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及其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080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及其施工工艺,涉及盐碱地改造技术领域,解决了植物的根系容易因为积水浸泡而烂根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设置于盐碱地上的种植沟、设置于种植沟内且覆盖在种植沟表面上以用于防止盐碱地内的盐碱渗进种植沟内的透气防渗层以及填充于透气防渗层内以用于供种植物种植用的种植土层;其中,还包括设置于种植沟底部以用于供种植沟底部的积水排出的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避免种植土层内水量过多时无法及时排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改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我国盐碱土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沿海地区是大陆和海洋的过渡带,易受风暴潮、盐尘、盐雾的影响,且一般地势较低,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黏重,自然脱盐率低,更容易发育成为盐碱土,导致我国沿海城市的绿化用地受限,为此,实现盐碱地绿化种植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授权公告号为CN10223232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及盐碱地的种植方法,将盐碱地表层土去除掉,在去除了表层土的盐碱地上设置透气性防渗骨料层,在所述透气性防渗骨料层上设置种植土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盐碱地的种植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植物和/或植物种子栽种于改良后的盐碱地中,其中,该改良后的盐碱地是经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处理的。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通过设置透气性防渗谷料以防止了地下盐碱水的上窜,从而达到避免盐碱上升的效果,使得盐碱地上的种植物不易收到盐碱的影响;但是,透气性防渗谷料同时也抑制了种植土层中水份的下渗,在多雨季节大量的雨水积蓄在种植土层中,容易造成盐碱地上植物的根系腐烂,影响植物的生成,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其具有能够避免种植土层内水量过多时无法及时排出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包括:种植沟,所述种植沟设置于盐碱地上;透气防渗层,所述透气防渗层覆盖在种植沟表面上;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填充于透气防渗层上,所述种植土层的顶部高于地表面35-45cm;以及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侧部分处于种植土层,所述排水管的下侧预埋于种植沟内,所述排水管伸至透气防渗层的部分设置有若干道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气防渗层起隔离种植土层和盐碱地的效果,使得盐碱地内的盐碱不会对种植在种植土层上的种植物造成影响,通过将种植土层抬高种植物种植高度的效果,这样地下水位(含有盐碱的地下水)就相对降低,使得盐碱能够得到进一步控制,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经过效果,并且,能够增加种植物根部伸展空间的效果,且当盐碱地内的盐碱水分意外渗进种植沟内时,种植高度被抬高的种植物不易直接与盐碱水接触,当种植沟内出现积水时,积水会通过通孔进入排水管内,从而达到防止种植坑内积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伸进种植土层的部分覆盖有土工布,所述种植土层的底部设置有覆盖在土工布表面上的砂砾隔离带,所述种植土层的底部还设置有覆盖在砂砾隔离带表面上的鹅卵石隔离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土工部能够防止种植土直接渗进排水管内,能够起到防止种植土流失的效果,利用砂砾隔离带和鹅卵石隔离带能够起到净化、过滤积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的长度沿种植沟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水管设置于种植沟的其中一侧上,所述透气防渗层远离种植沟的一侧的水平高度高于透气防渗层靠近种植沟的一侧水平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透气防渗层的底部倾斜设置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便于种植沟底部的积水沿着透气防渗层的底部流动至排水管附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沟的底部下凹设置,所述排水管埋设于种植沟底部下凹的区域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种植沟内出现积水时,积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流至下凹的区域内,从而实现引导积水集中的效果,便于积水排至排水管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沟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道蓄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水槽能够在种植沟的底部储蓄少量积水,在种植土层内缺少水分时,蓄水槽储蓄的积水能够通过蒸腾的作用回用于种植土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盐碱地上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管其中一端伸至排水沟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排水管使得排水管收集的积水能够直接排放至市政排水系统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覆盖在种植土层表面上的树盘覆盖层,所述树盘覆盖层由粗砂、锯末和泥炭混合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树盘覆盖层能够减少地表蒸发,防止盐碱上升。