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及试验台技术

技术编号:2291300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及试验台,该方法包括:测量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数据;将待测试电动自行车前轮加持装置在测功机上;通过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的脚蹬连接器将伺服电机与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中轴相连;根据整车数据中的传动比和曲柄长度,对中轴设定相应平均标准化功率;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模拟人力骑行,测得骑行数据评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能力是否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试验台模拟人力骑行,进行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不仅大幅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测试周期,且测试结果客观、公正,排除了外界不确定因素干扰。

A test method and test-bed for the riding ability of electric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及试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及试验台。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标准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发布,其中6.1.4条对“脚踏骑行能力”规定如下: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应当符合下列要求:a)30min的脚踏骑行距离大于或等于5km;b)两曲柄外侧面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300mm;c)鞍座前端在水平方向位置不得超过中轴中心线。对a)项“脚踏骑行距离”的试验方法规定为:在符合7.2.1.1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试验道路上,设置测试区间,仅以人力骑行30min,测量骑行距离。该项试验主要是采用人力骑行方式。在某次验证试验时,检验员与企业派出的骑行人员对同款电动自行车骑行1km,骑行时间乘5的方法折算5km骑行时间;脚踏5km骑行数据分别为41.5min、24min,数据差异甚大;该项试验与人力相关,体力差异较大,甚至与个体的状态相关;同一车型不同人员骑行,同人不同心态下骑行,结果不一致,甚至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及试验台,以解决现有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由不同人完成,差异甚大,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S101、测量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数据;S102、将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前轮加持装置在测功机上;S103、通过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的脚蹬连接器将伺服电机与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中轴相连;S104、根据所述整车数据中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比和曲柄长度,对中轴设定相应平均标准化功率;S105、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模拟人力骑行,测得骑行数据评估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能力是否合格。特别地,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整车质量、中轴中心与鞍座中心点(人体乘坐点)的位置、鞍座中心点(人体乘坐点)与车把的位置、曲柄的长度、左右曲柄的宽度、飞轮与链轮的传动比、轮胎的规格(直径和宽度)。基于上述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试验台,该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所述试验台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减速机、扭矩传感器及用于连接脚蹬的脚蹬连接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沿水平方向布置,且所述主轴通过万向节与所述脚蹬连接器传动连接。特别地,所述支座能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特别地,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特别地,所述丝杆的一端端头连接有手柄。特别地,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支座上固定有与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套。特别地,定义所述主轴的布置方向为第一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底座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有滑轨,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滑轨相滑动配合的滑块。相比传统采用人力骑行的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通过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试验台模拟人力骑行,进行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不仅大幅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测试周期,而且测试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排除了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试验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其能够模拟人力骑行,具有省力、准确、有效的优点,且其支座能上下移动,机架能够水平移动,进而可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车型,具有通用性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伺服电机;2、减速机;3、扭矩传感器;4、脚蹬连接器;5、支座;6、联轴器;7、主轴;8、底座;9、机架;10、丝杆;11、手柄;12、滑轨;13、滑块;14、万向节;15、带座外球面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包括:S101、测量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数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整车质量、中轴中心与鞍座中心点(人体乘坐点)的位置、鞍座中心点(人体乘坐点)与车把的位置、曲柄的长度、左右曲柄的宽度、飞轮与链轮的传动比、轮胎的规格(直径和宽度)。S102、将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前轮加持装置在测功机上。S103、通过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的脚蹬连接器将伺服电机与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中轴相连。S104、根据所述整车数据中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比和曲柄长度,对中轴设定相应平均标准化功率。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传动比为2:1的车型,中轴的平均最大标准化功率建议取值范围为0.65W/kg至0.7W/kg;其他传动比类型可根据对应系数调整(可根据标准脚踏力,给出合适值)。S105、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模拟人力骑行,测得骑行数据评估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能力是否合格。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是在若干次实际的试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针对整车数据中每个参数均进行了大量的验证和分析工作,下面对较相关的几点扼要说明如下:针对不确定度分量,骑行功率的不确定度分量由骑行不确定度、仪器测量不确定度和显示仪器分辨率不确定度等组成。后两者不确定引起的误差远低于骑行不确定度,影响较小。为简化评价模型,本实施例中仅考虑骑行不确定度。试验结果表明,整车总质量与标准化功率无关;当一款车型骑行不舒适时,鞍座高度对骑行的影响不大;数据将随着骑行时间的延长,骑行者逐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S101、测量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数据;/nS102、将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前轮加持装置在测功机上;/nS103、通过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的脚蹬连接器将伺服电机与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中轴相连;/nS104、根据所述整车数据中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比和曲柄长度,对中轴设定相应平均标准化功率;/nS105、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模拟人力骑行,测得骑行数据评估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能力是否合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01、测量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数据;
S102、将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前轮加持装置在测功机上;
S103、通过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的脚蹬连接器将伺服电机与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中轴相连;
S104、根据所述整车数据中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比和曲柄长度,对中轴设定相应平均标准化功率;
S105、电动自行车脚踏骑行能力测试实验台模拟人力骑行,测得骑行数据评估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能力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整车质量、中轴中心与鞍座中心点的位置、鞍座中心点与车把的位置、曲柄的长度、左右曲柄的宽度、飞轮与链轮的传动比、轮胎的规格。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能力测试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减速机、扭矩传感器及用于连接脚蹬的脚蹬连接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震涛万宇明李小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