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空气氮源的作物灌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0813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空气氮源的作物灌水系统,包括:高压放电箱,高压放电箱中安装有放电装置,用于将输入高压放电箱中的空气电离成空气离子;空气箱,与高压放电箱连通,将经过高压放电箱电离后的空气离子通入空气箱中,与空气箱中的新鲜空气混合;水箱,与空气箱连通,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连通灌水装置,用于将空气箱中的气体和水混合后,形成含氮灌溉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用高压放电装置模拟闪电打雷的放电作用,生成作物能够吸收的离子态含氮化合物,利用该作物灌水系统,能为作物提供含有氮肥的灌溉水。

A crop irrigation system using air nitrogen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空气氮源的作物灌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溉系统
,特别是一种利用空气氮源的作物灌水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氮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但氮气中的氮元素不能直接被植物所利用,需要把这些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可用的含氮化合物,才能被作物吸收,“雷雨发庄稼”,就是说,打雷给土地送来了宝贵的营养,喂肥了庄稼。具体来说,在电闪雷鸣的时候,由于闪电的催化作用,闪电会使空气中的分子发生电离,电离后的氮、氧分子具有很强的活化性质,反应生成氮氧化物,溶解于雨水中形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降落至土壤里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形成天然氮肥,据有关测算,全球每年因为闪电形成的氮肥约为4亿吨,主要发生在热带。虽然雷雨能有效固氮,但是打雷有时节和地域的限制,并且不可控,分布不均,远远不能满足作物对氮肥的需求。目前还是会大量使用化肥来满足作物对氮的需求。2017年,我国合成氨、氮肥和尿素产量分别达到5629.8万吨、3820.5万吨和5337.1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5%以上。过量施用氮肥还对土壤、水体污染严重。长期大量施用氮肥,特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空气氮源的作物灌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高压放电箱,所述高压放电箱中安装有放电装置,用于将输入高压放电箱中的空气电离成空气离子;/n空气箱,与高压放电箱连通,将经过高压放电箱电离后的空气离子通入空气箱中,与空气箱中的空气混合;/n水箱,与空气箱连通,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连通灌水装置,用于将空气箱中的气体和水混合后,形成含氮灌溉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空气氮源的作物灌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放电箱,所述高压放电箱中安装有放电装置,用于将输入高压放电箱中的空气电离成空气离子;
空气箱,与高压放电箱连通,将经过高压放电箱电离后的空气离子通入空气箱中,与空气箱中的空气混合;
水箱,与空气箱连通,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连通灌水装置,用于将空气箱中的气体和水混合后,形成含氮灌溉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装置包括放电电极、相对电极和高压电施加部,所述放电电极固定安装在高压放电箱的一侧内壁上,与放电电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相对电极,放电电极与相对电极用通电电路连接,通电电路中安装有高压电施加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包括电极底座和针状电极部,所述电极底座固定安装在高压放电箱的一侧内壁上,所述针状电极部的轴线方向与电极底座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为长条形,位于与放电电极相对的的位置,放电电极的轴线与相对电极的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昱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千亿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