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23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至少一个挡风板,挡风板设置于阀体的腔体内,挡风板通过转轴组件与阀体配合连接,转轴组件包括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及第二从动转轴,阀体上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操作手柄,第二壳体与阀体连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蜗轮及蜗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传动,第三齿轮与蜗杆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轮轴及蜗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连接,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传动,蜗轮设置于主动转轴上,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组件一端并与转轴组件相联动,操作手柄与第一齿轮的齿轮轴配合连接。

A kind of air volume regulat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量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风量调节阀是供液厂房、民用建筑的通风、空气调节及空气净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中央空调末端配件,一般用在空调、通风系统管道中,用来调节支管的风量,也可用于新风和回风的混合调节。现有的风量调节阀比较单一,通过旋转调节手柄带动风量调节阀的挡风板进行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放松调节手柄,调节手柄受弹簧作用复位,使得调节手柄上的定位柱与调节手柄下方的刻度槽相卡住并固定,在调节时只能按照刻度槽排列的角度进行旋转调节,调节风量变化较大,无法做到精确的调整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风量调节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至少一个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所述挡风板通过转轴组件与阀体配合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及第二从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对应所述转轴组件的轴向方向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组件旋转带动挡风板进行调节风量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操作手柄,所述第二壳体与阀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相对阀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蜗轮及蜗杆,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与蜗杆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第二齿轮的齿轮轴及蜗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蜗轮设置于主动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组件对应第一调节机构一端并与转轴组件相联动,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配合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机构及转轴组件,带动挡风板进行转动调节风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装置设置于阀体一侧并与转轴组件配合连接,第二壳体与阀体连接,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二壳体内并与转轴组件配合连接,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相对阀体的另一侧上,第一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操作手柄与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齿轮的齿轮轴配合连接,当转动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将扭矩传递至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上,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将转矩传递至第二齿轮上,第二齿轮再将转矩传递至与蜗杆连接的第三齿轮,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与转轴组件的主动转轴配合连接,将转矩传递至与转轴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调节机构上,转轴组件与挡风板配合连接,经过转矩的传递,实现对挡风板转动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风量的调节。第一调节机构采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转矩,使得在转动操作手柄时能更加精确地控制挡风板转动的角度,从而使得风量的调节更加精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蜗轮的中心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蜗轮的中心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使得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蜗轮及蜗杆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使得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蜗轮及蜗杆之间的传动更加顺畅,在转动操作手柄时能更加精确地控制挡风板转动的角度,从而使得风量的调节更加精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主动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通过齿轮轴分别设置于主动齿轮的两侧并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设置于第一从动转轴上并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设置于第二从动转轴上并与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齿轮轴通过轴承设置于阀体上,所述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的中心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于主动转轴上,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通过齿轮轴及轴承设置于阀体上,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设置于主动齿轮的两侧并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第一从动齿轮设置于第一从动转轴上并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设置于第二从动转轴上并与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当转矩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至主动转轴上,主动转轴带动设置于主动转动上的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两侧的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转动,将转矩传递至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上,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分别带动第一从动转轴及第二从动转轴进行转动,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及第二从动转轴在齿轮转矩的传递下带动与其连接的挡风板进行转动,实现风量的调节。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的中心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使得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使得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更加顺畅,在接收和传递转矩时能更加精确地控制挡风板转动的角度,从而使得风量的调节更加精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上设置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相对第一齿轮的另一侧轴套上设置有一多边形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磁铁,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设置有磁铁,所述操作手柄与连接孔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上设置有万向节,万向节相对第一齿轮的另一侧轴套上设置有一多边形连接孔,操作手柄与连接孔相匹配,需要对风量进行调节时,操作手柄插入连接孔内,转动操作手柄带动第一传动机构及第二传动机构对挡风板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分离操作手柄与万向节,可避免手柄过长导致人为碰触导致的误操作。连接孔内设置有磁铁,操作手柄的一端也设置有磁铁,当操作手柄插入连接孔内,连接孔内及操作手柄上的磁铁因磁力相互吸引,便于操作手柄与连接孔的连接;连接孔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本技术优选连接孔的形状为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的连接孔与正六边形的操作手柄相互卡接,二者只能进行轴套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移,不能进行周向转动,使施加在操作手柄上的转矩能有效传递至第一传动机构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阀体的进风口及出风口的端面上设置有法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体的进风口及出风口的端面上设置有法兰,便于风量调节阀整体与空调、通风系统管道的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挡风板的边缘设置有弹性金属密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风板的边缘设置有弹性金属密封件,当挡风板与阀体的横截面平行,挡风板呈关闭状态,挡风板边缘上的弹性金属密封件与其他挡风板边缘上的弹性金属密封件及阀体的内腔壁抵接,保证了挡风板在关闭时风量调节阀的密封性,降低泄漏率。弹性金属密封件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以保证密封性能好,泄漏率低,并且耐高温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至少一个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所述挡风板通过转轴组件与阀体配合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及第二从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对应所述转轴组件的轴向方向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组件旋转带动挡风板进行调节风量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操作手柄,所述第二壳体与阀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相对阀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蜗轮及蜗杆,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与蜗杆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第二齿轮的齿轮轴及蜗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蜗轮设置于主动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组件对应第一调节机构一端并与转轴组件相联动,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配合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机构及转轴组件,带动挡风板进行转动调节风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至少一个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所述挡风板通过转轴组件与阀体配合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及第二从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对应所述转轴组件的轴向方向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组件旋转带动挡风板进行调节风量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操作手柄,所述第二壳体与阀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相对阀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蜗轮及蜗杆,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与蜗杆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第二齿轮的齿轮轴及蜗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蜗轮设置于主动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转轴组件对应第一调节机构一端并与转轴组件相联动,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配合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机构及转轴组件,带动挡风板进行转动调节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恋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易普风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