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爬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04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爬坡机,包括:机架,包括机架两端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的水平段和机架中部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段;从动机构,架设在机架的两水平段边缘处;双向传动机构,架设在机架的水平段与倾斜段之间的弯折处;传输链,环绕从动机构和双向传动机构架设在机架上,传输链的内底部与从动机构、双向传动机构相咬合,以实现带动传输链双向运转。本发明专利技术传输链整体设置在倾斜的机架上,使得传输链在倾斜段与水平段之间的过渡更顺畅,避免货物堆积;此外,在传输链倾斜段与水平段之间的弯折处环绕有双向传动机构,使得传输链的中部同样处于紧绷状态,让传输链提供运输动力使其实现双向运输的同时还可提高传输链的换向及时性。

A two-way gr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爬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爬坡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输带被广泛应用在货物运输领域,现有的传输带除了可在同一水平方向上进行运输外,还可通过爬坡机将货物运输到不同的高度,从而提高货物转移的效率。但是,现有的爬坡设备是由多段传输带拼接而成的,相邻传输带拼接处的衔接性较差,使得货物经常卡顿在传输带的拼接处,使得货物无法持续运输,影响货物运输效率。再有,一般的双向爬坡设备的驱动装置通常设置在传输带的两端,两个驱动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当需要更换货物运输方向时,控制其中一个驱动装置工作,另一个驱动装置停止,从而实现改变传输带运输方向的作用。但是由于驱动装置设置在传输带的两端,虽然可实现更换方向的作用,但是由于传输带中部距离驱动装置较远,驱动装置无法直接驱动传输带中部,在更换方向时,传输带中部的运输反应较为迟缓,需要驱动装置耗费更多能耗才能带动传输带运输,使得传输带换向不及时,且耗能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爬坡机,在爬坡机的弯折处设置有双向传动机构,可提高传输带链的换向及时性,实现货物双向运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向爬坡机,包括:机架,包括机架两端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的水平段和机架中部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段;从动机构,架设在机架的两水平段的边缘处;双向传动机构,架设在机架的水平段与倾斜段之间的弯折处;传输链,环绕从动机构和双向传动机构架设在机架上,传输链的内底部与从动机构、双向传动机构相咬合,以实现带动传输链双向运转。进一步地,所述双向传动机构包括双向驱动装置、主动轮和两个托轮,双向驱动装置与主动轮相联动;两托轮设置在传输链拐弯处的下方,两托轮具有高度差并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主动轮设置在两托轮的间隙中,传输链经过一托轮的外表面后环绕主动轮,再经过另一托轮的外表面后往从动机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的轴心位于两托轮的轴心所在直线的下方。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托轮的轴心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度与机架的倾斜角度相同。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托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的直径,且托轮的直径为主动轮上齿轮直径的2~4倍。进一步地,位于机架上端的所述从动机构的下顶点所在水平切线低于靠近该从动机构的托轮的上顶点所在水平切线。进一步地,所述传输链的上表面设置有塑料软片,塑料软片垂直固定在传输链上。进一步地,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转轴和套装在转轴外的若干个齿轮,转轴带动齿轮同步转动,并在传输链的内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矩阵式排列的卡槽,齿轮的齿牙与传输链上的卡槽相咬合。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托辊组件,若干个托辊组件在机架上的分布与机架的倾斜角度相吻合,传输链套装在若干个托辊组件外。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倾斜角度为10°~4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传输链整体设置在倾斜的机架上,使得传输链在倾斜段与水平段之间的过渡更顺畅,避免货物堆积;此外,在传输链倾斜段与水平段之间的弯折处环绕有双向传动机构,使得传输链的中部同样处于紧绷状态,让传输链提供运输动力使其实现双向运输的同时还可提高传输链的换向及时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向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01、托辊组件;2、从动机构;3、双向传动机构;301、主动轮;302、托轮;303、双向驱动装置;4、传输链;5、塑料软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双向爬坡机,可在双向传动机构3的带动下爬坡机上的传输链4可双向转动,使得爬坡机上的货物可实现双向运输。在本实施例中双向爬坡机包括有机架1、从动机构2、双向传动机构3和传输链4。