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94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模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活性污泥池、设于活性污泥池内的闸门、搅拌机、进水泵、风机泵、滗水器、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溶解氧仪、MLSS污泥浓度计、PLC模块,所述PLC模块与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闸门控制连接并控制进水泵、风机泵及各闸门的运行,所述PLC模块与所述的风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溶解氧仪在线仪表、MLSS污泥浓度计在线仪表以及液位计在线仪表控制连接,用于接收出风量、进水流量数据,接收所述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溶解氧仪、MLSS污泥浓度计及液位计反应的运行参数,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闸门的运行。

Integrated device of sewage treatment with multi-mod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模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模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小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小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组成:居民住宅围墙外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过河道/过高速公路/过铁路等障碍物的倒虹/管桥/套管保护穿越、污水集中处理装置(地埋式或地上式,采用一体化生物膜法/净化槽/人工湿地/生态塘等单一处理工艺的装置)、处理达标尾水的排放(排放到自然河道水体等)。常规处理工艺实现针对性运行要求方面的局限性:限于上述污水收集管网的零星化、碎片化特点,进水组成多为雨污混接、杂质悬浮物较多、管道渗漏较多、水量受旱季和雨季影响波动较大。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多采用地埋式一体化生物膜法、净化槽、人工湿地或生态塘工艺。上述常规工艺有其适用优势和运行特点,但针对于收集污水不同季节水温不同、旱季和雨季收集水量不同等实际发生情况,常规工艺在工艺模式应对变化方面缺乏灵活性,造成出水水质的季节性的不稳定。常规工艺无法做到针对具体的收集污水来水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可相互切换的工艺模式应对。其次,上述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在实现互联网+方面的配合方面,缺乏现场运行数据的采集、PLC集成并无线传输、大数据至管理人员管的数据软件分析等先进的远程管理手段。常规工业废水预处理系统组成包括:企业车间内工业废水收集管道、车间内产品生产流程内部的废水回用环节、车间外的工业废水输送管道、企业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预处理达到城镇下水道纳管标准后接入到城镇市政污水管道。常规工业废水预处理系统采用的处理工艺单一,无法根据工业废水水量和水质随产品种类、产量等生产周期性而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而及时调整相应的、合适的处理工艺。处理工艺单一、运行手段单调的局限,很大程度上无法稳定确保工业废水的出水水质要求。而且,在运行能耗、运行药耗等方面无法随来水变化而做到精细化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模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模式单一,无法根据工业废水的水量和水质随产品种类、产量等生产周期性而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而及时调整相应的工艺,不能保证工业废水的出水水质要求,且在运行能耗、运行药耗方面无法做到随来水变化而精细化运行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模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活性污泥池,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并列的A池、B池、C池及D池,所述A池、B池、C池及D池沿所述活性污泥池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所述活性污泥池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叠梁门,所述第一叠梁门的底部设有过流孔,所述第一叠梁门于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有G池与F池,所述G池与A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F池与所述B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活性污泥池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叠梁门,所述第二叠梁门的底部设有过流孔,所述第二叠梁门于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H池与I池,所述I池与A池设有闸门;所述H池与所述B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活性污泥池还包括E池,所述E池的前端与所述F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E池的中部与所述D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E池的后端与所述H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A池、B池、C池、D池及G池内的搅拌机;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以记录进水流量,所述进水管的管体上设有分别伸入所述A池、B池及D池内的进水支管,各所述进水支管的管口流入位置分别设有进水蝶阀,控制所述进水蝶阀的开启调节进入所述A池、B池及D池内的进水流量;风机泵,所述风机泵具有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分别通入所述E池、F池、G池、H池、I池内,各所述输出端上分别设有电动调节菱形阀以控制调节所述风机泵的风量在所述E池、F池、G池、H池、I池内的分配,所述风机泵的输出端还设有风量电磁流量计以记录所述风机的出风总量;分别与所述G池及所述I池连接的二滗水器,各所述滗水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以排出污水;所述A池、D池内分别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用以分析A池、D池的ORP指标,E池内设有溶解氧仪、MLSS污泥浓度计,G池内设有溶解氧仪、液位计,I池内设有溶解氧仪、液位计;PLC模块,与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所述闸门控制连接并控制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所述闸门的运行,所述PLC模块与所述的风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溶解氧仪在线仪表、MLSS污泥浓度计在线仪表以及液位计在线仪表控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风量电磁流量计、所述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的出风量、进水流量数据,接收所述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溶解氧仪在线仪表、MLSS污泥浓度计在线仪表及液位计在线仪表反应的运行参数,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所述闸门的运行。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A池、所述B池、所述C池及所述D池分别设有放空过流孔用于放空所述的A池、B池、C池及D池,所述A池、B池、C池及D池通过设置的过流孔相连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F池、G池、H池、I池的池底部分别设有泥斗,各所述泥斗在与所述活性污泥池的池壁相接处开有通向池壁外侧的排口,所述泥斗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输出端与剩余污泥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泥管的污泥自所述剩余污泥泵的输出端排出。