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夹紧虎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57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液压夹紧虎钳,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均设置有液压顶针机构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顶针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钳体与活动钳体上的多个液压缸和设置在各液压缸内的多个顶针,活塞将液压缸分隔为独立的工作腔和复原腔,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分别设置有工作油路和复原油路,工作油路分别与各液压缸的工作腔连通,复原油路分别与各液压缸的复原腔连通,液压驱动系统通过工作油路与复原油路分别为工作腔或复原腔提供液压油,驱动顶针在液压缸内的顶出和缩回动作。该装置通过液压顶针机构中的多个顶针与工件端面之间分别形成点接触,可适用于对各种不同复杂工件的固定夹紧操作。

A hydraulic clamping v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夹紧虎钳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夹紧虎钳。
技术介绍
虎钳装夹在机械加工中应用较广泛,但一般虎钳在装夹边缘不平整的毛坯(如锻件)时,往往难以稳定的装夹,需要操作者在凹处垫上铜皮(或铝皮),垫的厚度全靠操作者经验,使得装夹操作变得很繁琐而且不能保证有足够的夹紧力,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中国技术专利申请CN103111889A中公开了一种多点柔性夹具,其夹持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夹持箱,夹持箱包括一个箱体,箱体的前端面开口,后端面开有通气孔,若干排夹具片层置于箱体内并由箱体的前端面伸出。通过设置多个夹具片,向箱体内通入高压气体为夹具片提供向外的推力,实现对复杂零件的多点固定装夹。该夹具虽然实现了对复杂工件、毛坯的多点装夹操作,但其采用气压的方式为若干层夹具片提供作用力,对夹具片之间的密封配合及夹具片与箱体之间的密封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结构复杂,结构难以实现,而且难以实现夹紧工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夹具、虎钳在复杂工件装夹时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压夹紧虎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夹紧虎钳,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均设置有液压顶针机构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顶针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钳体与活动钳体上的多个液压缸和设置在各液压缸内的多个顶针,所述顶针一端可从固定钳体或活动钳体的端面伸出,顶针位于液压缸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与液压缸配合的活塞,活塞将液压缸分隔为独立的工作腔和复原腔,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分别设置有工作油路和复原油路,所述工作油路分别与各液压缸的工作腔连通,所述复原油路分别与各液压缸的复原腔连通,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通过工作油路与复原油路分别为工作腔或复原腔提供液压油,驱动顶针在液压缸内的顶出和缩回动作。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的液压缸均呈矩阵结构分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液压缸之间并排间隔设置,位于各不同水平面上的液压缸之间均通过设置在该水平面的工作油路和复原油路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换向阀组件、组合单向阀组件、柱塞泵组件和液压油箱;所述换向阀组件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腔和设置在阀腔内的阀芯组件,所述阀体设置在固定钳体或活动钳体一侧,阀体一侧设置有分别与工作油路和复原油路连通的连接油路Ⅰ,连接油路Ⅰ另一端连通至阀腔,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杆和间隔设置在阀杆上的两个阀芯,所述阀芯表面均设置有螺旋槽;所述组合单向阀组件设置在阀体一侧,组合单向阀组件上依次并列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阀体上与组合单向阀组件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四个连接油路Ⅱ,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分别通过四个连接油路Ⅱ与阀腔连通,当阀芯组件位于阀腔底部时,两个阀芯分别位于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与阀腔之间的连接油路Ⅱ处,第一单向阀与工作油路之间连通,第三单向阀与复原油路之间连通,当阀芯组件位于阀腔顶部时,两个阀芯分别位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与阀腔之间的连接油路Ⅱ处,第二单向阀与工作油路之间通过一阀芯上的螺旋槽连通,第四单向阀与复原油路之间通过另一阀芯上的螺旋槽连通;所述柱塞泵组件设置在组合单向阀组件一侧,柱塞泵组件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上的泵室、设置在泵室内的柱塞和柱塞杆,泵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泵室连通的第一进油油路、第二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第一进油油路一端连接第一单向阀,第二进油油路一端连接第四单向阀,回油油路分别连接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油油路、第二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液压油箱,所述第一进油油路和第二进油油路与液压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五单向阀,回油油路与液压油箱之间设置有第六单向阀。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单向阀和第六单向阀分别设置在一单向阀组件上,第五单向阀和第六单向阀在单向阀组件上并列水平设置,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泵体一侧,第一进油油路和第二进油油路分别与单向阀组件上的第五单向阀一端直接连通,第五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油管连接到液压油箱,所述回油油路通过第二油管连接到第六单向阀一端,第六单向阀另一端连接到第一油管与液压油箱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活动钳体固定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块和设置在定位块上的螺杆,螺杆与定位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限位滑槽,活动钳体和定位块底部均设置有与限位滑槽配合的限位滑轨,活动钳体和定位块与底座之间通过限位滑槽与限位滑轨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块和底座之间设置用于将定位块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机构。