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106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外表面采用L型PCF板,L型PCF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外模,形成PCF外模板;内模板位于内表面,也是L型结构;PCF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设置横向预埋连接件和纵向预埋连接件;在PCF外模板外侧,设置L型外侧钢模板,在内模板内侧设置L型内侧钢模板;外侧钢模板与内侧钢模板之间,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并调整距离;在L型的外侧钢模板与横向预埋连接件、纵向预埋连接件之间,分别设置模板横向拉结构件和模板纵向拉结构件,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本加固结构,PCF板作为建筑物的外墙体,能得到成型效果好、美观的建筑物墙体,同时达到装配式建筑转角处保温、防水等性能的要求。

L-shaped corner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of PCF slab in prefabricate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装配式结构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产业化已经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全国各地兴起,现诸多项目采用L型PCF板进行浇筑;PCF板,即预制外挂墙板,Precastconcretefacadepanel,指的是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装配式结构体系与传统现浇结构体系相比,有诸多优点,如能确保装配式建筑转角处保温、防水等性能的要求,同时成型效果好、美观;还能重复利用,与传统木模板加固方式比较,既经济又环保。但装配式建筑往往很难保证L型转角处的质量、性能与美观;还有,在采用PCF板进行浇筑时,容易产生断裂、脱落、爆模或胀模等缺陷,影响了现场施工质量、进度等,而且增大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造价低、成型质量好,能够拆卸后重复使用,且具有加强作用的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L型转角浇筑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外表面采用L型PCF板,L型PCF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外模,形成PCF外模板;内模板位于内表面,也是L型结构;PCF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设置横向预埋连接件和纵向预埋连接件;在PCF外模板外侧,设置L型外侧钢模板,在内模板内侧设置L型内侧钢模板;外侧钢模板与内侧钢模板之间,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并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在L型的外侧钢模板与横向预埋连接件、纵向预埋连接件之间,分别设置模板横向拉结构件和模板纵向拉结构件,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这样,PCF板作为建筑物的外墙体,能得到成型效果好、美观的建筑物墙体,同时达到装配式建筑转角处保温、防水等性能的要求。进一步的特征是,上、下两层外侧钢模板之间,靠近对拉丝杆的部位,设置竖向加强件,竖向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下两层外侧钢模板上,并贴在PCF外模板外侧。所述竖向加强件是块状,通过焊接连接在上、下两层外侧钢模板之间。所述竖向加强件是条状结构,插设在外侧钢模板对应设置的插孔内,将上、下两层外侧钢模板或者全部外侧钢模板连接成整体。所述竖向加强件设置在L型外侧钢模板的两条边,每一条边都竖向设置一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得到的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PCF板浇筑L型转角,PCF板作为建筑物的外墙体,能得到成型效果好、美观的建筑物墙体,同时达到装配式建筑转角处保温、防水等性能的要求。1、PCF板外侧的L型钢模板,增强了模板整体强度和刚度,防止PCF板产生断裂、脱落、爆模或胀模等缺陷。3、L型钢模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加强件,将上下两个,或者多个L型钢模板连接成整体,增强了模板整体强度和刚度;同时,加强件位于对拉丝杆的受力点附近,使受力面均匀,降低PCF板受到的侧压力,防止PCF板位移、断裂、脱落等导致的模板胀模、爆模。4、将多个L型钢模板连接成整体,能够拆卸后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加固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中:PCF外模板1、内模板2、横向预埋连接件3、纵向预埋连接件4、外侧钢模板5、内侧钢模板6、模板横向拉结构件7、模板纵向拉结构件8、竖向加强件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L型转角浇筑混凝土结构,其外表面采用L型PCF板,L型PCF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外模,形成PCF外模板1,内模板2位于内表面,也是L型结构,采用常用的模板材料,如木制模板、钢制模板等,在PCF外模板1与内模板2之间,设置横向预埋连接件3和纵向预埋连接件4;在PCF外模板1外侧,设置L型外侧钢模板5,在内模板2内侧设置L型内侧钢模板6,用以加固PCF外模板1和内模板2,外侧钢模板5与内侧钢模板6之间,通过常规的对拉丝杆进行连接并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松紧度);在外侧钢模板5与横向预埋连接件3、纵向预埋连接件4之间,还分别设置模板横向拉结构件7和模板纵向拉结构件8,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加强外侧钢模板5的连接结构。由于对拉丝杆的作用力都集中在受力点处,受力面不足,侧压力过大,故PCF外模板1和内模板2容易因PCF板位移、断裂、脱落等导致的模板胀模、爆模等缺陷,本技术在高度方向排列的上、下两层外侧钢模板5之间,靠近对拉丝杆的部位,设置竖向加强件9,竖向加强件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下两层外侧钢模板5上,并贴在PCF外模板1外侧表面,改善PCF外模板1的受力结构,显著增强PCF外模板1以及外侧钢模板5的强度。所述竖向加强件9可以是块状,通过焊接连接在上、下两层外侧钢模板5之间,或者连接在上下全部外侧钢模板5之间,将上下全部外侧钢模板5连接成整体;所述竖向加强件9也可以是条状结构,如钢管、钢条等,插设在外侧钢模板5对应设置的插孔内,将上下两层外侧钢模板5或者全部外侧钢模板5连接成整体;而且其中部贴在PCF外模板1外侧,改善PCF外模板1的受力结构,显著增强PCF外模板1以及外侧钢模板5的强度。所述竖向加强件9可以设置在L型外侧钢模板5的两条边,每一条边都竖向设置一个,而且靠近对拉丝杆的部位,更能增强PCF外模板1以及外侧钢模板5的强度。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L型转角浇筑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外表面采用L型PCF板,L型PCF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外模,形成PCF外模板(1);内模板(2)位于内表面,也是L型结构;PCF外模板(1)与内模板(2)之间,设置横向预埋连接件(3)和纵向预埋连接件(4);在PCF外模板(1)外侧,设置L型外侧钢模板(5),在内模板(2)内侧设置L型内侧钢模板(6);外侧钢模板(5)与内侧钢模板(6)之间,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并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在L型外侧钢模板(5)与横向预埋连接件(3)、纵向预埋连接件(4)之间,分别设置模板横向拉结构件(7)和模板纵向拉结构件(8),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L型转角浇筑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外表面采用L型PCF板,L型PCF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外模,形成PCF外模板(1);内模板(2)位于内表面,也是L型结构;PCF外模板(1)与内模板(2)之间,设置横向预埋连接件(3)和纵向预埋连接件(4);在PCF外模板(1)外侧,设置L型外侧钢模板(5),在内模板(2)内侧设置L型内侧钢模板(6);外侧钢模板(5)与内侧钢模板(6)之间,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并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在L型外侧钢模板(5)与横向预埋连接件(3)、纵向预埋连接件(4)之间,分别设置模板横向拉结构件(7)和模板纵向拉结构件(8),通过对拉丝杆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PCF板L型转角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外侧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