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晓云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90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在左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线筒,在线筒的右侧开设走线槽,在右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连接环,连接环固定连接连接杆,在连接杆的左端和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使线缆在贯穿左壳体和右壳体中部的同时,依次贯穿走线槽和两个限位环,通过转动转轴带动齿轮和连接环转动,从而使连接杆带动线缆围绕线筒转动,使线缆的左端缠绕在线筒的外壁,使用便捷,且在线缆收卷缠绕时,不会使线缆过度扭曲,从而避免损伤线缆。

A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retract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for CNC machine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床线缆收放装置
,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数控机床通常由车床主体和数控一体机控制柜构成,车床主体和数控一体机控制柜通过一定长度的信号传输线缆电连接在一起,其信号传输线缆电随意的放置在地面上,容易损坏漏电,存在一定的安却因患,而现有的线缆收放装置,使用不够便捷,容易损伤线缆,因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右侧外壁和右壳体的左侧内壁相螺接,所述左壳体的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线筒,所述线筒的右侧开设有走线槽,所述右壳体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端外壁的左端和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右壳体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端贯穿右壳体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左端外壁与连接环的右侧壁相啮合。优选的,所述限位环包括正八边环体,所述正八边环体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管套。优选的,所述右壳体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球形罩,所述球形罩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滚球,所述滚球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走线管。优选的,所述左壳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走线管,所述第二走线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第二走线管的右侧外壁螺接有锥形收紧管。优选的,所述右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补偿环,且补偿环的内壁套接转轴的外壁,所述转轴的外端外壁螺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端外壁和补偿环的外端外壁均粘合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左壳体的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左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线筒,在线筒的右侧开设走线槽,在右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连接环,连接环固定连接连接杆,在连接杆的左端和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使线缆在贯穿左壳体和右壳体中部的同时,依次贯穿走线槽和两个限位环,通过转动转轴带动齿轮和连接环转动,从而使连接杆带动线缆围绕线筒转动,使线缆的左端缠绕在线筒的外壁,使用便捷,且在线缆收卷缠绕时,不会使线缆过度扭曲,从而避免损伤线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壳体,2右壳体,3线筒,4连接环,5连接杆,6限位环,601正八边环体,602管套,7转轴,8齿轮,9球形罩,10滚球,11第一走线管,12第二走线管,13橡胶套,14锥形收紧管,15走线槽,16补偿环,17管体,18防滑垫,19固定片,2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为相匹配的筒体,左壳体1的右侧外壁和右壳体2的左侧内壁相螺接,左壳体1的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线筒3,线筒3主体为筒体,其右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线筒3的右侧开设有走线槽15,走线槽15内壁为曲面,右壳体2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环4,连接环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内端外壁的左端和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6,位于左端的限位环6与线筒3的中部相对于,位于中部的限位环6的内端外壁位于线筒3右端所连接的挡板的外壁的外侧,且位置相对,相距距离小于线缆半径,右壳体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手轮,转轴7的内端贯穿右壳体2固定连接有齿轮8,齿轮8的左端外壁与连接环4的右侧壁相啮合,转动转轴7,通过齿轮8带动连接环4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5和两个限位环6围绕线筒3旋转,从而使线缆的左端缠绕在线筒3的外壁。具体而言,为了降低限位环6与线缆的摩擦损耗,限位环6包括正八边环体601,正八边环体601的外端外壁与连接杆5的内端外壁固定连接,正八边环体601的内端的七个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管套602,相邻管套602之间存有一定的间隙。具体而言,为了便于走线,且防止损伤线缆,右壳体2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球形罩9,球形罩9为同尺寸中空圆球的中部1/2区域,球形罩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球形罩9相配合的滚球10,滚球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走线管11,第一走线管11的内径与线缆过渡配合,且第一走线管11的左端和右端均为向外发散的锥形桶状。具体而言,为了便于走线,且固定线缆,左壳体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走线管12,第二走线管1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13,第二走线管12的右侧外壁螺接有锥形收紧管14,锥形收紧管14的右侧为向内收缩的锥形,且第二走线管12、橡胶套13和锥形收紧管14均与线缆过渡配合,当穿过线缆后,转动锥形收紧管14,使橡胶套13的右端逐渐收紧,从而夹紧线缆。具体而言,为了固定转轴7,防止线缆松散,右壳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补偿环16,补偿环16的内端与右壳体2的外壁相匹配,外端为平面,且补偿环16的内壁套接转轴7的外壁,同轴设置,转轴7的外端外壁螺接有管体17,管体17的内端平面与补偿环16的外端相配合,管体17的内端外壁和补偿环16的外端外壁均粘合有防滑垫18,转动管体17,使管体17与补偿环16紧密贴合,从而固定转轴7,防止线缆在自身重了作用下松散。具体而言,为了便于固定,本技术,左壳体1的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9,固定片19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0,通过固定片19和安装孔20即可将本技术固定安装在车床和控制柜的外壁。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固定本技术后,将线缆的一端贯穿第二走线管12,并转动锥形收紧管14进行固定,将线缆由走线槽15穿出线筒3并以此穿过位于左侧和中部的两个限位环6,并由第一走线管11穿出,将左壳体1和右壳体2相螺接,向右拉紧线缆,使左壳体1的左侧线缆没有过多的余量,收卷时,转动转轴7,通过齿轮8带动连接环4转动,从而使连接杆5和限位环6带动线缆围绕线筒3转动,从而使线缆缠绕在线筒3的外壁,将位于壳体右侧的线缆收入本技术内,在此过程中,在第一走线管11、限位环6等结构对线缆的较小摩擦力的作用下,使线缆缠绕时具有应力,使线缆较为紧密的缠绕,并且不会只堆积在线筒3的中部,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便捷,只需知道转轴7即可快速的收卷线缆,使用方便,同时,对线缆的摩擦损耗较小,且在收卷过程中不会使线缆高度扭曲,避免损坏,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的右侧外壁和右壳体(2)的左侧内壁相螺接,所述左壳体(1)的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线筒(3),所述线筒(3)的右侧开设有走线槽(15),所述右壳体(2)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内端外壁的左端和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6),所述右壳体(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内端贯穿右壳体(2)固定连接有齿轮(8),所述齿轮(8)的左端外壁与连接环(4)的右侧壁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的右侧外壁和右壳体(2)的左侧内壁相螺接,所述左壳体(1)的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线筒(3),所述线筒(3)的右侧开设有走线槽(15),所述右壳体(2)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内端外壁的左端和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6),所述右壳体(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内端贯穿右壳体(2)固定连接有齿轮(8),所述齿轮(8)的左端外壁与连接环(4)的右侧壁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包括正八边环体(601),所述正八边环体(601)的外端外壁与连接杆(5)的内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正八边环体(60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管套(6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线缆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潘晓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