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769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54
电磁加热组件。涉及电磁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磁加热管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发热量低、能耗低、安全性好且设备成本低、设备体积小的电磁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加热管和一根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交替穿设两根加热管,并在两根加热管中缠绕若干圈。所述加热丝为涂覆有绝缘层的铜丝。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导热油炉中,所述导热油炉的两侧具有封头,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中的顶板固定连接在其中一封头上,使得若干对所述加热管容置于导热油炉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保证了安全性,降低了设备能耗。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磁加热管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电磁加热管广泛应用于热水器、集中供暖设备、热水器、蒸汽炉、导热油炉等设备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1月2日公告的一份名为“高效电磁加热热水炉”、申请号为“201820213346.3”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其中沿加热筒的轴向设置了若干加热管,并于加热管外绕设加热线圈,从而在通电后使得加热管发热,最终完成对流经加热管的液体的加热。然而,此类加热线圈置于加热管外侧的技术方案,通常具有着以下缺陷:一、加热线圈与化热管的接触面积极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加热线圈极易发热,从而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二、加热线圈的发热实质上是将电能浪费在了无谓的热能上,给能耗带来了较大的额外增加;三、由于加热线圈处于加热管的外侧,因此,出于隔热以及防辐射考虑,通常需于加热线圈的外侧再包裹隔热层以及屏蔽层,从而极大的增加了设备成本以及设备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发热量低、能耗低、安全性好且设备成本低、设备体积小的电磁加热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加热管和一根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交替穿设两根加热管,并在两根加热管中缠绕若干圈。所述加热丝为涂覆有绝缘层的铜丝。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顶板、底板、顶罩、底罩和若干加热单元;所述顶板开设有若干与加热管适配的顶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与加热管适配的底孔,所述加热单元中的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孔和底孔中,若干所述加热单元中的加热丝依次串联,所述顶罩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方、且空罩加热丝裸露在顶板之上的部分,所述底罩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方、且空罩加热丝裸露在底板之下的部分。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加热水管中,所述加热水管包括储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储水管中,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中的顶板、底板均与储水管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进水管依次穿设与顶罩和顶板的中心,所述出水管依次穿设底罩和底板的中心。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蒸汽炉中,所述蒸汽炉的一侧的上部具有进水口、且另一侧的顶部具有出汽口,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中的顶板固定连接在蒸汽炉的顶部、且底板固定连接在蒸汽炉的底部,若干对所述加热管穿设于所述蒸汽炉中。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导热油炉中,所述导热油炉的两侧具有封头,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中的顶板固定连接在其中一封头上,使得若干对所述加热管容置于导热油炉中。本技术从整体上具有以下优点:一、加热丝的发热量小,从而可显著降低设备运行的能耗,并可间距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二、加热丝穿设在加热管中,可利用加热管对加热丝进行良好的保护,使得得加热丝无与水接触的可能;同时,实际使用时,采用感应电作为电磁加热组件的电源,从而使得电磁加热组件从整体上具有不怕漏电、不怕漏水的优点,安全性远高于同类产品。三、同理,加热管的存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屏蔽磁辐射的作用,使得本案实际使用时的辐射极低,可复符合国家电磁加热安全频率的要求。四、相较于传统电阻丝加热的方式,电磁加热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水垢的形成,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安全性,降低了设备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案安装顶罩和底罩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仰视图,图5是本案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案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案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加热管,2是加热丝,3是顶板,4是底板,5是顶罩,6是底罩;7是加热水管,71是储水管,72是进水管,73是出水管,8是蒸汽炉,81是进水口,82是出汽口,9是导热油炉,90是封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7所示,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加热管1和一根加热丝2,所述加热丝2交替穿设两根加热管1,并在两根加热管1中缠绕若干圈。这样,当加热丝通电后,可对若干圈之内的加热管进行快速加热,使得一对加热管发热,形成一个加热单元。其中,由于加热丝交替穿设两加热管,因此,一方面,无需在加热管外重新布置隔热层以及屏蔽层,从而显著降低设备体积以及设备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加热丝无需完全贴合在加热管上,可使得二者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使得加热丝的发热量低,具有着安全性高、能耗低等优点。所述加热丝2为涂覆有绝缘层的铜丝。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顶板3、底板4、顶罩5、底罩6和若干加热单元;所述顶板3开设有若干与加热管1适配的顶孔,所述底板4上开设有若干与加热管1适配的底孔,所述加热单元中的加热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孔和底孔中,若干所述加热单元中的加热丝2依次串联,所述顶罩5固定连接在顶板3的上方、且空罩加热丝2裸露在顶板3之上的部分(加热丝的首尾两端可自顶罩伸出,以接通电源),所述底罩6固定连接在底板4的下方、且空罩加热丝2裸露在底板4之下的部分。使用时,可采用感应电对加热丝进行供电,从而使得若干加热单元同时发热,以实现对被加热物体的快速加热。本技术从整体上具有以下优点:一、加热丝的发热量小,从而可显著降低设备运行的能耗,并可间距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二、加热丝穿设在加热管中,可利用加热管对加热丝进行良好的保护,使得得加热丝无与水接触的可能;同时,实际使用时,采用感应电作为电磁加热组件的电源,从而使得电磁加热组件从整体上具有不怕漏电、不怕漏水的优点,安全性远高于同类产品。三、同理,加热管的存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屏蔽磁辐射的作用,使得本案实际使用时的辐射极低,可复符合国家电磁加热安全频率的要求。四、相较于传统电阻丝加热的方式,电磁加热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水垢的形成,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安全性,降低了设备能耗。下面以三种实施方式对电磁加热组件的三种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代表行阐述: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加热水管7中,所述加热水管7包括储水管71、进水管72和出水管73,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储水管71中,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中的顶板3、底板4均与储水管71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进水管72依次穿设与顶罩5和顶板3的中心,所述出水管73依次穿设底罩6和底板4的中心。这样,加热丝通电后,多个加热单元可同时对储水管中的水进行安全、快速的加热,满足了市面上热水器即开即用的要求。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蒸汽炉8中,所述蒸汽炉B的一侧的上部具有进水口81、且另一侧的顶部具有出汽口82,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中的顶板3固定连接在蒸汽炉8的顶部、且底板4固定连接在蒸汽炉8的底部,若干对所述加热管1穿设于所述蒸汽炉8中。这样,加热丝通电后,多个加热单元可同时对蒸汽炉中的水进行安全、快速的加热,从而迅速产生蒸汽,使其自出汽口中排出。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穿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磁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加热管和一根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交替穿设两根加热管,并在两根加热管中缠绕若干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加热管和一根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交替穿设两根加热管,并在两根加热管中缠绕若干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为涂覆有绝缘层的铜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顶板、底板、顶罩、底罩和若干加热单元;
所述顶板开设有若干与加热管适配的顶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与加热管适配的底孔,所述加热单元中的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孔和底孔中,若干所述加热单元中的加热丝依次串联,所述顶罩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方、且空罩加热丝裸露在顶板之上的部分,所述底罩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方、且空罩加热丝裸露在底板之下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凯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