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春雅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16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是将胶原类原料经酸性液体中搅拌均匀、过滤除去颗粒杂质、去除气体,得到原料液,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将原料液注入凝固液中,使原料液定型,再经晾干、搓捻/或不搓捻、交联工艺获得胶原长丝,所得长丝可根据临床需要制作为多种形态产品,如丝线状、膜片状、卷筒状、柱状、球状、块状等。其优点是延长胶原纤维长度、提升胶原纤维强度、获得可完全吸收的胶原长丝,制得产品用于体内或体表,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获得胶原类长丝,并根据市场需要制作成多种产品,整体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降解吸收、无毒副作用、纤维长度可控、强度可控的特点。

A kind of medical absorbable biomaterial fila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以及3D打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
技术介绍
目前,在胶原类产品长纤维
,由于胶原类产品的溶液具有不同程度的粘稠度,制作长纤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需要经过调解pH等长时间操作,方可获得较短纤维或纠缠在一起的长纤维。为了制作出具有一定长度和强度的胶原长丝,满足市场对胶原类多元产品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资少、操作方便、可降解吸收、无毒副作用、纤维长度可控、强度可控的胶原长丝,利用此类长丝,可制得丝线状、膜片状、卷筒状、柱状、球状、块状等多种多样的临床所需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降解吸收、无毒副作用、纤维长度可控、强度可控的胶原长丝,利用此类长丝,可制得丝线状、膜片状、卷筒状、柱状、球状、块状等多种多样的临床所需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材料可以是纯胶原、胶原与粘多糖的复合物或胶原与壳聚糖等多种物质的组合;原材料经酸性溶液搅拌均匀、过滤除去颗粒杂质、去除气体,得到原料液;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将原料液注入凝固液中,得到单丝、复丝或特定形状;凝固液为醇类、酮类、酮类与氨水混合物;经凝固液定型后,经晾干、搓捻/或不搓捻、交联工艺获得胶原长丝;长丝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制作;长丝的强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制作;交联工艺可采用物理交联、化学交联和物理-化学交联,交联时间根据产品需要进行设定;所得长丝可以用于制作丝线装、膜片状、卷筒状、柱状、球状、块状等产品。在上述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中,所述原材料可以是单纯的胶原、可以是胶原与粘多糖的复合物、也可以是胶原与壳聚糖等多种物质的组合。在上述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中,所述凝固液为醇类时,搅拌时间为60-90min;最优选的搅拌时间为20-80min。醇的浓度为50%-100%;凝固液为酮类时,酮的浓度为70-100%;凝固液为酮类与氨水混合物时,体积比:酮类:氨水:水为50-150:3-10:0.5-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中,所述原料液注入凝固液中的速度为0.5-20cm/s。优选的原料液注入凝固液中的速度为4-15cm/s,最优选的原料液注入凝固液中的速度为5cm/s。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中,所述物理交联法包括紫外线照射发、热交联;所用化学交联法包括醛类交联、亚胺类交联、二异氰酸酯类交联、京尼平交联、叠氮二苯基磷交联、原花青素交联;以及物理-化学交联法。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将胶原类原料经酸性液体中搅拌均匀、过滤除去颗粒杂质、去除气体,得到原料液,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将原料液注入凝固液中,使原料液定型,再经晾干、搓捻、交联工艺获得胶原长丝,所得长丝可根据临床需要制作为多种形态产品,如丝线状、膜片状、卷筒状、柱状、球状、块状等,整体具有投资少、操作方便、可降解吸收、无毒副作用、纤维长度可控、强度可控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投资少、操作方便、可降解吸收、无毒副作用、纤维长度可控、强度可控的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制作方法。