米播种装置,该玉米播种装置包括机架1、播种轮2、播种筒3、连杆4、挡板5以及进料管6。如图1所示,播种轮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机架1上,且播种轮2通过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播种轮2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分布,且播种轮2在工作时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播种轮2可以通过电机作为转动机构来驱动进行转动,播种轮2如果随着机架1一起安装于播种机上,还可以使播种轮2与播种机的行走轮通过链传动机构等连接,从而使播种轮2与播种机的行走轮实现联动。继续如图1所示,播种轮2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播种筒3,播种筒3的一端固定于播种轮2的外圆周表面,另一端向远离播种轮2的外侧延伸。可选的,播种筒3的数量为六个。如图2所示,每个播种筒3设置有一个呈方形状的种腔7,而播种筒3也可以是呈方形状的。种腔7远离播种轮2的一端为设置有开口的开口端,玉米种子能够从开口端进入或排出。每个播种筒3的开口端设置有一个贯穿其前后两个侧壁的导向槽8,导向槽8为轴线与播种轮2的轴线同轴分布的弧形槽,即导向槽8的圆心与播种轮2的圆心一致,且导向槽8的直径大于播种轮2的直径。播种筒3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一个下端与导向槽8相连通的让位槽9,且让位槽9的上端开口,这样让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播种轮、播种筒、连杆、挡板以及进料管;/n所述播种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播种轮通过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所述播种轮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播种筒,每个所述播种筒设置有一个呈方形状的种腔,且所述种腔远离所述播种轮的一端为设置有开口的开口端;每个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开口端设置有一个贯穿其前后两个侧壁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轴线与所述播种轮的轴线同轴分布的弧形槽;且所述播种筒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一个下端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让位槽,且所述让位槽的上端开口;/n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前端,所述挡板为弧形板,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导向槽同轴分布地位于所述播种轮的后侧;当任意一个所述播种筒随着所述播种轮转动经过与所述挡板对应的位置时,所述播种筒通过所述导向槽穿过所述挡板并由所述挡板挡住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且所述播种筒通过所述让位槽穿过所述连杆;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导向槽插入到所述挡板的上端时,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仍然朝向后上方,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导向槽离开所述挡板的下端时,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朝向下方;/n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开关;当任意一个所述播种筒随着所述播种轮转动至位于所述播种轮的轴线的正上方时,便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对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播种轮、播种筒、连杆、挡板以及进料管;
所述播种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播种轮通过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所述播种轮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播种筒,每个所述播种筒设置有一个呈方形状的种腔,且所述种腔远离所述播种轮的一端为设置有开口的开口端;每个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开口端设置有一个贯穿其前后两个侧壁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轴线与所述播种轮的轴线同轴分布的弧形槽;且所述播种筒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一个下端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让位槽,且所述让位槽的上端开口;
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前端,所述挡板为弧形板,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导向槽同轴分布地位于所述播种轮的后侧;当任意一个所述播种筒随着所述播种轮转动经过与所述挡板对应的位置时,所述播种筒通过所述导向槽穿过所述挡板并由所述挡板挡住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且所述播种筒通过所述让位槽穿过所述连杆;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导向槽插入到所述挡板的上端时,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仍然朝向后上方,所述播种筒的所述导向槽离开所述挡板的下端时,所述种腔的所述开口端朝向下方;
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开关;当任意一个所述播种筒随着所述播种轮转动至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巨智程伟东石达金唐国荣钟昌松闫飞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