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旋转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13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旋转门,涉及旋转门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固定杆以及若干门扇,门扇包括门框以及门体,各门扇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把手,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组件,把手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对应的门框上,安装组件包括螺栓以及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把手以及门框内,螺栓同步穿过把手、门框并与两个螺母螺纹连接,门框以及把手分别开设有正对螺栓的安装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拆装、安全性能高的优点。

An automatic revolv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旋转门
本技术涉及旋转门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旋转门。
技术介绍
自动旋转门,它以造型简洁,美观及经济实用广泛用于写安楼、酒店、商场、机场等场所,同时兼顾建筑物迚口通过性和环境隔离这两个安全相反的要求,有效地起到了防风、防尘、隔音的作用,在安全防夹、防碰、调速等性能上都有优越的表现,从而改善入口附近的环境,若加上展箱装置,更增添了完美的装饰效果。传统的自动旋转门包括支架、固定杆以及若干门扇,门扇沿固定杆周向分布,门扇包括门框以及门体,各门框固定于固定杆上,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以带动固定杆转动;各门扇上还设置有把手,该把手为铁质的管状物,把手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铁块,各铁块同步焊接于门框上。但是,由于上述把手固定于门框上,在安装该自动旋转门时需要对把手进行焊接,从而需要相应的焊接设备,即把手的安装过程麻烦,且焊接时的危险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旋转门,具有方便拆装、安全性能高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旋转门,包括支架、固定杆以及若干门扇,门扇包括门框以及门体,各门扇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把手,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组件,把手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对应的门框上,安装组件包括螺栓以及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把手以及门框内,螺栓同步穿过把手、门框并与两个螺母螺纹连接,门框以及把手分别开设有正对螺栓的安装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安装把手时,先将一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栓上,然后将该螺栓穿过把手的安装口,并穿过把手以及门框,且螺栓上的螺母被限位于把手内,将另一螺母放入门框内,利用相应的工具夹住门框内的螺母,然后利用相应的工具带动螺栓相对于门框内的螺母转动,至门框内的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栓上,实现把手与门框的可拆卸连接,减少了焊接设备的使用,从而具有方便拆装、安全性能高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安装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螺栓上的抵接套,抵接套的两端分别与把手、门框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把手时,抵接套抵紧于把手和门框之间,从而通过选取不同长度的抵接套,实现对把手和门框之间的位置调节,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位置需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抵接套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弹性环,弹性环的内壁与螺栓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环,从而在把手安装完成后,弹性环同步与把手以及门框抵接,从而减少门框以及把手受到的划伤,同时由于把手通常呈圆柱性设置,在弹性环的作用下,增大把手的受力面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把手端部一一对应设置的保护套,保护套开设有与对应的把手端部插接的卡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把手通常呈空心的圆管状设置,从而通过设置保护套,将把手的端部卡入卡槽内,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的美观效果,另一方面避免把手端部划伤行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保护套开设有与抵接套卡接的插槽,插槽与卡槽相通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抵接套与把手抵接,且把手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安装口,呈把手上的安装口正对抵接套设置,通过设置插槽,在把手卡入卡槽的同时,抵接套卡入插槽,从而使保护套的侧壁包覆安装口,不仅实现了对抵接套的相互限位,还提高了整体的美观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保护套的内壁固定有弹性层,弹性层与卡入的把手端部过盈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层,从而增大把手端部收到的抵紧力,提高保护套与把手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把手由