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底座上多个半球形定位槽和设置在定位块底部的固定组件,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限位孔和与限位孔连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限位孔内的限位球与顶杆,及设置在固定孔内的调节杆,顶杆与限位球之间设置有复原弹簧,调节杆一部分与固定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杆另一部分为锥形截面结构,顶杆一端伸入到固定孔内,顶杆伸入到固定孔的一端与调节杆上锥形截面结构部分相配合。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该装置设置液压顶针机构对工件进行夹紧,在夹紧操作时,液压顶针机构中的多个顶针与工件的夹持端面之间分别形成点接触,从而可适用于对各种不同复杂工件的固定夹紧操作。2)各顶针通过液压进行驱动,该装置中对液压驱动系统及液压顶针机构进行设计,保证了各顶针在夹紧时的夹紧力均匀,夹紧操作稳定可靠。3)液压驱动系统中对各液压控制元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和集成,使整个液压驱动系统结构简单,液压驱动系统在虎钳上的安装紧凑、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本技术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Ⅰ处液压驱动系统结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液压驱动系统液压原理图。图5为图1中B-B向截面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钳体,3、活动钳体,4、液压缸,401、工作腔,402、复原腔,5、顶针,6、活塞,7、工作油路,8、复原油路,9、换向阀组件,901、阀体,902、阀腔,903、阀杆,904、阀芯,905、螺旋槽,906、连接油路Ⅰ,907、连接油路Ⅱ,10、组合单向阀组件,1001、第一单向阀,1002、第二单向阀,1003、第三单向阀,1004、第四单向阀,11、柱塞泵组件,1101、泵体,1102、泵室,1103、柱塞,1104、柱塞杆,1106、第一进油油路,1107、第二进油油路,1108、回油油路,12、单向阀组件,1201、第五单向阀,1202、第六单向阀,13、液压油箱,14、第一油管,15、第二油管,16、定位块,17、螺杆,18、限位滑槽,19、限位滑轨,20、定位槽,21、限位孔,22、固定孔,23、限位球,24、顶杆,25、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夹紧虎钳,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均设置有液压顶针机构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顶针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钳体与活动钳体上的多个液压缸和设置在各液压缸内的多个顶针,所述顶针一端可从固定钳体或活动钳体的端面伸出,顶针位于液压缸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与液压缸配合的活塞,活塞将液压缸分隔为独立的工作腔和复原腔,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分别设置有工作油路和复原油路,所述工作油路分别与各液压缸的工作腔连通,所述复原油路分别与各液压缸的复原腔连通,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通过工作油路与复原油路分别为工作腔或复原腔提供液压油,驱动顶针在液压缸内的顶出和缩回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夹紧虎钳,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均设置有液压顶针机构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顶针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钳体与活动钳体上的多个液压缸和设置在各液压缸内的多个顶针,所述顶针一端可从固定钳体或活动钳体的端面伸出,顶针位于液压缸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与液压缸配合的活塞,活塞将液压缸分隔为独立的工作腔和复原腔,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分别设置有工作油路和复原油路,所述工作油路分别与各液压缸的工作腔连通,所述复原油路分别与各液压缸的复原腔连通,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通过工作油路与复原油路分别为工作腔或复原腔提供液压油,驱动顶针在液压缸内的顶出和缩回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夹紧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上的液压缸均呈矩阵结构分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液压缸之间并排间隔设置,位于各不同水平面上的液压缸之间均通过设置在该水平面的工作油路和复原油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夹紧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换向阀组件、组合单向阀组件、柱塞泵组件和液压油箱;
所述换向阀组件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腔和设置在阀腔内的阀芯组件,所述阀体设置在固定钳体或活动钳体一侧,阀体一侧设置有分别与工作油路和复原油路连通的连接油路Ⅰ,连接油路Ⅰ另一端连通至阀腔,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杆和间隔设置在阀杆上的两个阀芯,所述阀芯表面均设置有螺旋槽;
所述组合单向阀组件设置在阀体一侧,组合单向阀组件上依次并列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阀体上与组合单向阀组件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四个连接油路Ⅱ,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分别通过四个连接油路Ⅱ与阀腔连通,当阀芯组件位于阀腔底部时,两个阀芯分别位于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与阀腔之间的连接油路Ⅱ处,第一单向阀与工作油路之间连通,第三单向阀与复原油路之间连通,当阀芯组件位于阀腔顶部时,两个阀芯分别位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与阀腔之间的连接油路Ⅱ处,第二单向阀与工作油路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聪吴臣武小越单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