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52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包括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虚拟机和三个MAX芯片,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通过LVDS视频传输线分别与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抬头显示屏相互连接,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麦克风、摄像头和喇叭相互连接,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与蓝牙模块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能实现多屏(最多4个屏)视屏输出,实现方式通过三个MAX芯片的GMSL(吉比特多媒体串行链路)技术来实现4个屏,即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和抬头显示屏的视屏显示输出,物理连接方式采用LVDS视频传输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技术介绍
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ECU),汽车电子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娱乐性,用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目前,传统的汽车座舱电器零件由各自的微处理器做系统运算控制,汽车座舱电器零件由各自的微处理器做视屏显示输出,从而每个零件都需要设置主控芯片和内存,导致其成本较高,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包括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虚拟机和三个MAX芯片,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通过LVDS视频传输线分别与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抬头显示屏相互连接,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麦克风、摄像头和喇叭相互连接,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与蓝牙模块无线连接。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高通821型号的片上系统芯片。优选的,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抬头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喇叭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麦克风、摄像头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电源由车载电池提供,且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上嵌设有USB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采用一个微处理器加虚拟机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座舱电器零件做系统运算控制,其中微处理器采用高通的821型号的片上系统芯片,在该芯片系统上用虚拟机的方式实现仪表QNX和车载娱乐Android的双系统操作控制。2、本技术中,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能实现多屏(最多4个屏)视屏输出,实现方式通过三个MAX芯片的GMSL(吉比特多媒体串行链路)技术来实现4个屏,即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和抬头显示屏的视屏显示输出,物理连接方式采用LVDS视频传输线。3、本技术中,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减少了座舱电器件的主控芯片和内存,降低了座舱电器件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与座舱电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内部程序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视频输出电路图。图例说明:1、智能座舱域控制器;2、微处理器;3、虚拟机;4、MAX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包括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2、虚拟机3和三个MAX芯片4,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的通过LVDS视频传输线分别与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抬头显示屏相互连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麦克风、摄像头和喇叭相互连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与蓝牙模块无线连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的输出端与喇叭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的输入端分别与麦克风、摄像头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的电源由车载电池提供,且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上嵌设有USB接口。实施例二:参照图2,微处理器2采用高通821型号的片上系统芯片,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采用一个微处理器2加虚拟机3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座舱电器零件做系统运算控制,其中微处理器2采用高通的821型号的片上系统芯片,在该芯片系统上用虚拟机3的方式实现仪表QNX和车载娱乐Android的双系统操作控制。实施例三:参照图2-3,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的输出端分别与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抬头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三个MAX芯片的GMSL(吉比特多媒体串行链路)技术来实现4个屏,即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和抬头显示屏的视屏显示输出,物理连接方式采用LVDS视频传输线。工作原理: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中采用虚拟机3监控系统,即在一种运行在基础物理层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中间软件层,实现共享硬件和双操作系统分别操作控制车载娱乐系统和液晶仪表,微处理器2采用高通的821型号的片上系统芯片,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中的主芯片采用分屏技术,可实现多屏的视屏输出,满足仪表、抬头显、中控屏及控制面板不同分辨率的显示要求,实现方式通过MAX芯片4的GMSL(吉比特多媒体串行链路)技术来实现这四个屏的视屏显示输出,物理连接方式采用LVDS视频传输线,智能座舱域控制1,可减少液晶仪表、中央控制面板和抬头显内部的主控芯片和内存,可降低整个座舱电器件的成本,三个MAX芯片4的型号分别为MAX96789、MAX9219和MAX928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2)、虚拟机(3)和三个MAX芯片(4),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的通过LVDS视频传输线分别与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抬头显示屏相互连接,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麦克风、摄像头和喇叭相互连接,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与蓝牙模块无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2)、虚拟机(3)和三个MAX芯片(4),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的通过LVDS视频传输线分别与仪表屏,中控屏,中央控制面板屏,抬头显示屏相互连接,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麦克风、摄像头和喇叭相互连接,所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与蓝牙模块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2)采用高通821型号的片上系统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域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郝义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