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门锁执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12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门锁执手,其包括执手座,离合方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执手座上,离合方杆设有离合方杆孔,离合方杆孔内设有弹性被动销,所述的执手座上设有离合座,离合座设有可在离合座上移动并可推顶弹性被动销的主动销,所述的执手座上还设有驱动主动销移动并带动弹性被动销移动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以及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开锁快速,便于电子控制开关锁,不易被破坏性开锁,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各种机械锁具升级转化为智能锁具和各种智能电子门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门锁执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门锁执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门锁普遍采用的是专用的电子锁锁体,门锁的内外执手上设有方孔,方孔上插入传动杆,同时内外执手上的传动杆也穿入锁体上内外分离的拨动件方孔。当上提或下压外执手时,外执手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带动锁体中的拨动件及上面的拨片,拨动方舌和斜舌。在门的外侧锁闭门锁的方式是:上提外执手,外执手扭力通过传动杆传给电子锁锁体上的拨动件及上面的拨片,由拨动件驱动方舌锁闭门锁;而在门外侧的开启门锁的方式是:电子系统发出指令使电子控制的半离合器闭合,然后下压外执手,外执手扭力通过传动杆传给锁体上的拨动件,由拨动件及上面的拨片带动锁体上斜舌和方舌,达到开锁的目的。现有的电子门锁的执手与门锁锁体的离合机构一般是设置在门锁锁体上,这样就使得执手控制离合机构的传动距离比较长,传动距离比越长就越容易产生故障,也更容易被破坏,也不利于采用电路控开关锁,而且碰到破坏性开锁时,更加容易被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开锁快速,便于电子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门锁执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执手座(1),离合方杆(2)可转动的设置在执手座(1)上,离合方杆(2)设有离合方杆孔(21),离合方杆孔(21)内设有弹性被动销(22),所述的执手座(1)上设有离合座(3),离合座(3)设有可在离合座上移动并可推顶弹性被动销(22)的主动销(31),所述的执手座(1)上还设有驱动主动销移动并带动弹性被动销(22)移动的驱动机构(4)和传动机构(5),以及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的控制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门锁执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执手座(1),离合方杆(2)可转动的设置在执手座(1)上,离合方杆(2)设有离合方杆孔(21),离合方杆孔(21)内设有弹性被动销(22),所述的执手座(1)上设有离合座(3),离合座(3)设有可在离合座上移动并可推顶弹性被动销(22)的主动销(31),所述的执手座(1)上还设有驱动主动销移动并带动弹性被动销(22)移动的驱动机构(4)和传动机构(5),以及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门锁执手,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传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锅杆(51),离合座(3)上设有活动连接有传动杆(52),传动杆(52)穿过主动销(31)套接在锅杆(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门锁执手,其特征在于离合座(3)设有限制主动销移动角度的限位套(32),限位套(32)上设有供传动杆在限位套上移动的限位套孔(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门锁执手,其特征在于限位套(32)为直圆管,限位套孔(33)包括设置在限位套(32)上部的封闭孔(331)和设置在限位套下部的开放孔(3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畅张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脉识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