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包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81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包装箱,在将包装箱打开时,分别打开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后将锁紧机构插入锁紧片与锁紧套中,压紧按压杆,复位弹簧被压缩,按压杆移动,棘爪缩回伸缩孔中,可将锁紧机构插入,插入后,松开按压杆,复位弹簧使按压杆复位,棘爪伸出伸缩孔,锁紧套与锁紧片被固定于棘爪与限位部之间,实现包装箱的打开固定,拆卸时,压紧按压杆拔出锁紧机构,即可实现快速的拆卸折叠,折叠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打开及折叠时动作简单快捷,效率高;每个合页都是一半连接在侧板一半连接在底板,使用时铰链不受力,折叠时铰链共同作用,连接件受力较小。

A foldable packing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包装箱
本技术涉及包装箱
,特别是指一种可折叠包装箱。
技术介绍
包装箱在各种国内和国外进出口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货物运输中,现有的包装箱一般为固定结构,其四个侧板框架上固定有薄面板进行支撑,四个侧板之间固定安装,同时四个侧板与底板进行固定连接,在进行装卸货时十分不便,同时在包装箱不使用时,又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增加运输成本。还有部分包装箱采用组装式,但是其组装时效率较慢。现有的碳钢结构包装箱采用折叠的方式,可在不使用时将其进行折叠,减少占用空间,在使用时将其打开,采用螺钉等方式,将其固定成型,进行货物的装载。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包装箱质量较大,连接件受力较大,折叠结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打开及折叠时动作繁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折叠的包装箱,解决了包装箱质量较大,连接件受力较大,折叠结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打开及折叠时动作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包装箱,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底部与所述底板铰接;两个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底部与所述底板铰接,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形成包装箱箱体的四个边;锁紧套,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靠近所述第二侧板处;锁紧片,开设有锁紧孔,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与所述锁紧套相配合;锁紧机构,与所述锁紧套及锁紧片相适配,包括:销体,内部设有容置腔;<br>限位部,设于销体一端;按压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按压杆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置腔;复位弹簧,固定安装于所述按压杆与所述容置腔内壁之间;两伸缩孔,设于所述销体上;两棘爪,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按压杆上,可随按压杆的移动在两所述伸缩孔中伸缩。可选的,所述底板靠近两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安装有合页铰链,所述合页铰链分别固定两所述第一侧板与底板,两所述第一侧板高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即两第一侧板向内折叠时并不会产生干涉;所述底板靠近两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下合页与第二下合页,所述第一下合页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于底板上,所述第二下合页固定安装于底板上,靠近第一下合页的所述第二侧板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上合页,所述第一上合页与第一下合页铰接,靠近第二下合页的第二侧板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上合页,所述第二上合页与第二下合页铰接。可选的,所述第二侧板上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底板外侧开设有安装孔,第一侧板与底板外侧可拆卸的安装有立筋,所述立筋上下端分别开设有与连接孔及安装孔相配合的通孔,连接孔与通孔之间采用螺钉固定,安装孔与通孔之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可选的,所述第二侧板顶部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一侧板顶部向内侧折弯形成第一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靠近第二折弯板的两端设有避让缺口。可选的,所述底板底板横向安装有两个枕木。可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竖向铺设有多块平板,所述平板中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梁,所述承载梁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两侧。可选的,所述包装箱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的放置于打开后的箱体顶部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包装箱,在将包装箱打开时,分别打开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后将锁紧机构插入锁紧片与锁紧套中,压紧按压杆,复位弹簧被压缩,按压杆移动,棘爪缩回伸缩孔中,可将锁紧机构插入,插入后,松开按压杆,复位弹簧使按压杆复位,棘爪伸出伸缩孔,锁紧套与锁紧片被固定于棘爪与限位部之间,实现包装箱的打开固定,拆卸时,压紧按压杆拔出锁紧机构,即可实现快速的拆卸折叠,折叠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打开及折叠时动作简单快捷,效率高;每个合页都是一半连接在侧板一半连接在底板,使用时铰链不受力,折叠时铰链共同作用,连接件受力较小;立筋能够对侧板进行固定,防止打开过程中倒下砸伤人员,同时打开后,立筋能对侧板进行支撑,提升箱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包装箱折叠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包装箱部分打开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包装箱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包装箱立筋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包装箱立筋安装的局部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包装箱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包装箱锁紧机构被按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底板、4-盖板、5-锁紧机构、11-第一折弯板、12-锁紧套、21-锁紧片、22-第一上合页,23-立筋、231-通孔、24-第二上合页、25-第二折弯板、26-第二连接板、27-连接孔、31-合页铰链、32-枕木、33-承载梁、34-第一下合页、35-第二下合页、36-平板、37-第一连接板、38-安装孔、51-销体、52-限位部、53-按压杆、54-连接部、55-旋转轴、56-棘爪、57-伸缩孔、58-容置腔、59-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可折叠包装箱,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上方铰接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所述底板3上方还铰接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2,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形成包装箱箱体的四个侧壁;所述第一侧板1上靠近第二侧板2处安装有锁紧套12,所述第二侧板2上设置有锁紧片21,所述锁紧片21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片21与所述锁紧套12相配合,所述锁紧片21与锁紧套12上设有可拆卸的锁紧机构5,所述锁紧机构5与所述锁紧套12及锁紧片21相适配,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销体51,所述销体51一端设有限位部52,所述销体51内部设有容置腔58,所述容置腔58内部设有按压杆53,所述按压杆53靠近限位部52的一端伸出容置腔58,所述按压杆53远离限位部52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59,所述复位弹簧59固定安装于按压杆53与容置腔58内壁之间,所述按压杆53上还设有两个连接部54,两个所述连接部54上分别安装有旋转轴55,旋转轴55上安装有棘爪56,销体51上开设有两个伸缩孔57,所述棘爪56可在伸缩孔57中伸缩。在将包装箱打开时,分别打开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之后将锁紧机构插入锁紧片21与锁紧套12中,压紧按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两个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底部与所述底板铰接;/n两个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底部与所述底板铰接,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形成包装箱箱体的四个边;/n锁紧套,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靠近所述第二侧板处;/n锁紧片,开设有锁紧孔,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与所述锁紧套相配合;/n锁紧机构,与所述锁紧套及锁紧片相适配,包括:/n销体,内部设有容置腔;/n限位部,设于销体一端;/n按压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按压杆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置腔;/n复位弹簧,固定安装于所述按压杆与所述容置腔内壁之间;/n两伸缩孔,设于所述销体上;/n两棘爪,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按压杆上,可随按压杆的移动在两所述伸缩孔中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两个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底部与所述底板铰接;
两个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底部与所述底板铰接,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形成包装箱箱体的四个边;
锁紧套,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靠近所述第二侧板处;
锁紧片,开设有锁紧孔,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与所述锁紧套相配合;
锁紧机构,与所述锁紧套及锁紧片相适配,包括:
销体,内部设有容置腔;
限位部,设于销体一端;
按压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按压杆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置腔;
复位弹簧,固定安装于所述按压杆与所述容置腔内壁之间;
两伸缩孔,设于所述销体上;
两棘爪,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按压杆上,可随按压杆的移动在两所述伸缩孔中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两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安装有合页铰链,所述合页铰链分别固定两所述第一侧板与底板,两所述第一侧板高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即两第一侧板向内折叠时并不会产生干涉;所述底板靠近两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下合页与第二下合页,所述第一下合页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于底板上,所述第二下合页固定安装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睿王建彬江本赤汪洪峰钱乘徐义亮童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