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I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接着剂、层叠体、电池用包装材、电池用容器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12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烯烃树脂般的非极性的基材与金属基材的接着性、耐热性优异的接着剂、层叠体、电池用包装材、电池用容器及电池。接着剂,包含第一剂与第二剂,所述第一剂包含树脂(A),所述树脂(A)包括含有酸基的树脂(A1),所述第二剂包含环氧化合物(B1),所述环氧化合物(B1)在55℃下的粘度为0.05Pa·s以上、55Pa·s以下,所述接着剂还包含有机磷系化合物(C)、以及咪唑化合物(D),相对于所述树脂(A)100质量份,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C)的调配量为0.01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相对于所述树脂(A)100质量份,所述咪唑化合物(D)的调配量为0.06质量份以上、0.35质量份以下。

Adhesives, laminations, packaging materials for batteries, containers for batteries and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着剂、层叠体、电池用包装材、电池用容器及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着剂,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适宜对树脂基材与金属基材进行接着的接着剂、使用该接着剂而获得的层叠体、二次电池用包装材、电池用容器及电池。
技术介绍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及在该些之间封入电解液等的构成。另外,作为用来封入用于将正极与负极的电导出至外部的导线的封入袋,已知有使用将包含烯烃树脂的热封层、与包含铝箔等金属箔或金属蒸镀层的金属基材、和塑料贴合而成的层叠体(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9-28310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943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经由接着剂将包含烯烃树脂的热封层与金属基材贴合时,一般会设置一边进行加温一边促进接着剂的硬化的所谓熟化(aging)步骤。熟化步骤的熟化温度、熟化时间适当选择即可,作为一例,优选在烯烃树脂的热收缩影响小的80℃以下进行。另一方面,有熟化温度越低、且熟化时间越短,则越难以发挥接着剂的特性的倾向。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此种状况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以低温进行熟化的情况下如烯烃树脂般的非极性的基材与金属基材的接着性也优异的接着剂。进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此种接着剂而获得的层叠体、使用该层叠体而获得的二次电池包装材及电池。[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着剂,包含第一剂与第二剂,第一剂包含含有酸基的树脂,第二剂包含在52℃下的粘度为0.05Pa·s以上、25Pa·s以下的环氧化合物,所述接着剂还包含有机磷系化合物、以及咪唑化合物,相对于树脂100质量份,有机磷化合物的调配量为0.01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相对于树脂100质量份,咪唑化合物的调配量为0.06质量份以上、0.35质量份以下。[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接着剂即便在以低温进行熟化的情况下,如烯烃树脂般的非极性的基材与金属基材的接着性、耐电解液性也优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接着性、耐电解液性优异。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剂>本专利技术的接着剂包含:第一剂,包含树脂(A),所述树脂包括含有酸基的树脂(A1);以及第二剂,包含在52℃下的粘度为0.05Pa·s以上、25Pa·s以下的环氧化合物;还包含有有机磷系化合物、以及咪唑化合物。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接着剂的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剂)第一剂包含含有酸基的树脂(A1)作为树脂(A)。作为含有酸基的树脂(A1)所包括的酸基,可列举:羧基、羧酸酐基、磺酸基、磷酸基等。含有酸基的树脂可包括该些中的仅一种,也可包括两种以上。含有酸基的树脂(A1)的树脂骨架并无特别限定,可优选地使用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烯烃树脂等。作为含有酸基的丙烯酸树脂,例如可列举将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及具有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作为必需成分,且视需要与其他聚合性不饱和单体进行聚合而获得的共聚物。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也可兼为具有酸基的聚合性单体,该情况下,含有酸基的丙烯酸树脂可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及酸基的聚合性单体的均聚物。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酰基”是指丙烯酰基与甲基丙烯酰基的一者或两者,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的一者或两者,所谓“(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一者或两者。作为具有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β-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2-acryloyloxyethylsuccinicacid)、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2-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2-acryloyloxyethylhexahydrophthalicacid)及该些的内酯改性物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及羧基的化合物;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酸磷酸酯、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酸磷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的磷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的磷酸酯、聚烷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的磷酸酯、磷酸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三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亚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四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及磷酸基的化合物;2-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磺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烷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或该些的盐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及磺酸基的化合物;巴豆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柠康酸、戊烯二酸、衣康酸等。该些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具有碳原子数为1~2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氧基乙基酯等具有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酰氧基乙酯(benzoyloxy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内酯改性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烷二醇等具有羟基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2,2,2-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2,3,3-四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5H-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2H,2H-十七氟癸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乙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氟烷基的碳的碳原子数为1至18的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硅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N,N-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其他聚合性不饱和单体,可列举: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酸二丁酯、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富马酸二丁酯、衣康酸二甲酯、衣康酸二丁酯、富马酸甲基乙酯、富马酸甲基丁酯、衣康酸甲基乙酯等不饱和二羧酸酯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苯乙烯衍生物;丁二烯、异戊二烯、戊二烯、二甲基丁二烯等二烯(diene)系化合物;氯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着剂,包含第一剂与第二剂,/n所述第一剂包含树脂(A),所述树脂(A)包括含有酸基的树脂(A1),/n所述第二剂包含环氧化合物(B1),所述环氧化合物(B1)在55℃下的粘度为0.05Pa·s以上、55Pa·s以下,/n所述接着剂还包含有机磷系化合物(C)、以及/n咪唑化合物(D),/n相对于所述树脂(A)100质量份,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C)的调配量为0.01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n相对于所述树脂(A)100质量份,所述咪唑化合物(D)的调配量为0.06质量份以上、0.35质量份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5 JP 2018-114555;20190402 JP 2019-0705331.一种接着剂,包含第一剂与第二剂,
所述第一剂包含树脂(A),所述树脂(A)包括含有酸基的树脂(A1),
所述第二剂包含环氧化合物(B1),所述环氧化合物(B1)在55℃下的粘度为0.05Pa·s以上、55Pa·s以下,
所述接着剂还包含有机磷系化合物(C)、以及
咪唑化合物(D),
相对于所述树脂(A)100质量份,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C)的调配量为0.01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
相对于所述树脂(A)100质量份,所述咪唑化合物(D)的调配量为0.06质量份以上、0.35质量份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着剂,其中所述含有酸基的树脂(A1)包含结晶性的酸改性烯烃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5的任一项所述的接着剂,其包含酸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接着剂,其中所述环氧化合物(B1)在55℃下的粘度为0.05Pa·s以上、5Pa·s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勉中村英美小林裕季神山达哉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