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34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涉及通气罩技术领域,解决了需要焊接才能将导流座部和外罩体部固定在一起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导流座部和外罩体部,导流座部上设置有与外罩体部配合的延伸段,外罩体部靠近导流座部的端面设置有环外罩体部外壁设置且与墙面平行设置的连接缘边,连接缘边远离外罩体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墙面垂直设置的限位缘边,限位缘边的内侧上设置有多道与沿限位缘边长度方向排布的卡接凸起,延伸段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连接缘边和各道卡接凸起相贴合,延伸段上设置有多道环延伸段的轴线周向排布且与各道卡接凸起的位置相对应的让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无需焊接即可将导流座部和外罩体部固定在一起的优点。

A forging structure of ventilation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通气罩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建筑物结构上通常会预留有数个出风口,借由该出风口得以供室内各空间或装置使用,如此得以让室内外空气相互循环流通,排出屋内秽气至室外。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368556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外通气罩,包括导流座部及外罩体部,其中;导流座部为一空心体,导流座部有一供设置于墙壁通风口的设置段、及一外露于室外的延伸段,延伸段的外周缘较大于设置段,设置段一端有一导通于室内的通气口,该延伸段一端设有一整流面,整流面上设有数个向内斜入的导流片,整流面通过导流片开有数个孔部;外罩体部由延伸段一端延伸出建筑物外面,外罩体部整合于延伸段上缘至两侧的轮廓,并延伸至延伸段下方位置形成一通风口,且外罩体部表面开有数个导流孔,且通风口、导流孔通过孔部与通气口导通。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通气罩,其由导流座部和外罩体部组合形成,其中,外罩体部安装于室外,起主要的防护作用,其需要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导流座部安装于墙体上,起主要的连接作用,其需要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因此两者一般都是采用模锻成型的钢制锻件,并在模锻成型后进行精加工,两者之间的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但是,在将外罩体部和连接管焊接在一起时需要人工将两者按压在一起以确保两者结合紧密,但这样操作需要人工一手按压导流座部,一手持焊机进行焊接,操作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其具有使无需焊接即可将导流座部和外罩体部固定在一起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于墙体上的导流座部和安装于墙面上的外罩体部,所述导流座部上设置有与外罩体部配合的延伸段,所述外罩体部靠近导流座部的端面设置有环外罩体部外壁设置且与墙面平行设置的连接缘边,所述连接缘边远离外罩体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墙面垂直设置的限位缘边,所述限位缘边的内侧上设置有多道与沿限位缘边长度方向排布的卡接凸起,所述延伸段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连接缘边和各道卡接凸起相贴合,所述延伸段上设置有多道环延伸段的轴线周向排布且与各道卡接凸起的位置相对应的让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让位槽使得设置于限位缘边上的各道卡接凸起能够穿设过导流座部的延伸段,然后使延伸段能够与连接缘边贴合,最后转动外罩体部,使得各道让位槽与各道卡接凸起错开,从而使得各道卡接凸起能够与延伸段远离连接缘边的一面相抵接,此时,卡接凸起和连接缘边会对延伸段起到夹紧固定的效果,从而达到无需焊接即可将导流座部和外罩体部固定在一起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卡接凸起远离连接缘边的一侧朝向远离连接缘边的方向倾斜过渡至限位缘边的内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卡接凸起上的倾斜过渡部能够起到支撑和加强的作用,使得卡接凸起与限位缘边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让位槽的内壁与延伸段远离连接缘边的一面交接的各个部位均倒直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延伸段上的倒直角部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导流座部转动时,卡接凸起的边缘能够沿着设置于延伸段上的倒直角部滑动,便于工作人员将卡接凸起与让位槽错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罩体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片沿连接缘边的长度方向排布且与连接缘边远离延伸段的一面连接的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外罩体部和连接缘边之间的加强筋能够起到增加外罩体部和连接缘边连接强度的效果,使得外罩体部在运输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冲击时,连接缘边不易发生弯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段包括环导流座部外壁设置的连接盘以及设置于连接盘上以用于防止雨水倒灌的整流面板,所述整流面板的两侧面分别与连接盘和连接缘边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盘和整流面板分开设置便于整流面板的生产和后续加工,采用贴合的方式能够精简整流面板的安装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