一种用于如上述的盐碱地种植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挖掘种植沟,挖掘深度为40-60cm;步骤二:在种植沟内挖掘沿种植沟长度方向设置预埋沟,然后开始在种植沟内覆盖上透气防渗层,所述透气防渗层的厚度为3-5cm;步骤三:在预埋沟内预埋其中一端伸出种植沟外的排水管,并在排水管伸出种植沟外的部分钻出通孔,然后在排水管上覆盖土工布;步骤四:在透气防渗层上堆放覆盖在土工布上的砂砾以形成砂砾隔离带,然后在透气防渗层上堆放覆盖在砂砾隔离带上的鹅卵石以形成鹅卵石隔离带;步骤五:回填厚度为80-100cm的种植土层,回填完成的种植土层高于地表面35-45cm;步骤六:在种植土层上种植抗盐碱树,并在种植土层表面上覆盖粗砂、锯末和泥炭混合物以形成树盘覆盖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以形成种植沟,通过步骤二和步骤三能够完成透气防渗层和排水管的安装,通过步骤四能够对覆盖在排水管上的土工布进行保护,防止进行步骤五时,回填土将土工部冲开,利用步骤六能够形成树盘覆盖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进行步骤五时,首先回填40-60cm种植土,然后人工松土35-55cm,并清理掉杂物,再拌入有机肥和土壤疏松基质2-3cm以形成改良土壤,最后回填35-45cm深的田园种植土以形成种植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物的根系主要集中在种植坑内,因此种植土层可以分两次回填,第一次回填土利用有机肥增加种植物肥力,并利用土壤疏松基质防止土壤板结,第二次回填田园种植土以使得种植土层高于地表面即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平方米的第一次回填土中,有机肥的拌入量为10公斤,拌入有机肥和土壤疏松基质后,人工翻地25-35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种植土层肥料过多,导致种植物烧根的问题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排水管能够收集种植沟内的积水,并将积水迅速排出,避免种植沟内积水过多导致植物烂根的情况发生;(2)能够相对于种植物的种植高度降低地下水位,使得盐碱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经过效果;(3)能够相对于种植沟的底部抬高种植物的种植高度,使得种植沟底部出现意外积水时,也不会立刻对种植物的根系造成影响;(4)能够增加种植物根系的伸展空间,使得种植物的根系能够延缓与透气防渗层的接触时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种植沟(1),所述种植沟(1)设置于盐碱地上;/n透气防渗层(2),所述透气防渗层(2)覆盖在种植沟(1)表面上;/n种植土层(3),所述种植土层(3)填充于透气防渗层(2)上,所述种植土层(3)的顶部高于地表面35-45cm;/n以及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上侧部分处于种植土层(3),所述排水管(4)的下侧预埋于种植沟(1)内,所述排水管(4)伸至透气防渗层(2)的部分设置有若干道通孔(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种植沟(1),所述种植沟(1)设置于盐碱地上;
透气防渗层(2),所述透气防渗层(2)覆盖在种植沟(1)表面上;
种植土层(3),所述种植土层(3)填充于透气防渗层(2)上,所述种植土层(3)的顶部高于地表面35-45cm;
以及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上侧部分处于种植土层(3),所述排水管(4)的下侧预埋于种植沟(1)内,所述排水管(4)伸至透气防渗层(2)的部分设置有若干道通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伸进种植土层(3)的部分覆盖有土工布(8),所述种植土层(3)的底部设置有覆盖在土工布(8)表面上的砂砾隔离带(9),所述种植土层(3)的底部还设置有覆盖在砂砾隔离带(9)表面上的鹅卵石隔离带(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的长度沿种植沟(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水管(4)设置于种植沟(1)的其中一侧上,所述透气防渗层(2)远离种植沟(1)的一侧的水平高度高于透气防渗层(2)靠近种植沟(1)的一侧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沟(1)的底部下凹设置,所述排水管(4)埋设于种植沟(1)底部下凹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沟(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道蓄水槽(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盐碱地上的排水沟(11),所述排水沟(11)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管(4)其中一端伸至排水沟(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群何大胜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瀚卓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