如图1、图2所示,所述机架1的两端往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两水平段,其中部具有倾斜角度形成倾斜段,使得机架1从下到上呈现先水平,后倾斜,再水平的状态,机架1可通过水平段与其他的运输平台或传送带进行对接,而机架1中部倾斜使得货物可沿着爬坡机进行爬升或下降,实现将货物运输到不同高度。在机架1上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且具有一定高度差的托辊组件101,若干个托辊组件101在机架1上的分布与机架1的倾斜角度相吻合,传输链4套装在若干个托辊组件101外后使得传输链4同样具有水平段和倾斜段,而在本实施例中传输链4设置为模块式传输链4,通过多个模块相互拼接为一完整的传输链4,使得传输链4在水平段和倾斜段的衔接处不留空隙,在传输链4的带动下使得货物从水平段运输到倾斜段时货物可更加流畅地进行爬升,避免货物堆积。而在机架1的两端设置有从动机构2,从动机构2可协助传输链4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从动机构2包括转动轴和套装在转动轴外的若干个齿轮,转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1的侧壁上,传输链4环绕从动机构2,并在传输链4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若干个卡槽呈矩阵式分布,每行卡槽中相邻卡槽之间的距离与转动轴上相邻的齿轮之间的距离相吻合,每列卡槽中相邻卡槽之间的距离与转动轴上齿轮的齿距相对应,使得传输链4转动时可带动齿轮以转动轴为轴进行转动,减少传输链4与从动机构2的摩擦力,提高传输链4的运输流畅性。传输链4环绕机架1两端的从动机构2和若干个托辊组件101后,再经过位于传输链4弯折处下方的双向传动机构3形成一首尾相接的完整传输链4,双向传动机构3设置在传输链4弯折处可使得弯折处的传输链4维持紧绷状态,避免传输链4在弯折处或中部出现松垮现象,影响传输链4的运输性能。所述双向传动机构3包括主动轮301和两个托轮302,一托轮302设置在传输链4弯折处下方,并位于靠近从动机构2处,另一托轮302设置在该托轮302的左下方,使得两托轮302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而该间隙中设置有主动轮301,所述主动轮301上套装有若干个齿轮,主动轮301上的齿轮与传输链4内底部的卡槽相咬合,主动轮301的端部与双向驱动装置303相连接,双向驱动装置303可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使得传输链4可实现双向运输。两个所述托轮302的直径均大于主动轮301的直径,且托轮302的直径为主动轮301上齿轮直径的2~4倍,在本实施例中托轮302直径为主动轮301上齿轮的直径的2.5倍,使得传输链4与托轮30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增大托轮302与传输链4的接触摩擦力,使得托轮302牵引传输链4的效果更加明显。传输链4经过一托轮302的外表面后环绕主动轮301,再经过另一托轮302的外表面后往从动机构2方向延伸,让位于机架1下方的传输链4仍处于紧绷状态,使得爬坡机上传输链4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双向驱动装置303带动主动轮301转动时,主动轮301位于传输链4靠近中部的位置,使得主动轮301的动力可更加及时地作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爬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包括机架两端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的水平段和机架中部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段;/n从动机构,架设在机架的两水平段的边缘处;/n双向传动机构,架设在机架的水平段与倾斜段之间的弯折处;/n传输链,环绕从动机构和双向传动机构并架设在机架上,传输链的内底部与从动机构、双向传动机构相咬合,以实现带动传输链双向运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爬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包括机架两端往水平方向延伸而成的水平段和机架中部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段;
从动机构,架设在机架的两水平段的边缘处;
双向传动机构,架设在机架的水平段与倾斜段之间的弯折处;
传输链,环绕从动机构和双向传动机构并架设在机架上,传输链的内底部与从动机构、双向传动机构相咬合,以实现带动传输链双向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爬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传动机构包括双向驱动装置、主动轮和两个托轮,双向驱动装置与主动轮相联动;两托轮设置在传输链拐弯处的下方,两托轮具有高度差并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主动轮设置在两托轮的间隙中,传输链经过一托轮的外表面后环绕主动轮,再经过另一托轮的外表面后往从动机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爬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的轴心位于两托轮的轴心所在直线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爬坡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托轮的轴心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度与机架的倾斜角度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健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南新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