整流面板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环整流面板轴线设置的环形槽,各所述环形槽内均安装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形槽和密封圈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加整流面板与连接板和连接边缘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盘朝向连接缘边的一面设置有多道定位凸起,所述整流面板的边缘上设置有多道分别与各道定位凸起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设置于连接盘上的定位凸起插接在设置于整流面板上的定位孔内能够简单实现整流面板的定位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座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锯齿形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导流座部一般会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墙体内,设置于导流座部上的锯齿形纹路能够增加导流座部和混凝土块的连接面积,使得导流座部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导流座部与外罩体部之间的旋转卡接关系使得导向座部于外罩体部之间无需焊接即可固定在一起,且结构简单,便于实施;(2)导流座部与外罩体部之间的旋转卡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关系,使得外罩体部损坏时可以直接更换,且更换时不会对导流座部造成影响;(3)连接盘和整流面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整流面板和导流座部本体能够分开生产,使得能够根据不同的规格更换不同类型的整流面板,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导流座部和外罩体部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导流座部和外罩体部连接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连接盘和整流面板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流座部;11、延伸段;111、连接盘;112、整流面板;113、环形槽;114、定位凸起;115、定位孔;12、让位槽;2、外罩体部;21、连接段;211、连接缘边;212、限位缘边;22、卡接凸起;3、加强筋;4、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安装在墙体上以用于连通室内和室外的导流座部1以及安装于导流座部1伸出室外的一端上以用于防止雨水直接倒灌进室内的外罩体部2;其中,在外罩体部2上设置有环外罩体部2外壁设置的锯齿形纹路。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导流座部1伸出室外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外罩体部2连接的延伸段11,在外罩体部2靠近导流座部1的端面上设置有一道环外罩体部2外壁设置且横截面呈“L”字形状以用于供延伸段11与外罩体部2连接的连接段21;其中,在连接段2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道用于将延伸段11夹紧固定在连接段21内的卡接凸起22,在延伸段11上设置有多道环延伸段11的外壁周向排布且与各道卡接凸起22位置相对应以用于供各道卡接凸起22穿设过延伸段11的让位槽12,各道让位槽12的内壁与延伸段11远离连接缘边2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包括安装于墙体上的导流座部(1)和安装于墙面上的外罩体部(2),所述导流座部(1)上设置有与外罩体部(2)配合的延伸段(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体部(2)靠近导流座部(1)的端面设置有环外罩体部(2)外壁设置且与墙面平行设置的连接缘边(211),所述连接缘边(211)远离外罩体部(2)的一侧设置有与墙面垂直设置的限位缘边(212),所述限位缘边(212)的内侧上设置有多道与沿限位缘边(212)长度方向排布的卡接凸起(22),所述延伸段(11)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连接缘边(211)和各道卡接凸起(22)相贴合,所述延伸段(11)上设置有多道环延伸段(11)的轴线周向排布且与各道卡接凸起(22)的位置相对应的让位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包括安装于墙体上的导流座部(1)和安装于墙面上的外罩体部(2),所述导流座部(1)上设置有与外罩体部(2)配合的延伸段(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体部(2)靠近导流座部(1)的端面设置有环外罩体部(2)外壁设置且与墙面平行设置的连接缘边(211),所述连接缘边(211)远离外罩体部(2)的一侧设置有与墙面垂直设置的限位缘边(212),所述限位缘边(212)的内侧上设置有多道与沿限位缘边(212)长度方向排布的卡接凸起(22),所述延伸段(11)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连接缘边(211)和各道卡接凸起(22)相贴合,所述延伸段(11)上设置有多道环延伸段(11)的轴线周向排布且与各道卡接凸起(22)的位置相对应的让位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接凸起(22)远离连接缘边(211)的一侧朝向远离连接缘边(211)的方向倾斜过渡至限位缘边(212)的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气罩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让位槽(12)的内壁与延伸段(11)远离连接缘边(211)的一面交接的各个部位均倒直角设置。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鑫盛威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