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173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包括模拟巷道和风机,所述风机产生的气流流动于模拟巷道中以模拟井下通风,还包括层流风道,所述层流风道固定连接于模拟巷道的一端,二者对接处的过流断面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具有安全实用、构造简单、易于布设和数据准确等优点。

A device for measuring ventilation d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数据测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井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数据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井下通风系统是矿山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风系统检测是了解井下通风系统现状,从而进行矿山井下空气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它既是评价井下通风状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保障安全生产,应对井下灾变、实施救援、减灾的重要依据。要想研究进而改进通风相关技术,往往需要以通风的风量、风压和风阻等数据的精准测定为基础。目前开展通风系统测定往往需要在开掘的试验巷道或在矿山井下现场环境中进行,试验巷道的工程基建投资大,需要具备可开挖的用地条件,开挖后形成的巷道断面形态和走向固定,难以调整;而在矿山井下现场进行测定,需要依靠矿山企业密切配合,工作协调性差,危险性高,异地工作也会导致效率低,费用大;此外,无论是试验巷道还是井下现场,风流均为紊流态,在紊流场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中将包含较大误差。并且现有的通风系统检测,均依托人工手持仪表进行检测,每个测点需作业15~30分钟,一个台班只能测定16~32个点,时间长,受温差影响误差大,精确度和作业效率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实用、构造简单、易于布设和数据准确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包括模拟巷道和风机,所述风机产生的气流流动于模拟巷道中以模拟井下通风,还包括层流风道,所述层流风道固定连接于模拟巷道的一端,二者对接处的过流断面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层流风道的入风端处设有整流栅。所述层流风道中部的层流段处设有实验舱,所述层流段的壁面上设有连通实验舱的内部的透明舱门。所述模拟巷道包括可伸缩弯折的柔性风筒和用于支撑固定柔性风筒的骨架,所述骨架固定于柔性风筒的内部。所述模拟巷道于与层流风道对接处分为多个支道,每个所述支道的进风端处均设有风门,所述风门通过调节开度来调整其所处支道的过流断面大小。所述风门包括柔性门框、门页和转盘,所述柔性门框的外缘固定于柔性风筒的内壁,门页通过一转轴固定于柔性门框上,所述转轴的端部伸出柔性风筒并与转盘固定连接,转盘转动控制门页的开度。所述转轴设置于柔性门框的竖直对称轴上,柔性门框于转轴的两侧错位布置,且错位距离为门页的厚度。所述风机包括主扇和辅扇,所述主扇设置于层流风道和模拟巷道的相接处,所述辅扇设置于模拟巷道的出风端。所述测定装置上设有数个可封堵的测试孔。本技术基于上述通风数据测定装置给出了以下几个测定数据和仪表标定的方法。一种用上述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测定风流量的方法,其步骤包括:S1:实验条件设定:开启装置,调节风机频率至设定值,调节模拟巷道至设定形状;S2:在层流风道测定风流全压和风流静压,根据风流全压和风流静压获得层流风道的风流动压,根据该风流动压获得风速;S3:根据风速和层流风道的过流断面面积获得风流量;S4:更改风机频率和/或模拟巷道形状,重复步骤S3,直至获得所有待测实验条件下的风流量。一种用上述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测定各点风速值的方法,其步骤包括:S1:实验条件设定:开启装置,调节风机频率至设定值,调节模拟巷道至设定形状;S2:在模拟巷道上的待检测点处测定该点的风流全压和风流静压,根据该点的风流全压和风流静压获得该点的风流动压,根据该点的风流动压获得该点的风速值;S3:更改待测点,重复步骤S2,直至获得该实验条件下所有待测点的风速值;S4:更改风机频率和/或模拟巷道形状,重复步骤S2~S3,直至获得所有待测实验条件下所有待测点的风速值。一种用上述的测定风流量的方法进行仪表标定的方法,将上述测定风流量的方法中获取的风压、风速和风流量与待标定仪表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待标定仪表进行标定。一种用上述的仪表标定的方法标定的仪表测定两个待测点间风阻值的方法,利用经过标定的仪表测定模拟巷道中两个待测点之间压差,根据风阻定律获得两个待测点之间的风阻值。一种用上述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测定风机H-Q特性曲线的方法,其步骤包括:S1:实验条件设定:调节风门,让一条支道开启,其余支道关闭,开启装置,调节风机频率至设定值;S2:在层流风道测定风流全压和风流静压,根据风流全压和风流静压获得层流风道的风流动压,根据该风流动压获得风速,根据风速和层流风道的过流断面面积获得风流量Q;S3:在待测定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测得两点之间压差H;S4:调节开启支道的风门的开度,重复步骤S2~S3,直至获得所有待测实验条件下的待测定风机的风流量Q和待测定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压差H;S5:根据S4获得的数据绘制风机H-Q特性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不仅包括模拟巷道和用以模拟井下通风的风机,还包括层流风道,层流风道固定连接于模拟巷道的一端,二者对接处过流断面相同,使测定装置兼具层流场和紊流场两种环境。在层流场进行测定可获取精准的风速、风压并换算成风流量等关键数据,这些数据相比于传统的直接在紊流场测定数据来说,可靠性和准确性均大大提高,以此来标定的仪表以及用标定仪表所测定的紊流场各点数据的精准性同样大大提高,精确的数据能够为设计、改善和改造井下通风系统提供更良好和完善科学依据。并且本技术的测定装置采用模拟巷道,其断面形态、巷道走向以及内部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其更贴近现场条件,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多样,投资少且占地少,较开掘试验巷道或到井下现场试验具有显著效率和优势,对开展通风测定技术研究更具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中模拟巷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中风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模拟巷道;11、柔性风筒;12、骨架;13、支道;131、风门;1311、柔性门框;1312、门页;1313、转盘;2、风机;21、主扇;22、辅扇;3、层流风道;31、整流栅;32、层流段;33、实验舱;331、透明舱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包括模拟巷道1和风机2,风机2产生的气流流动于模拟巷道1中以模拟井下通风,还包括层流风道3,层流风道3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包括模拟巷道(1)和风机(2),所述风机(2)产生的气流流动于模拟巷道(1)中以模拟井下通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流风道(3),所述层流风道(3)固定连接于模拟巷道(1)的一端,二者对接处的过流断面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包括模拟巷道(1)和风机(2),所述风机(2)产生的气流流动于模拟巷道(1)中以模拟井下通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流风道(3),所述层流风道(3)固定连接于模拟巷道(1)的一端,二者对接处的过流断面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风道(3)的入风端处设有整流栅(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风道(3)中部的层流段(32)处设有实验舱(33),所述层流段(32)的壁面上设有连通实验舱(33)的内部的透明舱门(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巷道(1)包括可伸缩弯折的柔性风筒(11)和用于支撑固定柔性风筒(11)的骨架(12),所述骨架(12)固定于柔性风筒(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数据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巷道(1)于与层流风道(3)对接处分为多个支道(13),每个所述支道(13)的进风端处均设有风门(131),所述风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印洪李亚俊吴洁葵彭涛刘伟强姚银佩王志钟生元周英烈余志剑邓望跃蒋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