金属材料制成,把手外壁包覆有柔性套,柔性套内嵌设有磁铁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由金属材料制成,从而在天气寒冷的冬天,把手的温度较低,若行人手持把手,会造成较大的不适感,通过设置柔性套,从而减小温度影响,提高整体的舒适度,且通过设置磁铁块,提高柔性套安装的稳定性,且便于柔性套的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柔性套的外壁套设有耐磨套,耐磨套与柔性套之间设置有粘连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耐磨套,减少对柔性套表面的摩擦伤害,提高柔性套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螺栓以及两个螺母,螺栓与螺母同步螺纹连接,两个螺母分别位于门框以及把手内,实现把手与门框的可拆卸连接,减少了焊接设备的使用,从而具有方便拆装、安全性能高的优点;(2)在安装把手时,抵接套抵紧于把手和门框之间,通过选取不同长度的抵接套,实现对把手和门框之间的位置调节,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位置需要;(3)通过设置柔性套,从而减小温度影响,提高整体的舒适度,且通过设置磁铁块,提高柔性套安装的稳定性,且便于柔性套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横向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把手的竖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支架;2、固定杆;3、门扇;31、门框;32、门体;4、驱动组件;5、把手;6、螺栓;7、抵接套;8、螺母;9、螺帽;10、安装口;11、弹性环;12、保护套;13、卡槽;14、插槽;15、柔性套;16、耐磨套;17、粘连层;18、磁铁块;19、弹性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自动旋转门,包括支架1、固定杆2以及若干门扇3,门扇3可以设置有三扇并沿固定杆2周向分布,门扇3包括门框31以及门体32,各门框31固定于固定杆2上,支架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4以带动固定杆2转动,通过驱动组件4,带动固定杆2转动,从而带动各门扇3同步转动。参照图1和图2,该自动旋转门还包括把手5,把手5可以设置有三个,且把手5与门扇3一一对应,把手5呈空心的圆管状设置,门框31呈空心的方形管状设置。把手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组件,把手5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于门框31上,且当把手5安装于门框31上时,把手5沿门体32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把手5的高度为0.8m~1.2m。参照图2和图3,安装组件包括螺栓6、抵接套7以及两个螺母8,门框31以及把手5分别开设有相对的连接口,该连接口呈圆形设置并供螺栓6穿过,螺栓6可以为六角螺栓6或沉头螺栓6,螺栓6的一端固定有螺帽9,且螺栓6与两个螺母8螺纹连接;两个螺母8分别位于把手5以及门框31内壁,且两个螺母8的外径大于对应连接口的直径,从而螺母8不能穿过连接口。参照图2和图3,抵接套7呈圆环形设置,抵接套7的外径大于连接口的直径,从而螺栓6远离螺帽9的一端依次穿过把手5内的螺母8、把手5上的连接口、抵接套7、门框31上的连接口、门框31内的螺母8,从而实现对把手5的安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参照图2和图3,其中把手5和门框31分别正对其连接口开设有安装口10,安装口10可以呈圆形设置,安装口10的直径大于连接口的直径,从而实现了将对应工具放入,该工具可以为钳子、起子等。参照图2和图3,抵接套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弹性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旋转门,包括支架(1)、固定杆(2)以及若干门扇(3),门扇(3)包括门框(31)以及门体(32),其特征在于,各门扇(3)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把手(5),把手(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组件,把手(5)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对应的门框(31)上,安装组件包括螺栓(6)以及两个螺母(8),两个螺母(8)分别位于把手(5)以及门框(31)内,螺栓(6)同步穿过把手(5)、门框(31)并与两个螺母(8)螺纹连接,门框(31)以及把手(5)分别开设有正对螺栓(6)的安装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旋转门,包括支架(1)、固定杆(2)以及若干门扇(3),门扇(3)包括门框(31)以及门体(32),其特征在于,各门扇(3)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把手(5),把手(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组件,把手(5)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对应的门框(31)上,安装组件包括螺栓(6)以及两个螺母(8),两个螺母(8)分别位于把手(5)以及门框(31)内,螺栓(6)同步穿过把手(5)、门框(31)并与两个螺母(8)螺纹连接,门框(31)以及把手(5)分别开设有正对螺栓(6)的安装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旋转门,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螺栓(6)上的抵接套(7),抵接套(7)的两端分别与把手(5)、门框(3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抵接套(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弹性环(11),弹性环(11)的内壁与螺栓(6)抵接。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胜荣世中张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荣自动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