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开关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薄膜开关采用三层式结构,包括上导电层、绝缘层和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均设有触发部,该触发部分别连接正极和负极,按压薄膜开关时,上、下导电层上的触发部接触,使正负极导通,开关导通。但在现有使用中,用户人群用力不均,力小无法导通开关,力大的使得开关变形厉害,难以恢复原状,使用寿命堪忧。因此,需要一种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其灵敏度高于现有的薄膜开关,更易恢复初始状态,使用寿命延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包括上导电层、下导电层、导电柱、升降管和压杆;上导电层包括上导电线路层以及设于其上的正极触发部,下导电层包括由下至上依序设置的下导电线路层、负极出触发部和液体室,液体室内盛满导电液体;导电柱设置在正极触发部上,升降管与导电柱相对应设置在液体室上,导电柱伸入升降管内;压杆的一端与正极触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电层(1)、下导电层(2)、导电柱(3)、升降管(4)和压杆(5);所述上导电层(1)包括上导电线路层(11)以及设于其上的正极触发部(12),所述下导电层(2)包括由下至上依序设置的下导电线路层(21)、负极出触发部(22)和液体室(23),所述液体室(23)内盛满导电液体;所述导电柱(3)设置在正极触发部(12)上,所述升降管(4)与导电柱(3)相对应的设置在液体室(23)上,导电柱(3)伸入升降管(4)内;所述压杆(5)的一端与正极触发部(12)连接,另一端带有弹簧(6),所述弹簧(6)抵住液体室(23)的底部并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电层(1)、下导电层(2)、导电柱(3)、升降管(4)和压杆(5);所述上导电层(1)包括上导电线路层(11)以及设于其上的正极触发部(12),所述下导电层(2)包括由下至上依序设置的下导电线路层(21)、负极出触发部(22)和液体室(23),所述液体室(23)内盛满导电液体;所述导电柱(3)设置在正极触发部(12)上,所述升降管(4)与导电柱(3)相对应的设置在液体室(23)上,导电柱(3)伸入升降管(4)内;所述压杆(5)的一端与正极触发部(12)连接,另一端带有弹簧(6),所述弹簧(6)抵住液体室(23)的底部并浸没在导电液体内;随着用户对上导电层的按压与松开,压杆(5)插入或者退出液体室(23),导电液体随之升入升降管(4)内淹至导电柱(3)处实现开关导通或者导电液体退出升降管(4)内与导电柱(3)断开实现开关未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3)和升降管(4)的数量均选用四根,导电柱(3)围绕压杆(5)呈梅花状分布在上正极触发部(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导电液的水平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学庆,邓曙光,蒋玮,李喆,陈智勇,钱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