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继电器的动簧片组件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动簧片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继电器的簧片组件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动簧片组件需要配装在轭铁上,且位于线圈轴向的正上方,当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合力,将衔铁往下吸合,促使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当线圈断电后,电磁力消失,在动簧片或者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衔铁往上复位,所以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动簧片组件是在不断的上下运动,所以为了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的精确性,在其上下运动过程中具有一个限位是非常关键的,现有的继电器结构中,通常缺少对衔铁的稳定限位,从而导致衔铁在电磁力作用下上下运动时会发生位置的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衔铁上下运的稳定性,且簧片主体与衔铁铆接结构牢固的应用于继电器的动簧片组件。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动簧片组件,包括动簧片主体和衔铁,所述的动簧片主体铆接于衔铁的上端面,所述动簧片主体的一端设有动触点,另一端设有双层结构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动簧片组件,包括动簧片主体(1)和衔铁(2),所述的动簧片主体(1)铆接于衔铁(2)的上端面,所述动簧片主体(1)的一端设有动触点(3),另一端设有双层结构的连接块(4),所述的连接块(4)上设有连接孔(4.1),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2)与动簧片主体(1)之间设有加强垫片(5),所述加强垫片(5)靠近连接块(4)的一端往下翻折形成限位凸边(5.1),所述衔铁(2)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凸边(5.1)相配合的限位凹槽(2.1);所述衔铁(2)的另一端设有外凸的限位块(2.2),所述衔铁(2)靠近限位凹槽(2.1)一端的两侧边均设有用于与继电器中轭铁上的限位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的动簧片组件,包括动簧片主体(1)和衔铁(2),所述的动簧片主体(1)铆接于衔铁(2)的上端面,所述动簧片主体(1)的一端设有动触点(3),另一端设有双层结构的连接块(4),所述的连接块(4)上设有连接孔(4.1),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2)与动簧片主体(1)之间设有加强垫片(5),所述加强垫片(5)靠近连接块(4)的一端往下翻折形成限位凸边(5.1),所述衔铁(2)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凸边(5.1)相配合的限位凹槽(2.1);所述衔铁(2)的另一端设有外凸的限位块(2.2),所述衔铁(2)靠近限位凹槽(2.1)一端的两侧边均设有用于与继电器中轭铁上的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凹槽(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继电器的动簧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2.3)的两侧壁靠近槽底的一端内凹形成两个翼侧凹槽(2.4),两个翼侧凹槽(2.4)与限位凹槽(2.3)连通形成“T”型槽,且所述“T”型槽的转角部分均为圆角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继电器的动簧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2)靠近限位块(2.2)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工艺缺口(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