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93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及与微处理器相连的压缩机控制电路、雾化器控制电路和吸附塔控制电路。其中,雾化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和二极管D2,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微处理器电连接,集电极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于一连接点,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另一连接点,两连接点与雾化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制氧机控制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雾化器控制功能。

A control circuit of oxygen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吸氧逐步成为家庭病患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家用制氧机因其使用方便,移动轻巧,被广泛使用。家用制氧机通常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附技术来产生氧气,即空气由压缩机加压后,经过空气预处理装置除去油、尘埃等固体杂质,经过处理后的压缩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吸附塔,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被吸附,最终输出高纯度的氧气。当吸附塔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吸附塔进入排氮、冲洗阶段。然而现有技术中制氧机控制电路相对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并且不具有控制雾化器工作的功能,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具有雾化器控制功能的制氧机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的压缩机控制电路、雾化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吸附塔控制电路;所述吸附塔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和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第一连接点,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第二连接点,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相对端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均与吸附塔电连接;所述雾化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和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集电极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于第三连接点,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与雾化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吸附塔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优选地,所述吸附塔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电信号转接的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一转接件与吸附塔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雾化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5,所述电阻R5连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优选地,所述雾化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电信号转接的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通过第二转接件与雾化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3、电阻R6、二极管D3和继电器JDQ,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继电器JDQ与压缩机相连,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6与微处理器相连,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JDQ还与第一电源VCC相连,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阴极连接第一电源VCC。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电信号转接的第三转接件,所述继电器JDQ通过第三转接件与压缩机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氧气浓度监测电路,所述氧气浓度监测电路包括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传感器。优选地,还包括压力监测电路,所述压力监测电路包括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传感器。优选地,还包括告警电路,所述告警电路包括蜂鸣器和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相对端与第二电源VCC′电连接,所述蜂鸣器与电阻R7并联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制氧机控制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优点,并且还具有控制雾化器是否工作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制氧机控制电路图。附图标记:10、微处理器,20、吸附塔控制电路,21、第一连接点,22、第二连接点,30、雾化器控制电路,40、压缩机控制电路,50、氧气监测电路,60、压力监测电路,70、告警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10、至少一个吸附塔控制电路20、雾化器控制电路30,及压缩机控制电路40,微处理器10通过吸附塔控制电路20与吸附塔电连接,微处理器10可通过吸附塔控制电路20控制吸附塔开启或关闭,实施时,可根据吸附塔的数量设置吸附塔控制电路20的数量;微处理器10通过雾化器控制电路30与雾化器电连接,微处理器10可通过雾化器控制电路30控制雾化器是否工作;微处理器10还通过压缩机控制电路40与压缩机电连接,微处理器10可通过压缩机控制电路40控制压缩机是否开启或关闭。如图1所示,吸附塔控制电路20包括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和二极管D1,其中,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微处理器1010相连,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第一连接点21,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第二连接点22,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点21,相对端通过电阻R2连接第二连接点22,第一连接点21和第二连接点22与吸附塔电连接。实施时,微处理器10输出高电平至三极管Q1,三极管Q1导通,吸附塔进而可正常工作。进一步地,吸附塔控制电路20还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进一步地,吸附塔控制电路20还包括用于电信号转接的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点21和第二连接点22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转接件电连接,第一转接件进一步与吸附塔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转接件,可快速实现吸附塔与吸附塔控制电路20电连接。如图1所示,雾化器控制电路30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和二极管D2,其中,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微处理器1010电连接,集电极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于第三连接点,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第四连接点,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与雾化器电连接。实施时,微处理器10输出高电平至三极管Q2,三极管Q2导通,雾化器进而可以正常工作。进一步地,雾化器控制电路30还包括电阻R5,所述电阻R5连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进一步地,雾化器控制电路30还包括用于电信号转接的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转接件电连接,第二转接件进一步与雾化器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转接件,可快速实现雾化器与雾化器控制电路30电连接。如图1所示,压缩机控制电路40包括三极管Q3、电阻R6、二极管D3和继电器JDQ,其中,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6与微处理器10电连接,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DQ与压缩机相连,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DQ还与第一电源VCC电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VCC。实施时,微处理器10输出高电平至三极管Q3,三极管Q3进而导通,进而使得继电器JDQ吸合,当继电器JDQ吸合时,压缩机开始工作。进一步地,压缩机控制电路40还包括用于电信号转接的第三转接件,所述继电器JDQ通过第三转接件与压缩机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转接件,可快速实现压缩机与压缩机控制电路40电连接。如图1所示,还包括用于监测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压缩机控制电路、雾化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吸附塔控制电路;/n所述吸附塔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和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第一连接点,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第二连接点,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相对端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均与吸附塔电连接;/n所述雾化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和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集电极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于第三连接点,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与雾化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压缩机控制电路、雾化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吸附塔控制电路;
所述吸附塔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和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第一连接点,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第二连接点,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相对端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均与吸附塔电连接;
所述雾化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和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集电极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于第三连接点,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电源VCC连接于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与雾化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电信号转接的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一转接件与吸附塔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5,所述电阻R5连接在三极管Q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海峰姜朋郭义元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岱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