实施例1:以纯胶原为例(一)量取0.5M冰醋酸水溶液,加入胶原,搅拌45min,过滤去除颗粒杂质。(二)采用震动抽真空方式去除多余气体,得到0.6%原料液。(三)将原料液以0.5cm/s的速度注入凝固液中,凝固液为50%乙醇溶液。(四)注入的单丝定型后,取出晾干,得到长纤维。(五)将长纤维经过搓捻方式,使多根长纤维搓捻、缠绕在一起,得到一股长丝。(六)将长丝放入戊二醛气体中进行交联,提升长丝强度。(七)通过纺织机将长丝进行编织,得到膜片状产品,或可通过其他编织方式,得到其他形状的产品。实施例2:以纯胶原为例(一)量取0.5M冰醋酸水溶液,加入胶原,搅拌75min,过滤去除颗粒杂质。(二)采用震动抽真空方式去除多余气体,得到0.6%原料液。(三)将原料液以5cm/s的速度注入凝固液中,凝固液为75%乙醇溶液。(四)注入的复丝定型后,取出晾干,得到长丝。(五)将长丝放入戊二醛气体中进行交联,提升长丝强度。(六)通过纺织机将长丝进行编织,得到膜片状产品,或可通过其他编织方式,得到其他形状的产品。实施例3:以纯胶原为例(一)量取0.5M冰醋酸水溶液,加入胶原,搅拌90min,过滤去除颗粒杂质。(二)采用震动抽真空方式去除多余气体,得到0.6%原料液。(三)将原料液10cm/s的速度注入凝固液中,凝固液为无水乙醇溶液。(四)注入的单丝定型后,取出晾干,得到长纤维。(五)将长纤维经过搓捻方式,使多根长纤维搓捻、缠绕在一起,得到一股长丝。(六)将长丝放入戊二醛气体中进行交联,提升长丝强度。(七)通过纺织机将长丝进行编织,得到膜片状产品,或可通过其他编织方式,得到其他形状的产品。实施例4:以胶原与粘多糖复合物为例(一)量取0.5M冰醋酸水溶液,加入胶原,搅拌30min,加入粘多糖(如硫酸软骨素),继续搅拌30min,过滤去除颗粒杂质。(二)采用超声方式去除多余气体,得到0.5%原料液。(三)将原料液以0.5cm/s的速度注入凝固液中,注入的为复丝,凝固液为酮类:氨水:水=100:6:1。(四)注入的复丝定型后,取出晾干,得到长丝。(五)将长丝采用热交联方式进行交联,提升长丝强度。(六)通过纺织机将长丝进行编织,得到膜片状产品,或可通过其他编织方式,得到其他形状的产品。实施例5:以胶原与粘多糖复合物为例(一)量取0.5M冰醋酸水溶液,加入胶原,搅拌45min,加入粘多糖(如硫酸软骨素),继续搅拌45min,过滤去除颗粒杂质。(二)采用超声方式去除多余气体,得到0.5%原料液。(三)将原料液以5cm/s的速度注入凝固液中,注入的为复丝,凝固液为酮类:氨水:水=100:8:1。(四)注入的复丝定型后,取出晾干,得到长丝。(五)将长丝采用热交联方式进行交联,提升长丝强度。(六)通过纺织机将长丝进行编织,得到膜片状产品,或可通过其他编织方式,得到其他形状的产品。实施例6:以胶原与粘多糖复合物为例(一)量取0.5M冰醋酸水溶液,加入胶原,搅拌80min,加入粘多糖(如硫酸软骨素),继续搅拌80min,过滤去除颗粒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其特征在于:原材料可以是纯胶原、胶原与粘多糖的复合物或胶原与壳聚糖等多种物质的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其特征在于:原材料可以是纯胶原、胶原与粘多糖的复合物或胶原与壳聚糖等多种物质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其特征在于:原材料经酸性溶液浸泡6h后搅拌10-120min或直接搅拌10-180min至均匀、过滤除去颗粒杂质、去除气体,得到0.3%-1.0%原料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搅拌时间为30-90min;最优选的搅拌时间为30-8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长丝,其特征在于:
(1)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将原料液注入凝固液中,得到单丝、复丝或特定形状;
(2)凝固液为醇类、酮类、酮类与氨水混合物;
(3)经凝固液定型后,经晾干、搓捻/或不搓捻、交联工艺获得胶原长丝;
(4)长丝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制作;
(5)长丝的强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制作;
(6)交联工艺可采用物理交联、化学交联和物理-化学交联,交联时间根据产品需要进行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春雅
申请(专利权)人:袁春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