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结构的充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18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结构的充气设备,涉及污水处理厂除臭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膜结构的送风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浪费人力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力变送器与智能单光柱测控仪连接,智能单光柱测控仪与送气装置连接,压力变送器和送气装置均通过管路与膜结构的密封腔体连接,压力变送器监测到密封腔体内气压降低后,会将信号传递给智能单光柱测控仪以启动送气装置使送气装置通过管路向密封腔体内部送气以提高密封腔体内气压,当压力变送器监测到密封腔体内部的气压达到设定气压值后,会将信号传递给智能单光柱测控仪以停止送气装置的工作,实现了压力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Inflatable equipment of membran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结构的充气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厂除臭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膜结构的充气设备。
技术介绍
膜结构是一种建筑与结构结合的结构体系,是采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与辅助结构通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并形成应力控制下的某种空间形状,作为覆盖结构或建筑物主体,并具有足够刚度以抵抗外部荷载作用的一种窄间结构类型。膜结构建筑造型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按照支承方式分为充气式膜结构、张拉膜结构和骨架支承膜结构。其中,充气式膜结构是将膜材固定于建筑结构周边,利用送风系统让室内气压上升到一定压力后,使屋顶内外产生压力差,以抵抗外力,因利用气压来支撑,及钢索作为辅助材料,无需任何梁柱支撑,可得更大的空间,施工快捷,经济效益高。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充气式膜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造纸业、医药化工等行业的污水池除臭
,现有膜结构的送风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并且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开关,浪费了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结构的充气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膜结构的送风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浪费人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膜结构的充气设备,包括压力变送器、智能单光柱测控仪和送气装置,所述压力变送器的输入端通过气管与膜结构的密封腔体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气装置连接,所述送气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送气装置包括风机和开关,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开关的两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风机选用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或离心通风机的其中一种。优选地,所述开关选用电动球阀。优选地,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设置在机箱内。优选地,所述机箱底部安装有机箱支架。优选地,所述膜结构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与污水池的池壁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密封腔体。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由单层充气膜构成。优选地,所述单层充气膜具有透明度。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由双层充气膜构成。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膜结构的充气设备,包括压力变送器、智能单光柱测控仪和送气装置,压力变送器与智能单光柱测控仪连接,智能单光柱测控仪与送气装置连接,压力变送器和送气装置均通过管路与膜结构的密封腔体连接,压力变送器监测到密封腔体内气压降低后,会将信号传递给智能单光柱测控仪,智能单光柱测控仪启动送气装置使送气装置通过管路向密封腔体内部送气,以提高密封腔体内气压,当压力变送器监测到密封腔体内部的气压达到设定气压值后,会将信号传递给智能单光柱测控仪,智能单光柱测控仪控制送气装置停止工作,以实现对密封腔体内的压力控制,整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更好,无需工作人员对污水池内气压一直监管及手动开关,节约了人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膜结构的充气设备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膜结构的充气设备中机箱和机箱支架的结构图。图中1、压力变送器;2、智能单光柱测控仪;3、送气装置;31、风机;32、开关;4、膜结构;5、机箱;51、外侧门;52、内侧门;6、机箱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结构的充气设备,包括压力变送器1、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和送气装置3,压力变送器1的输入端通过气管与膜结构4的密封腔体连通,压力变送器1的输出端与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入端连接,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出端与送气装置3连接,送气装置3通过管路与密封腔体相连通。压力变送器1监测到膜结构4的密封腔体内气压降低后,会将信号传递给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启动送气装置3使送气装置3通过管路向密封腔体内部送气,以提高密封腔体内气压,当压力变送器1监测到密封腔体内部的气压达到设定气压值后,会将信号传递给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控制送气装置3停止工作,以实现对密封腔体内的压力控制,整套充气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作效率更好。压力变送器1是一种将压力转换成气动信号或电动信号进行控制和远传的设备。它能将测压元件传感器感受到的气体、液体等物理压力参数转变成标准的电信号,以供给指示报警仪、记录仪、调节器等二次仪表进行测量、指示和过程调节。本技术中,压力变送器1选用P300型号,能够将通过管道感受到的膜结构4内的气压转变成电信号传递给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进行后续操作,具有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线性好,温度稳定性高的优点。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能够接收压力变送器1传递来的电信号,并控制与其连接的送气装置3的开启或停止,本技术中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选用T803/4型号。优选地,送气装置3包括风机31和开关32,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机31和开关32连接,开关32的两端通过管路分别与风机31和密封腔体相连通。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机31和开关32连接,当压力变送器1检测到的压力值达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设置的最大压力数值时,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会自动控制风机31停止工作,开关32自动关闭,一次充气完成;当压力变送器1检测到膜结构4内的气压低于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设置的下限压差值时,压力变送器1会把信号传给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会自动控制风机31打开,开关32开启,继续给膜腔内充气,直至充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设置的最大压力值时,风机31停止工作,开关32自动闭合。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风机31选用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或离心通风机的其中一种。在实际应用中,风机类型的选择是与污水池以及膜结构的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结构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变送器(1)、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和送气装置(3),其中:所述压力变送器(1)的输入端通过气管与膜结构(4)的密封腔体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1)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气装置(3)连接,所述送气装置(3)通过管路与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结构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变送器(1)、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和送气装置(3),其中:所述压力变送器(1)的输入端通过气管与膜结构(4)的密封腔体连通,所述压力变送器(1)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气装置(3)连接,所述送气装置(3)通过管路与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结构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装置(3)包括风机(31)和开关(32),所述智能单光柱测控仪(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机(31)和所述开关(32)连接,所述开关(32)的两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风机(31)和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结构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1)选用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或离心通风机的其中一种。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伟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朗膜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