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流污泥泵,所述回流污泥泵的输入端通过外回流管与所述D池的底部连通,所述回流污泥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分别伸入所述A池、D池内的二污泥外回流进泥管,所述回流污泥泵的输出端设有回流污泥电磁流量计以记录从所述回流污泥泵输出的回流污泥流量,所述二污泥外回流进泥管的管口流入位置分别设有进泥手动蝶阀以控制回流污泥自所述回流污泥泵的输出端输出至所述A池和/或D池内。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混合液内回流泵,所述D池、E池的底部分别设有混合液内回流管,所述混合液内回流管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所述混合液内回流泵,所述D池、所述E池的混合液分别自所述混合液内回流管进入所述混合液内回流泵后从所述混合液内回流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分别进入E池、B池及D池的混合液内回流进泥管,各所述混合液内回流进泥管的管口流入位置分别设有控制所述混合液进入所述E池、B池及D池中任意池的手动蝶阀。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液内回流泵、回流污泥泵、剩余污泥泵、风机泵、进水泵均为变频运行。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钢壳体拼装结构,工厂内标准模块化制作后,集装箱货运至现场,各组成单元拼接后电焊固定或铆钉固定,设备可地面安装(上设遮阳棚)或全地下安装(上部位绿化平台,设备吊装孔/检修孔)。本技术产品模块化规格为:50m3处理量/天、100m3处理量/天、150m3处理量/天、200m3处理量/天等多种。本技术现场安装时可根据现场条件和所处理的水量,采用标准化模块拼接并联组装运行,布局紧凑管理方便,避免非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n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并列的A池、B池、C池及D池,所述A池、B池、C池及D池沿所述活性污泥池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n所述活性污泥池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叠梁门,所述第一叠梁门的底部设有过流孔,所述第一叠梁门于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有G池与F池,所述G池与A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F池与所述B池之间设有闸门;/n所述活性污泥池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叠梁门,所述第二叠梁门的底部设有过流孔,所述第二叠梁门于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H池与I池,所述I池与A池设有闸门;所述H池与所述B池之间设有闸门;/n所述活性污泥池还包括E池,所述E池的前端与所述F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E池的中部与所述D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E池的后端与所述H池之间设有闸门;/n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A池、B池、C池、D池及G池内的搅拌机;/n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以记录进水流量,所述进水管的管体上设有分别伸入所述A池、B池及D池内的进水支管,各所述进水支管的管口流入位置分别设有进水蝶阀,控制所述进水蝶阀的开启调节进入所述A池、B池及D池内的进水流量;/n风机泵,所述风机泵具有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分别通入所述E池、F池、G池、H池、I池内,各所述输出端上分别设有电动调节菱形阀以控制调节所述风机泵的风量在所述E池、F池、G池、H池、I池内的分配,所述风机泵的输出端还设有风量电磁流量计以记录所述风机的出风总量;/n分别与所述G池及所述I池连接的二滗水器,各所述滗水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以排出污水;/n所述A池、D池内分别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用以分析A池、D池的ORP指标,E池内设有溶解氧仪、MLSS污泥浓度计,G池内设有溶解氧仪、液位计,I池内设有溶解氧仪、液位计;/nPLC模块,与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所述闸门控制连接并控制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所述闸门的运行,所述PLC模块与所述的风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溶解氧仪在线仪表、MLSS污泥浓度计在线仪表以及液位计在线仪表控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风量电磁流量计、所述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的出风量、进水流量数据,接收所述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溶解氧仪在线仪表、MLSS污泥浓度计在线仪表及液位计在线仪表反应的运行参数,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所述闸门的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并列的A池、B池、C池及D池,所述A池、B池、C池及D池沿所述活性污泥池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通;
所述活性污泥池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叠梁门,所述第一叠梁门的底部设有过流孔,所述第一叠梁门于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有G池与F池,所述G池与A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F池与所述B池之间设有闸门;
所述活性污泥池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叠梁门,所述第二叠梁门的底部设有过流孔,所述第二叠梁门于所述活性污泥池内划分形成H池与I池,所述I池与A池设有闸门;所述H池与所述B池之间设有闸门;
所述活性污泥池还包括E池,所述E池的前端与所述F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E池的中部与所述D池之间设有闸门,所述E池的后端与所述H池之间设有闸门;
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A池、B池、C池、D池及G池内的搅拌机;
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以记录进水流量,所述进水管的管体上设有分别伸入所述A池、B池及D池内的进水支管,各所述进水支管的管口流入位置分别设有进水蝶阀,控制所述进水蝶阀的开启调节进入所述A池、B池及D池内的进水流量;
风机泵,所述风机泵具有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分别通入所述E池、F池、G池、H池、I池内,各所述输出端上分别设有电动调节菱形阀以控制调节所述风机泵的风量在所述E池、F池、G池、H池、I池内的分配,所述风机泵的输出端还设有风量电磁流量计以记录所述风机的出风总量;
分别与所述G池及所述I池连接的二滗水器,各所述滗水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以排出污水;
所述A池、D池内分别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用以分析A池、D池的ORP指标,E池内设有溶解氧仪、MLSS污泥浓度计,G池内设有溶解氧仪、液位计,I池内设有溶解氧仪、液位计;
PLC模块,与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所述闸门控制连接并控制所述进水泵、所述风机泵及各所述闸门的运行,所述PLC模块与所述的风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流量电磁流量计、氧化还原电位在线仪表、溶解氧仪在线仪表、MLSS污泥浓度计在线仪表以及液位计在线仪表控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风量电磁流量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